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在萍

作品数:16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护理
  • 4篇伤口
  • 3篇慢性伤口
  • 3篇互联
  • 3篇互联网
  • 2篇跌倒
  • 2篇术后
  • 2篇切除
  • 2篇住院
  • 2篇住院患者
  • 2篇住院患者跌倒
  • 2篇护士
  • 2篇患者跌倒
  • 2篇基于互联网
  • 2篇疾病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硬化
  • 1篇动脉硬化性
  • 1篇动脉硬化性闭...
  • 1篇动脉硬化性闭...

机构

  • 15篇江苏省苏北人...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扬州大学

作者

  • 16篇张在萍
  • 8篇谢萍
  • 4篇张灿
  • 4篇张薇
  • 2篇李琴
  • 2篇周静
  • 2篇张林
  • 1篇王静
  • 1篇戴雪梅
  • 1篇鲍书欣
  • 1篇孙秀云
  • 1篇曾燕
  • 1篇龚荣花
  • 1篇郭晓娟
  • 1篇陈娟
  • 1篇盛秋
  • 1篇严加安
  • 1篇王秀蓉
  • 1篇谭静
  • 1篇周慧勤

传媒

  • 3篇当代护士(下...
  • 2篇江苏卫生事业...
  • 2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现代医院
  • 1篇现代临床护理
  • 1篇护理与康复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3
  • 1篇201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一次性灌肠袋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性灌肠袋。包括透明袋体,所述透明袋体底部连接有延长管,所述延长管底部通过引流管接头连接有肛管,所述延长管上设置有调节器,所述调节器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持机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袁海燕苏侠张在萍
文献传递
慢性伤口信息化管理平台在医联体护士慢性伤口护理培训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探讨慢性伤口信息化管理平台在医联体护士慢性伤口护理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45名临床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比较2017年6—12月慢性伤口管理平台建立前和2018年6—12月慢性伤口管理平台建立后护理人员的理论考核和临床实践考核情况。结果护理人员应用慢性伤口管理平台后,培训参与率、理论考核和临床实践考核情况均优于应用前(P<0.05)。结论慢性伤口信息管理平台,能够有效提高基层护士培训参与率,提升理论和临床实践考核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张在萍谢萍张灿
关键词:伤口护理网络平台基层护士
一种胰腺系统疾病护理装置
一种胰腺系统疾病护理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盛放底板、放置板和盛放顶板,在放置板四个角上分别焊接有限位套管;护理装置还包括四根支撑柱;在盛放底板的一端和盛放顶板的一端均开设有导向滑孔,在盛放顶板...
张林张在萍
文献传递
一种造口伤口护士用换药车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造口伤口护士用换药车,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两个平板,两个所述平板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套装有侧板,且上方平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部托盘,所述顶部托盘和上方平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套接管。该造口伤口护士用...
张在萍谢萍张薇
文献传递
某三甲医院运用PDCA降低手术室术中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PDCA在降低手术室术中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PDCA质量管理方法,对术中压力性损伤进行质量管理与追踪,比较PDCA前与PDCA后手术室术中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与手术室护士术中压力性损伤相关知识得分。结果:PDCA实施前,术中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为0.342‰,手术室护士术中压力性损伤相关知识认知得分66.01±30.29分;PDCA实施后,术中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下降至0.043‰,手术室护士术中压力性损伤相关知识认知得分86.54±24.23分;PDCA实施前后术中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手术室护士术中压力性损伤相关知识认知得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运用PDCA质量管理能有效降低手术室术中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提高手术室护士对压力性损伤知识的认知度,提高预防术中压力性损伤的护理质量。
张薇曾燕谢萍龚荣花李琴王秀蓉张在萍
关键词:手术室PDCA循环质量管理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老年患者胰十二指肠术后护理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老年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5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5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镇痛药应用次数、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能减轻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应激反应,加速患者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王静张在萍张灿谭静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老年患者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一种用于四肢静脉炎治疗的热敷保温护套
一种用于四肢静脉炎治疗的热敷保温护套,包括护套主体,所述护套主体由内至外分别由防水层、内防护层、加热层、外防护层、充气层、保温层及耐磨层组成,所述护套主体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收口,所述收口与所述护套主体中部连续安装有拉链。本...
苏侠周静张星星张在萍
文献传递
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式的“互联网+管道护理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2025年
目的构建科学规范的三维质量结构模式的“互联网+管道护理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和半结构访谈方式,采用三维质量结构模式为基础初步构建质量评价体系框架,再通过德尔菲专家函询法,经过两论函询,最终确定评价体系的具体内容。结果构建该质量评价体系共包括41项指标,其中结构指标13项、过程指标14项、结果指标14项。两轮专家函询试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03和0.831,专家协调系数分别为0.259和0.233。结论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式构建的“互联网+管道护理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值得推广使用。
张林张灿孙秀云谢萍张在萍盛秋
基于患者安全因素框架理论建立住院患者跌倒管理体系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建立住院患者跌倒安全管理体系,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提高住院患者的安全性。方法应用安全因素框架理论对2016年1月至6月上报的35起跌倒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明确跌倒发生的主要因素,针对安全影响因素,建立住院患者跌倒安全管理体系并实施,比较2017年1月至6月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率,跌倒后损伤的发生率。结果 2016年1月至6月收治患者总数47 681例,实占床日数420 332d,发生跌倒不良事件35起,跌倒发生率0.083‰;2017年1月至6月收治患者总数49 422例,实占床日数423 112d,发生跌倒不良事件16起,跌倒发生率0.038‰,两个时间段跌倒发生率比较,P=0.008。患者满意度由94.0%提高至98.7%,P<0.05。结论基于患者安全因素框架理论建立的住院患者跌倒管理体系能够有效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
谢萍张在萍郭晓娟戴雪梅
关键词:住院患者跌倒
1例区域性门脉高压行脾切除术后胰瘘患者的护理
2013年
区域性门脉高压(regionalportalhypertension,RPH]亦称左侧门脉高压、局限性门脉高压,占肝外型门脉高压的5%,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罕见原因,也是唯一可以治愈的门脉高压症。RPH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原发疾病和左侧门脉高压两组症候群,据文献报道临床_上最常见的是上消化道出血及脾肿大…。我科2012每11月收治1例区域性门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出血术后联瘘患者,经精心的护理患者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陈娟张在萍鲍书欣
关键词:区域性门脉高压术后胰瘘护理脾切除门脉高压症原发疾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