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娟 作品数:12 被引量:89 H指数:5 供职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 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对ISUOG教育委员会关于妇产科超声基础培训建议的解读 被引量:7 2014年 国际妇产超声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Ultrasound i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ISUOG)教育委员会认为超声检查的准确性虽然与多种因素如患者个体条件、仪器设备等有关,但超声检查获取和阐明特征性图像时主要依赖于操作者的技术水平。 张娟 吴青青关键词:妇产科超声 教育 超声检查 操作者 胎儿颈前部囊性包块产前超声表现 2025年 目的观察胎儿颈前部囊性包块产前超声表现。方法回顾性纳入接受系统性或针对性产前超声检查且完成病理诊断及随访的31胎颈前部囊性包块胎儿,分析其产前超声表现并记录其临床转归。结果31胎中,21胎为淋巴管囊肿,产前超声表现为颈前偏侧囊性包块,部分范围较广、可跨中线,多伴分隔;6胎梨状窝瘘表现为颈前左半单房厚壁(≥2 mm)囊性回声,内部透声好;2胎皮样囊肿表现为口底皮下中线部位囊性回声;1胎甲状舌管囊肿表现为颈前正中薄壁囊性回声,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可随吞咽上下活动;1胎食管闭锁表现为颈前长条状囊性回声,形状可随胎儿吞咽动作而变化,伴胃泡小及羊水多。4胎淋巴管囊肿合并全身水肿、心脏畸形及全前脑、唇腭裂、膈疝、舌体增大等,1胎食管闭锁合并左肾缺如、永存左上腔静脉及单脐动脉等,后均终止妊娠。26胎继续妊娠,出生后接受手术、介入、药物治疗或密切观察,均预后良好。结论产前超声可清晰显示胎儿颈前部囊性包块位置、形态、囊内回声等,有助于产前诊断、咨询及产后序贯治疗。 张国慧 王莉 张娟 李晓菲关键词:胎儿 囊肿 腹腔镜超声辅助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7 2016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超声在辅助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1至2014年于北京妇产医院行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患者156例,随机分为腹腔镜超声辅助组(n=57)、腹腔镜组(n=54)以及开腹组(n=45)。所有患者于术后6个月内以及术后12—18个月进行阴道超声扫查是否存在残余及复发,分别计算并比较3种方法术后子宫肌瘤的残余率及复发率。结果腹腔镜超声辅助组的残余率(40.3%)明显低于腹腔镜组(53.7%,P〈0.05),但和开腹组(42.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超声辅助组的复发率(7.0%)明显低于腹腔镜组(33.3%)及开腹组(28.9%),均P〈0.01;另外开腹组与腹腔镜组的残余率、复发率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肌瘤数目与残余率及复发率呈正比,当肌瘤数目≥10枚时,所有病例均存在残余。结论将腹腔镜超声应用于腹腔镜下辅助子宫肌瘤剔除术可降低子宫肌瘤的残留与复发。 李斯静 李晓菲 张娟 杨丽曼 吴青青关键词:腹腔镜超声 术中超声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妊娠晚期胎盘绒毛膜下血肿的超声与临床分析 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胎盘绒毛膜下血肿的产前胎盘超声声像特点及相关临床线索。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2月分娩后胎盘病理证实为胎盘绒毛膜下血肿的病例,总结妊娠晚期胎盘绒毛膜下血肿的病例胎盘异常回声出现的时间、部位、大小、回声特点、回声变化、血流信号等,以及妊娠并发症,产程中胎儿宫内窘迫等情况。结果分娩后胎盘病理证实为胎盘绒毛膜下血肿的病例共计4例,患者年龄26~32岁,均为初次妊娠。3例出现妊娠晚期胎儿宫内窘迫行剖宫产手术,1例孕妇临产前发热,自娩,新生儿预后均良好。1例产前妊娠期早、中期胎盘回声未见异常,孕32周诊断为子痫早期,胎盘子面出现大范围非均质低回声区;1例产前各阶段超声检查均见脐带近胎盘处脐静脉局部囊状扩张,胎盘回声未见异常;2例产前各阶段超声检查胎盘均未见异常。