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胸腰椎经皮椎弓根螺钉置钉准确性的CT评价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应用CT评估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置入螺钉的准确性。方法分析85例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患者的资料,置入节段为T6~S1。根据术后CT轴位扫描图像以及患者是否出现椎弓根螺钉相关并发症,将椎弓根螺钉位置分级:0级,螺钉位于椎弓根皮质内;1级,螺钉突破椎弓根骨壁但≤2 mm;2级,螺钉突破椎弓根骨壁〉2 mm但无神经受压等症状;3级,出现螺钉相关并发症。结果85例患者共置入380枚椎弓根螺钉,其中胸椎80枚,腰椎280枚,骶椎(S1)20枚。术后CT扫描置入椎弓根螺钉位置:17枚穿破椎弓根外侧壁,10枚穿破椎弓根内侧壁,4枚穿破椎弓根上壁,2枚穿破椎弓根下壁,总体不良置钉率8.7%。根据Mobbs-Raley简易分级标准评判:0级347枚(91.3%);1级24枚(6.3%);2级8枚(2.1%);3级1枚(0.3%),该例患者出现神经受压症状,行二次翻修术。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置入术准确性较高,很少发生2级以上置钉位置不佳者,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技术。
- 梅晓亮黄爱兵赵春明张威张文捷
- 关键词:胸椎腰椎经皮椎弓根螺钉
- 胫骨远端外侧螺旋形钢板治疗肱骨近中段骨折
- 2011年
- 目的:探索应用胫骨远端外侧螺旋形钢板治疗成年人肱骨近中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采用此方法治疗肱骨近中段骨折12例。结果:1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18个月,全部患者骨性愈合;未见内固定物松动断裂、切口感染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肩关节功能优良率92%。结论:胫骨远端外侧螺旋型钢板是一种治疗成年人肱骨近中段骨折可靠有效的方法。
- 张亮张文捷赵春明于情张威
- 关键词:肩骨折肱骨骨折
- 经皮附加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被引量:18
- 2012年
- 背景:随着新型内固定器械的出现及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微创脊柱外科技术已经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脊柱创伤的治疗。目的:探讨经皮附加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28例无神经功能损害的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附加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分别给予Sextant或Viper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微创组)[共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38.5±7.2)岁]和传统切开内固定组(开放组)[共16例,男12例,女4例,年龄(41.3±9.1)岁],比较围手术期参数、影像学指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疗效情况(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5个月,平均(12.5±5.4)个月。微创组较开放组不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术后伤口引流量显著减少,而且肌酸激酶升高程度明显减低,术后腰背部疼痛明显减轻,术后功能恢复明显(P<0.05)。所有患者术后Cobb角和伤椎椎体前缘高度较术前均有显著恢复(P<0.05),但两组手术前后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椎弓根钉置入准确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经皮附加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对伤椎畸形矫正程度与传统开放手术相当,是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的较好选择。
- 张文捷张亮赵春明张威黄爱兵
- 关键词:胸椎腰椎脊柱骨折内固定器
- 经皮椎弓根螺钉置入安全性的CT评价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采用CT评价经皮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3年6月我院脊柱外科收治的胸腰椎骨折及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资料,共140例患者,男76例,女64例;年龄21~74岁,平均45.1岁。均采用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共置钉596根,其中经皮置钉264根,开放置钉332根。术后应用CT扫描及相关软件测量分析,采用Mobbs-Raley简易分级标准评估螺钉置入的准确性,0级:螺钉完全在椎弓根皮质内;1级:螺钉螺纹穿透椎弓根壁小于2 mm;2级:穿透椎弓根壁大于2 mm,但无神经损伤;3级:穿透并伴有并发症,包括椎弓根骨折,螺钉穿透导致前侧血管、神经损伤,穿透导致内侧或外侧神经损伤后遗留症状等。结果共置钉596根,术后CT扫描52枚螺钉穿破椎弓根皮质,总体不良置钉率8.7%;开放置钉332根,未穿破301枚,穿破31枚,1级20根,2级10根,3级1根,准确率90.7%;经皮置钉264根,未穿破243枚,穿破21枚,1级16根,2级5根,3级0根,准确率92.0%。两组准确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级以上穿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安全性优于开放置钉,适宜在胸腰椎创伤及疾患的手术治疗中广泛应用。
- 蔡斌张文捷赵春明张震祥黄爱兵张威陆奇峰
- 关键词:椎弓根螺钉固定CT
- 骨钻漂移技术在PELD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
- 2020年
- 目的探讨骨钻漂移技术在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1-2016-12采用PELD治疗的7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中采用骨钻漂移技术。比较手术前后疼痛VAS评分、ODI指数,末次随访时按MacNab标准评价患者腰椎功能。结果 77例均获得12个月以上的随访,术后1例出现神经根变异,1例复发腰椎间盘突出,行对症治疗后均治愈。术后1 d、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疼痛VAS评分、ODI指数评分均较术前比较明显降低,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疼痛VAS评分、ODI指数较术后1 d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个月与术后12个月的疼痛VAS评分、O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按MaCNab标准评定患者腰椎功能:优47例,良23,可5例,差2例。结论 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术中采用骨钻漂移技术可以使术中操作拥有更广泛的操作和探查空间,同时可以避免术中神经损伤的发生。
- 孙宏琪李海俊卞建黄爱兵张威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
- 旋转式生物反应器内构建组织工程椎间盘
- 2013年
- 目的:探讨旋转式生物反应器(RCCS)对髓核细胞功能表达和组织工程髓核结构的影响。方法:将体外扩增培养的兔髓核细胞接种于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支架上。治疗组在RCCS内培养,对照组静态培养。培养4周后取出细胞与支架复合物,行大体标本观察、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结果:RCCS下构建的组织工程髓核的厚度、大小及组织弹性好于对照组,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面积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15.0±4.6比6.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转式生物反应器能促进髓核细胞增加Ⅱ型胶原的分泌,有利于在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髓核。
- 张文捷张亮赵春明张威
- 关键词:髓核细胞生物反应器
- Mast Quadrant可扩张管通道下治疗第五腰椎横突综合征一例被引量:1
- 2015年
- 第5腰椎横突综合征,是引起腰背痛的原因之一.临床治疗策略包括保守及手术治疗,微创脊柱外科技术为近年来脊柱外科研究的热点,我科采用经Quadrant可扩张管微创通道手术治疗第5腰椎横突综合征1例,获得满意疗效.
