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
- 作品数:39 被引量:319H指数:10
- 供职机构:云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丛枝菌根真菌对磷石膏施用烤烟生长及砷累积的影响
- 为了探讨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对烤烟生长及磷石膏农用安全的影响,通过盆栽模拟试验研究了磷石膏(phosphogypsum,PG)不同添加量0和40 g/kg (P...
- 张丽张仕颖岳献荣张传光夏运生
- 土著AMF与玉米/大豆间作对红壤径流氮形态变化的响应被引量:1
- 2019年
- 为了研究土著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与间作模式对坡耕地红壤径流氮形态变化的响应,通过自然降雨条件下的径流小区模拟试验,设置不同种植模式(单作玉米、玉米/大豆间作、单作大豆)和不同菌根处理(抑菌(喷施苯菌灵)、未抑菌)进行研究。根据2017年6—9月采集的6次径流水样,分析比较菌根与间作复合处理下径流氮形态变化迁移特征。结果表明:在6次取样时间内,地表径流总氮浓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硝态氮浓度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而铵态氮浓度则表现出整体下降的趋势,并趋于平缓。所有复合处理中,间作-未抑菌处理的径流总氮浓度最低,较单作玉米-抑菌与单作大豆-抑菌处理显著降低35.0%和42.1%。无论何种种植模式,未抑菌处理的径流硝态氮浓度均明显低于抑菌处理,其中间作-未抑菌处理的径流硝态氮浓度较抑菌处理下的单作玉米与单作大豆处理显著降低,降幅分别为26.2%和33.9%。无论是否抑菌,间作处理的径流铵态氮浓度均低于单作玉米与单作大豆处理,间作-未抑菌处理下其浓度最低,较单作玉米-抑菌与单作大豆-抑菌处理明显降低34.8%和28.2%。由此可见,土著AMF与玉米/大豆间作对径流氮流失具有一定的协同削减潜力。
- 李婷张丽李朝丽张乃明张乃明刀博福岳献荣
- 关键词:间作红壤氮形态
- 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对施磷石膏云烟87的生长以及砷污染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能够促进作物养分的吸收及生长,且对土壤砷污染有一定的抗性。磷石膏(phosphogypsum,PG)因含有丰富的磷、硫等养分可以为作物生长提供必要的养分,同时也可能带来砷污染的风险。【方法】为了探讨接种AMF对云烟87生长的影响以及磷石膏农用可能引起的砷污染风险,通过盆栽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PG添加量(0和40 g/kg以PG0、PG40表示)和接种不同AMF[不接种None mycorrhizal(NM)、接种G.mosseae丛枝菌根真菌(GM)、接种G.aggregatum丛枝菌根真菌(GA)]对云烟87苗期生长及其磷、硫、砷吸收的影响。【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接种与否,PG40处理的云烟87植株磷含量、吸收量及吸收效率均显著增加,其地上部硫含量及吸收量也显著增加;除NM处理外,添加PG均显著增加了云烟87根系的硫含量、硫吸收量及吸收效率,并显著增加了其植株的生物量。相同PG添加水平下,与NM处理相比,接种GM显著增加了云烟87根系的磷、硫吸收效率和植株的磷、硫含量及吸收量,另外,GM处理显著降低了其地上部砷含量及吸收量但显著增加了其植株的磷砷吸收比。在PG0处理下,接种GA显著增加了云烟87植株的磷含量及吸收量,并显著增加了其地上部硫含量及吸收量。在PG40处理下,接种GA显著增加了云烟87根系的硫含量和吸收量以及植株的生物量。无论是否添加PG,接种GA不同程度地降低了云烟87地上部砷含量和吸收量从而增加了其地上部的磷砷吸收比。【结论】在所有复合处理中,以添加磷石膏40 g/kg和接种GM对云烟87生长的促进效果较好,对施用磷石膏造成的砷污染有一定程度的抵御作用。
- 张丽张传光柳勇谷林静张乃明岳献荣夏运生
- 关键词:磷石膏丛枝菌根真菌云烟87砷
- 一种影响猪肌内脂肪性状的分子标记及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影响猪肌内脂肪性状的分子标记及应用,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检测ADIG基因中的分子标记,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序列的201bp处存在一个C>T的突变位点,此位点突变与猪肌内脂肪含量...
