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培华

作品数:66 被引量:262H指数:9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4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8篇瘢痕
  • 26篇细胞
  • 24篇纤维细胞
  • 24篇成纤维细胞
  • 12篇瘢痕成纤维细...
  • 9篇凋亡
  • 9篇外科
  • 8篇增生
  • 8篇增殖
  • 8篇病理
  • 8篇病理性瘢痕
  • 7篇增生性瘢痕
  • 7篇纤维细胞增殖
  • 7篇胶原
  • 7篇成纤维细胞增...
  • 6篇整形外科
  • 6篇瘢痕疙瘩
  • 6篇基因
  • 6篇胶原合成
  • 6篇成纤维细胞凋...

机构

  • 51篇广东医学院附...
  • 22篇广东医学院
  • 7篇中山大学
  • 2篇广东药学院附...
  • 1篇广东工程职业...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辽宁省人民医...
  • 1篇宁波大学医学...
  • 1篇暨南大学第一...
  • 1篇广东医科大学

作者

  • 65篇张培华
  • 30篇梁杰
  • 28篇罗少军
  • 17篇李瑾
  • 12篇左强
  • 11篇汤少明
  • 9篇彭智
  • 9篇肖佐环
  • 5篇张刚
  • 5篇黄海华
  • 4篇郝新光
  • 4篇吴泽勇
  • 4篇李雪萍
  • 4篇曾伟锋
  • 4篇李瑾
  • 4篇李平
  • 4篇郭晓瑞
  • 3篇何惠娟
  • 3篇李小川
  • 3篇江黎明

传媒

  • 14篇广东医学院学...
  • 5篇医学综述
  • 4篇中华显微外科...
  • 4篇中国美容医学
  • 4篇海南医学
  • 3篇实用医学杂志
  • 3篇广东医学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华皮肤科杂...
  • 2篇中国皮肤性病...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护理研究(中...
  • 1篇现代护理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宁夏医学杂志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年份

