张泓
- 作品数:87 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 《阅微草堂笔记》与《子不语》反理学倾向之异同被引量:4
- 2010年
- 《阅微草堂笔记》和《子不语》,都对理学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但两者的批判同中有异。《阅微草堂笔记》对理学的指责除了批判讲学家崖岸过峻以外,重点放在指责讲学家标榜门户和提倡无鬼;而《子不语》对理学的指责除了批判讲学家崖岸过峻以外,重点放在对合理人性的肯定甚至张扬。本文将就这种情况的原因加以分析。
- 张泓
- 关键词:《阅微草堂笔记》《子不语》理学
- 《阅微草堂笔记》对社会的批判及疗救
- 2009年
- 纪昀对蒲松龄非常不满,为了消除《聊斋志异》中众多的才子狐仙的爱情故事对青年人造成的影响,他创作了《阅微草堂笔记》。但在劝惩的目的下,纪昀对社会各方面作了深刻的揭露,涉及官员、吏役、富豪、百姓、僧道。又用各种方法对社会的黑暗进行疗救。
- 张泓
- 关键词:《阅微草堂笔记》社会阶层
- 元代的水浒戏及其《李逵负荆》
- 2020年
- 17世纪,西欧开始受到东方艺术的冲击。到18世纪下半叶,这种冲击达到了顶峰。此时,在西欧,中国戏剧和以中国故事为题材的戏剧广泛流行。比如意大利、法国、英国都演出了以纪君祥《赵氏孤儿》为母题的改编剧。法国上演的《中国孤儿》由伏尔泰编剧、当时法国最红的女演员演出。当时的西欧弥漫着一股“中国热”
- 张泓
- 关键词:《赵氏孤儿》纪君祥《中国孤儿》水浒戏伏尔泰
- 承负报应与《阅微草堂笔记》被引量:1
- 2016年
- 道教的经典著作《太平经》是推动三教融合的主动力,承负报应是其中的重要观点。纪昀主张三教合一,故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了众多的承负报应故事。但笔记的特点和纪昀注重惩戒的创作宗旨导致《阅微草堂笔记》和《太平经》中的承负报应又有不同:《太平经》认为承负报应一直可延续十代,而纪昀则往往只记载父债子还;《太平经》认为祖先行为的后果只能由子孙承担,纪昀则认为祖先行善,子孙能光宗耀祖,最终受福报者还是行善者自己。就劝诫百姓来说,承负报应比因果报应的效果更佳,在《阅微草堂笔记》中,承负报应的重要性并不低于因果报应。
- 张泓
- 关键词:《阅微草堂笔记》道教
- 《阳羡许彦》故事的源起和流变
- 2011年
- 《阳羡许彦》故事来源于佛经,本故事中有两个奇特的情节:一是人入鹅笼中,笼不变大,人也不变小;二是人口中能不断吐出异性来。这两个情节因其变幻莫测而引起我国古代学者的极大兴趣,在创作过程中对本情节不断加以改变,以符合自己所阐述主题的需要。而在演变的过程中,舶来品的影子渐渐消失,最终成为一个纯粹的中国故事。
- 张泓
- 关键词:佛经小说
- 从伪孝到愚孝:郭巨形象的历史转变
- 2024年
- 在我国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郭巨埋儿”的故事,随着时间的流逝,郭巨的形象由伪孝转变成愚孝,而评论者对他的态度也由表扬转变为厌恶。学界对郭巨以及《二十四孝》的研究较多,对郭巨到底是伪孝还是愚孝却未见有人涉及。鉴于此,本文试稍加论述。一“郭巨埋儿”的故事现在所能见到最早的记载是东晋干宝的《搜神记》。《搜神记》中记载:郭巨,隆虑人也,一云河内温人。兄弟三人,早丧父。礼毕,二弟求分。以钱二千万,二弟各取千万。巨独与母居客舍,夫妇佣赁,以给公养。居有顷,妻产男。巨念与儿妨事亲,一也;老人得食,喜分儿孙,减馔,二也。乃于野凿地,欲埋儿。得石盖,下有黄金一釜,中有丹书,曰:“孝子郭巨,黄金一釜,以用赐汝。”于是名振天下。
- 张泓
- 关键词:《搜神记》《二十四孝》文学作品民间传说
- 《阅微草堂笔记》中的教育小说——兼谈古代教育小说的界定
- 2013年
- 西方的教育小说是指成长小说,如果用西方教育小说的定义来衡量,我国古代没有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小说。所以在对我国古代小说做分类时,应该抛开西方的观点,从我国古代实际情况出发,给古代教育小说以新的界定。以此为标准,《阅微草堂笔记》中有十余则笔记可称为教育小说,具体可区分为教育者小说、受教育者小说和教育内容小说。纪昀撰写这些教育小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 张泓
- 关键词:《阅微草堂笔记》教育小说成长小说
- 从《阅微草堂笔记》看清代的德才之辨
- 2014年
- 中国传统儒家伦理在评价官员时,往往把道德品质放在首位,忽视才能。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对官员的德才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既不断指责无德的贪官,又经常讽刺无才的庸官,要求官员必须做到德才兼备。康熙非常重视官员的品德,导致任内出现了一大批虽然清廉但不做事的庸官;雍正为了提高官员的行政效率,转而重视才能,其结果是"雍正年间无清官";乾隆上台以后,既重视德,又重视才,对任用人员,要求德才兼备。《阅微草堂笔记》中的官员形象是纪昀对乾隆德才观的形象化阐述。
- 张泓
- 关键词:《阅微草堂笔记》清官贪官清代
- 小说之“小”抑或小说之“说”--论目录学家与文学家小说观之差异
- 2022年
- 为了提高文学小说的地位,冯梦龙将小说与诗、赋、释、道等相提并论,以同经、史等大道相对应的方式强调小说之“小”。《四库全书总目》则强调小说之“说”,并以文学小说不符合目录学体例要求为由将其驱赶出小说的范畴,但《四库全书总目》中采集的小说体例照样不统一,所以在给目录学小说分类的过程中还是以小说之“小”为依据。文学小说重视小说的审美价值,而目录学小说则重视小说的社会功能,以强调文学小说的社会功能为由争得一席之地结果是徒劳的,明确提出文学小说的审美特征,强调文学小说与目录学小说截然不同才是正道。
- 张泓
- 关键词:目录学说理虚构
- 《欢喜冤家》研究综述
- 2012年
- 《欢喜冤家》是明末产生的一部婚恋题材的白话短篇小说集。该书问世后,研究文章寥寥无几。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内地出版了该书的排印本,此后有研究者陆续撰写了一批研究文章。大家在作者考证和思想主题研究上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对该书的艺术形式研究明显欠缺,希望在以后的研究过程中能有所突破。
- 张泓
- 关键词:《欢喜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