结论超声医生提高对妊娠晚期胎盘绒毛膜下血肿的超声声像的识别能力及诊断意识,有利于预防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王莉 吴青青 马玉庆 姚苓 张娟关键词:胎盘 绒毛膜下血肿 超声检查 妊娠晚期 产前超声在胎儿骶尾部畸胎瘤成熟性鉴别中的价值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类型胎儿骶尾部畸胎瘤(SCT)的临床及产前超声声像图特征,分析产前超声在胎儿SCT成熟性鉴别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就诊的胎儿SCT病例34例,根据肿瘤不同病理类型将病例分为成熟型和未成熟型,分析不同病理类型组的母体年龄、孕周及肿瘤相关超声特征(生长方式、性质、血流情况)、合并症,并采用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检验、t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上述资料的组间差异。结果根据肿瘤的病理类型分为成熟型组23例和未成熟型组11例。在2组病例中,母体年龄、孕周、胎儿性别、肿瘤生长方式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未成熟型组肿瘤体积明显大于成熟型组[16.19(8.47,34.03)cm3 vs 186.20(90.41,445.35)cm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332,P=0.001);成熟型组肿瘤以囊性为主(56.5%,13/23),未成熟型组肿瘤均为囊实性(100%,11/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成熟型组伴血流信号者有3例,未成熟组则有10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肿瘤周围组织以及胎儿其他器官系统扫查发现,成熟型组出现合并症者5例,未成熟型组为7例,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6)。结论不同病理类型胎儿SCT的临床特征及产前超声表现不同,产前超声表现为囊实性肿瘤、体积较大、血流信号丰富、合并其他系统异常等是未成熟型SCT的重要鉴别征象,早期诊断可为后续产科管理提供诊疗依据。 张娟 吴青青 王莉 张铁娟 韩吉晶关键词:骶尾部畸胎瘤 胎儿 产前超声 胎儿脑中线弯曲的产前诊断及妊娠结局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胎儿脑中线弯曲的超声和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及妊娠结局,探讨胎儿脑中线弯曲对严重神经系统异常的提示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3年4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产前常规超声检查发现胎儿脑中线弯曲的孕妇,分析其超声和MRI影像学资料、遗传学检查结果及妊娠结局。结果12例为胎儿脑中线整体弯曲,6例为胎儿脑中线局部弯曲。整体弯曲的12例中11例为颅内多发异常,主要异常包括2例半侧巨脑畸形、3例脑皮质发育异常、3例双侧脑室重度增宽、2例单侧脑室重度增宽、1例疑似颅内出血及1例颅板下蛛网膜囊肿,其中1例合并颅外异常即法洛四联症。6例脑中线局部弯曲的病例中,5例诊断为脑皮质发育异常,1例诊断为颅内占位;5例脑皮质发育异常的病例中3例通过产前超声诊断,余2例通过MRI诊断;6例胎儿均未发现合并其他系统异常。脑中线整体弯曲的病例中4例进行遗传学检查,核型均未见异常。脑中线局部弯曲的病例中3例进行遗传学检查,包括1例核型及拷贝数变异(CNV)未见异常;1例CNV未见异常;1列核型及CNV未见异常,而全外显子检测显示TUBB3基因新发突变。12例脑中线整体弯曲的病例中8例选择终止妊娠,2例失访,2例继续妊娠并分娩,其中1例患儿在11月龄时行法洛四联症矫正手术时死亡,另1例患儿出生后行颅内囊肿分流术,术后新生儿生长发育正常。而6例脑中线局部弯曲的病例均选择终止妊娠。结论脑中线弯曲通常合并严重的颅内异常,与不良妊娠结局相关。脑中线局部弯曲是提示脑皮质发育异常的重要超声指标。产前如发现脑中线弯曲,必须进行胎儿神经学超声及头颅MRI检查以明确诊断,并尽量完善遗传学检查。 玄英华 王新莲 王莉 郭翠霞 张娟 吴青青关键词:胎儿 磁共振成像 病例教学联合分级式带教在妇产科超声教学中的作用 被引量:3 2023年 传统的理论学习及临床实践操作训练指导是目前妇产科超声的主要教学模式,随着疾病诊治难度的增加及医患关系复杂化的进展,此模式面临如患者不配合、产科胎儿体位不固定、胎儿先天性疾病诊断难度大及孕妇条件限制等问题。本研究设计并准备了异常病例影像学数据库,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学习阶段配备相应等级的带教教师,26名入组学员接受培训并进行理论及临床操作考核,结果显示入组学员均能达到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标准水平。