  • 3篇2016
  • 5篇2014
  • 1篇2013
  • 6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7篇2007
  • 11篇2006
  • 11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7
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IL-18在病理性瘢痕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比较IL-18在正常皮肤和病理性瘢痕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情况,探讨IL-18在病理性瘢痕的形成过程中所起的生物学作用及意义。方法:收集2006年12月到2007年6月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整形外科手术切除的正常皮肤10例,增生性瘢痕组织12例,瘢痕疙瘩12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及荧光定量RT-PCR分别检测IL-18蛋白及IL-18 mRNA在它们中的表达水平及分布情况。结果:IL-18在正常皮肤、增生性瘢痕及瘢痕疙瘩中均有表达,IL-18mRNA和IL-18蛋白在瘢痕疙瘩组和增生性瘢痕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但两者均低于正常皮肤组(P<0.05)。结论:IL-18可能是病理性瘢痕组织的形成促进因素之一。
吴泽勇张培华李瑾李小芳杨春燕
关键词:IL-18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RT-PCR
磷脂多不饱和脂肪酸抑制兔耳增生性瘢痕被引量:1
2011年
背景:多不饱和脂肪酸有抑制细胞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的作用,增生性瘢痕的形成与炎症、细胞免疫、细胞因子有着密切关系,但目前尚无应用多不饱和脂肪酸防治增生性瘢痕的实验研究。目的:探讨磷脂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抑制作用。方法:在9只新西兰大白兔兔耳腹侧做直径1cm的圆形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每侧6个,共108个,其中形成增生性瘢痕92个,瘢痕形成率为85%。实验分3组:每只兔耳靠前3个创面涂磷脂多不饱和脂肪酸霜,右耳靠后3个创面涂多磺酸黏多糖乳膏,创面上皮化后立即涂药,每日1次,左耳靠后3个创面自然愈合。分别在术后28,42,63,90d,观察创面的愈合情况;显微镜下观察瘢痕组织的厚度、胶原纤维和成纤维细胞密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胶原纤维的表达。结果与结论:涂抹磷脂多不饱和脂肪酸霜和多磺酸黏多糖乳膏可使增生性瘢痕体积缩小、厚度变薄、成纤维细胞密度减小、胶原纤维表达减少。尤以磷脂多不饱和脂肪酸霜的效果最为明显。说明磷脂多不饱和脂肪酸可抑制兔耳增生性瘢痕的形成,减轻瘢痕的增生程度。
彭智唐红伟黄海华郭晓瑞韦有万吴志远张培华
关键词: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皮肤组织工程
儿童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的修复治疗
2005年
目的:探讨儿童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的治疗措施。方法:38例儿童大面积皮肤撕脱伤,22例采取皮片移植修复,16例应用皮瓣修复。结果:皮片一期成活率达82%(18/22),皮瓣成活率达94%(15/16)。结论:对于儿童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应根据损伤程度和血供情况,采取皮片移植和皮瓣修复,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张培华罗少军汤少明梁杰左强李瑾
关键词:儿童皮肤撕脱伤外科皮瓣
自体颗粒脂肪移植在矫治面部老化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自体颗粒脂肪移植治疗面部老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脂肪供区,在肿胀麻醉下,利用注射器抽吸脂肪颗粒。纯化后将脂肪颗粒注射在面部老化时出现的流失部位。结果采用自体颗粒脂肪移植矫治面部老化130例,注射1~2次后104例取得满意效果,充填后面部老化凹陷部位丰满,局部无硬结,质感和外形好,与周围组织无界限;26例填充部位出现瘀斑和肿胀、上或下睑的表面轻度凹凸不平等轻度的并发症,术后1 a均可自行改善。结论利用自体颗粒脂肪移植矫治面部老化,不留疤痕,塑形容易,塑形后形态视觉效果良好,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界限,且方法简单,是一种理想的矫治面部老化的方法。
李越梁杰张培华
关键词:颗粒脂肪脂肪移植面部老化
增生性瘢痕组织内IL-24基因mRNA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测定人白介素24(IL-24)基因在增生性瘢痕组织内的表达,以探讨IL-24基因在增生性瘢痕形成过程中的意义。方法分别以普通瘢痕和正常皮肤作为对照,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测定IL-24基因在正常皮肤、普通瘢痕及增生性瘢痕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在全部的正常皮肤、普通瘢痕及增生性瘢痕组织中,IL-24基因均有表达。IL-24基因在增生性瘢痕内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皮肤和普通瘢痕(P<0.01),在普通瘢痕组织中的表达与正常皮肤相比则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IL-24基因在增生性瘢痕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增生性瘢痕的形成可能与IL-24基因在组织中的表达低下有关。
梁杰李建赤罗少军张培华彭智李平
关键词:增生性瘢痕IL-24基因表达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8年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是一类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族,该家族是执行细胞凋亡的主要酶类,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该酶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尤其是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病理性瘢痕。caspase-9是该家族中的启动分子,在凋亡途径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caspase-9的结构特点、活化与调节,以及导致凋亡的机制和与临床上部分疾病的关系。