- 张威黄爱兵赵春明张文捷
- 经皮椎弓根钉治疗单椎体A型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钉固定治疗新鲜单椎体A型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3—2013-06诊治的新鲜单一胸腰椎A型骨折(Magerl分型)49例。采用经皮置钉手术23例(A组);传统开放手术26例(B组)。结果切口长度:A组(7.5±0.9)cm,B组(12.7±1.3)cm(P<0.01);手术时间:A组(90.9±12.1)min,B组(123.6±16.6)min(P<0.01);术中出血量:A组(60.6±21.8)ml,B组(342.7±60.2)ml(P<0.01);术后引流量:A组(16.3±4.6)ml,B组(124.2±21.8)ml(P<0.01);2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时间:A组(15.3±2.7)d,B组(18.0±2.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的术前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术后3周、术后3个月、术后半年,微创组疼痛明显减轻,2组同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无需减压)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开放手术,具有出血少、手术切口小、住院时间短、术后疼痛轻,术后疼痛恢复快等特点。
- 蔡斌张文捷张震祥赵春明黄爱兵张威陆奇峰
- 关键词:椎弓根钉固定胸腰椎骨折
- 漏斗技术在上胸椎置入椎弓根螺钉中的应用
- 2011年
- 目的评价应用漏斗技术置人上胸椎(T1一T5)椎弓根螺钉的安全性并探讨其置钉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10年10月间行椎弓根螺钉固定涉及上胸椎(T1一T5)且获得随访的病例共105例,男57例,女48例,年龄14~65岁,平均40.3岁,其中采用漏斗技术置钉的共54例患者(设为A组),采用徒手法置钉的共51例患者(设为B组)。记录术中和术后出现的血管、神经、内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行CT扫描,评价螺钉的位置,记录所有穿透骨皮质螺钉的数目和距离;比较分析A、B两组间及不同节段间椎弓根螺钉的不良置钉率。结果105例患者在上胸椎(Tl~T5)共置人椎弓根螺钉402枚,术中13枚椎弓根发生骨折,4例患者术中出现硬膜撕裂,所有患者未出现大血管、脊髓及肺部损伤相关并发症。术后CT扫描证实45枚螺钉穿破椎弓根皮质(不良置钉率11.2%),其中A组不良置钉率为10.14%,组内不同节段间不良置钉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48,P=0.98);B组不良置钉率为12.31%,组内不同节段问不良置钉率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2.55,P=0.64)。两组间比较不良置钉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0.47,P=0.49)。25枚穿破椎体外侧壁,17枚穿破椎体内侧壁,3枚穿破椎体前壁。59例术前合并神经功能损害的患者,术后37例神经功能得到1~3级改善。结论在上胸椎采用漏斗技术行胸椎椎弓根螺钉置人是安全、可靠的。
- 张文捷黄爱兵孙旭张威赵春明
- 关键词:胸椎骨钉
- 游离齿状突并可复性寰枢椎脱位应用寰椎后弓椎板钩及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疗效分析
- 2014年
- 目的 评估寰椎后弓椎板钩联合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植骨融合治疗游离齿状突并可复性寰枢椎脱位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采用寰椎后弓椎板钩联合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术治疗游离齿状突并可复性寰枢椎脱位患者22例.对脱位复位情况、内固定植骨融合率、JOA评分、影像学评估及术后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 22例术中均未发生椎动脉和脊髓损伤.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 47(25.8±10.2)个月,均未发生内固定物松动、断裂,术后疼痛和神经症状均得到缓解,术后JOA评分(15.8±1.9)分,较术前的(10.3±1.2)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寰枢椎均融合.结论 寰椎后弓椎板钩联合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游离齿状突并可复性寰枢椎脱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张威张文捷赵春明何源龙
- 关键词:寰枢椎脱位椎板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