病例教学联合分级式带教在妇产科超声临床教学中具有相互融合、逐级提升的优势,对于提高学生未来临床实践沟通技能具有积极的影响。 张娟 吴青青关键词:妇产科超声 病例教学 孕早期超声标记预测胎儿染色体异常 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孕早期用以筛查染色体异常的有效超声标记指标。方法选择接受孕早期(11~13^(+6)周)产前超声检查及产前诊断咨询并进行了有创性染色体检查的470例孕妇入组,调阅超声图像,分析孕早期超声标记与染色体异常的关联性,评估孕早期不同超声标记指标预测胎儿染色体异常的价值。结果 470例中,染色体异常184例(阳性组),染色体正常286例(阴性组)。阳性组中,21-三体63例,18-三体32例,13-三体4例,染色体结构异常46例,Turner综合征17例,其他性染色体异常19例,常染色体及其他非整倍体染色体异常2例,其他染色体异常1例;超声表现:颈项透明层(NT)增厚93例,胎儿水肿28例,颈部淋巴囊肿24例,头臀长(GRL)减小5例,心脏结构异常3例,脐膨出6例等。阴性组超声表现:NT增厚14例,CRL减小2例。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孕早期NT增厚与各类染色体异常相关。染色体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胎儿水肿(χ~2=46.28,P<0.05)、胎儿颈部淋巴囊肿(χ~2=39.31,P<0.05)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孕早期超声标记对预测染色体异常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其中NT增厚、胎儿水肿及胎儿颈部淋巴囊肿为有效的预测指标。 胡文婕 吴青青 王莉 姚苓 马玉庆 李晓菲 岳嵩 王晶晶 张铁娟 韩吉晶 梁娜 李菁华 张丽娜 张娟 孙夫丽 裴燕 张普庆关键词:早孕期 染色体 深部子宫内膜异位症系统性超声评估学习曲线研究 2024年 目的 探讨不同经验水平的超声医师识别和显示深部子宫内膜异位症(deep endometriosis, DE)系统性盆腔超声评估方法的可行性,并制定学习曲线。方法 选取2023年1—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普通妇科患者。2名不同经验水平的超声医师通过学习国际DE分析组(international deep endometriosis analysis, IDEA)推荐的系统性盆腔超声检查方法,对患者进行系统性盆腔超声评估,比较2名超声医师显示盆腔结构成功率和扫查所需时间,并制定学习曲线。结果 共纳入197例患者,年龄21~45岁,平均(34.8±5.9)岁。其中,超声医师甲共检查患者98例,超声医师乙共检查患者99例。2名超声医师双侧骶韧带、滑动征、直肠前壁及输尿管下段扫查成功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部位的扫查成功率随扫描次数的增加而增加,所需扫查时间随着扫查次数的增加而缩短。超声医师甲扫查双侧骶韧带、滑动征及双侧输尿管下段扫查所需平均时间高于超声医师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名超声医师扫查成功率在第一阶段至第二阶段呈明显上升趋势,第三阶段至第五阶段区域平缓;扫查所需时间在第一阶段至第二阶段呈明显下降趋势,第三阶段至第五阶段区域平缓,即40例为学习曲线的拐点。结论 经过训练掌握系统性超声评估方法可行,通过对40例患者的操作训练,不同经验的超声医师可以基本掌握系统性盆腔超声评估方法。 玄英华 张娟 吴青青关键词:盆腔 GDF1基因与先天性心脏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2017年 先天性心脏病是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类别,而GDF1是近年来发现的转化因子-β超家族成员之一,其定位于19p13.11,可通过多种信号通路调控心脏发育,在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调控作用,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并不十分清楚。本文就GDF1基因与先天性心脏病的关联性及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张娟 吴青青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 信号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