吴泽勇梁杰张培华
关键词: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细胞凋亡疾病
脱细胞真皮基质的制备、作用机理、免疫原性及其在整形外科中的应用现状被引量:10
2008年
本文对脱细胞真皮基质的制备方法、作用机理、免疫原性及其在整形美容外科领域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郑锦标梁杰张培华
关键词:脱细胞真皮基质烧伤
芦荟大黄素对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时间-剂量依赖性效应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观察中药大黄活性成分芦荟大黄素对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1-06/2004-12在广东医学院整形外科研究所完成。成纤维细胞取自广东医学院附属医学整形外科患者手术切除的增生性瘢痕组织,瘢痕组织经处理后进行成纤维细胞原代及传代培养至第3~8代细胞。分别用不同浓度芦荟大黄素处理对数生长期成纤维细胞犤(0为对照组),24,48,72h犦,观察成纤维细胞生长状况以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并拍照。观察加入不同浓度(0,20,40,60,80mg/L)芦荟大黄素后24、48、72h对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不同浓度芦荟大黄素作用24h后对成纤维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①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的形态学改变:正常存活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增殖旺盛分布密集,平行极性排列连接成片,细胞清晰。细胞呈梭形,胞体饱满,有两三个扁平而长的突起相联系。胞核较大、呈卵圆形,染色质结构疏松。用药组随药物浓度加大、作用时间延长,活细胞数量逐渐减少,细胞间隔增宽。细胞突起明显缩短,甚或消失。细胞变圆,胞体缩小。细胞质减少,有的呈空泡状,染色质浓缩边聚,胞核模糊或断裂成块状。②芦荟大黄素对成纤维细胞增殖的量效及时效影响: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显示芦荟大黄素对成纤维细胞的抑制率呈现浓度依赖性增高(F=6602.102,38214.554,46427.565,P<0.01),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同一浓度情况下抑制率明显增高。③芦荟大黄素对成纤维细胞细胞周期调节的剂量依附性趋势:随着用药浓度增大DNA合成前期细胞百分数增多,DNA合成期、DNA合成后期的细胞含量逐渐减少(F=6813.961,1064.506,1654.187,P<0.01),成纤维细胞增殖指数呈剂量依赖性降低趋势(51.56±1.21,34.50±1.43,25.30±2.11,14.71±0.82,F=6963.487,P<0.01)。结论:芦荟大黄素以剂量、时间依赖性的方式
张培华梁杰罗少军汤少明肖佐环左强李瑾
关键词:芦荟大黄素瘢痕成纤维细胞
芦荟大黄素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凋亡的量效影响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观察天然药物芦荟大黄素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1-06/2004-12在广东医学院整形外科研究所完成。成纤维细胞取自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整形外科患者手术切除的增生性瘢痕组织,瘢痕组织经处理后进行成纤维细胞原代及传代培养至第3~8代细胞。用剂量为40mg/L的芦荟大黄素分别处理对数生长期成纤维细胞[0(为对照组),24,48,72h],以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率;观察加入不同浓度(0,20,40,60,80mg/L)芦荟大黄素后24h对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特异性荧光染色和原位末端标记技术分别检测凋亡指数。结果:①芦荟大黄素作用不同时间对成纤维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用药24h出现“亚二倍体峰”即凋亡峰,凋亡指数为(10.81±1.43)%,到48和72h凋亡指数为(16.02±1.30)%和(21.58±1.56)%。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DNA合成前期细胞百分数增多,DNA合成期的细胞含量逐渐减少,亚二倍体峰百分数增多(F=122.514,225.552,105.346,P<0.05)。②芦荟大黄素对成纤维细胞凋亡的量效影响:荧光染色和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凋亡指数,均呈剂量依赖性增高[荧光染色:0mg/L为(4.52±1.22)%,20mg/L为(25.56±1.12)%,40mg/L为(56.20±2.20)%,80mg/L为(80.05±2.12)%,F=1350.737;原位末端标记法:0mg/L为(3.85±1.15)%,20mg/L为(11.66±1.20)%,40mg/L为(23.12±1.06)%,80mg/L为(40.31±1.43)%,F=511.487,P<0.01]。结论:芦荟大黄素以时间依赖性的方式调节细胞周期并诱导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凋亡,还可呈量效关系促进成纤维细胞发生凋亡。
张培华罗少军梁杰汤少明肖佐环左强李瑾
关键词:芦荟大黄素瘢痕成纤维细胞
面部严重组织或器官缺损与畸形治疗研究的世纪性记忆与成果
2013年
面部是位于体表一个极其重要的人体部位,其解剖结构复杂,具有维系健康、生理功能的重要作用[1-4]。各种先、后天因素造成的面部损伤,尤其是复杂疑难的组织缺损,使患者遭受重创,身心健康失去平衡[5-10]。因此,面部修复治疗的难度性与挑战性,一直是世界历代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11-13]。现笔者对面部组织损伤进行回顾性研究,并与同道们交流,以实现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攀新高之梦。
郝新光高景恒梁杰张培华张刚李瑾管桥宇史玉仓
关键词:畸形治疗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