- 董新星金思琪严达伟罗舒元李昕鹏周春露兰艺张丽刘子虞刘一诺兰国湘
- 氮和土著AMF对黄瓜间作土壤酶活性及氮利用的影响被引量:5
- 2019年
- 设施土壤氮(N)肥的大量不合理施用和高残留是导致作物硝态N含量超标和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土著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与间作体系强化蔬菜对不同形态N的利用并结合土壤酶活性的反馈作用,可为设施土壤N素的高效利用和降低土壤N残留提供依据。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设置黄瓜单作和黄瓜//大豆间作种植模式,不同AMF处理[不接种(NM)、接种土著AMF]和不同形态N处理[不施N(N0)、有机N(谷氨酰胺120mg/kg,ON120)、无机N(碳酸氢铵120mg/kg,ION120)],探讨了设施条件下施用不同形态N、接种土著AMF与间作大豆对黄瓜根围土壤酶活性及氮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NM相比,接种土著AMF使设施黄瓜地上部、根系生物量及植株N吸收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根围土壤NH 4+-N、NO 3--N含量呈现降低趋势。同一N处理-土著AMF条件下,间作大豆处理下的黄瓜根系菌根侵染率显著高于单作处理;间作大豆也使黄瓜植株地上部、根系生物量及N吸收量显著增加,同时显著降低了根围土壤铵态N含量。此外,间作-土著AMF条件下,ON120和ION120处理的黄瓜根围土壤脲酶活性较N0处理分别提高了30%和14%,蛋白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也呈现出相同趋势。可见,所有复合处理中,以间作体系接种土著AMF与施用适量有机N的组合明显促进了设施黄瓜生长和N素利用率。
- 刘圆圆张丽王硕王硕张乃明张乃明夏运生
- 关键词:间作黄瓜铵态氮
- 马铃薯试管苗漂浮练苗方法
- 马铃薯试管苗漂浮练苗方法,选择开阔地带建设拱棚,拱棚内开设地下水槽并用黑色塑料薄膜覆盖槽内壁;选择孔穴底部开设有底孔的泡沫漂浮穴盘;将富含有机质的基质材料和疏水材料混合得到栽培基质并装填到泡沫漂浮穴盘中,然后移栽组培苗,...
- 张红骥于德才张丽普金熊屾赵学军曹深岭张振华张保菊
- 文献传递
- 昆明地区越冬代亚洲玉米螟幼虫寄生性天敌的初步调查
- 2010年9月~2011年4月,对云南昆明地区玉米种植区亚洲玉米螟Ostrinia nubilalis越冬幼虫寄生性天敌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昆明地区亚洲玉米螟越冬代幼虫寄生性天敌有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两类,其中天敌...
- 张丽陈斌严乃胜李正跃张红叶宁静
- 关键词:越冬幼虫寄生性天敌昆虫虫生真菌
- 文献传递
- 大豆田粘虫等鳞翅目害虫监测防治新技术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究澳宝丽食诱剂防治大豆田粘虫等鳞翅目害虫为重点的防治新技术。[方法]研究澳宝丽食诱剂对大豆田虫粘、豆蚀叶野螟、棉铃虫等的防治效果。[结果]每喷洒过食诱剂的条带(长约15 m)每天诱杀到的虫量分别为粘虫21头、豆蚀叶野螟23头、棉铃虫5头;澳宝丽食诱剂能显著降低植株被害率。[结论]澳宝丽食诱剂对大豆田粘虫、豆蚀叶野螟、棉铃虫等害虫具有较好的诱集效果,为提高大豆产量提供了参考。
- 王英华刘美见张丽张照然
- 关键词:粘虫
- 不同配方饲料对番石榴实蝇成虫单雌产卵量及孵化率的影响
- 2015年
- 以胰蛋白胨、酵母粉、杧果和蔗糖为主要营养成分,配制成A,B,C 3种番石榴实蝇成虫人工饲料,测定不同饲料饲喂番石榴实蝇[Bactrocera correcta(Bezzi)]成虫后的单雌产卵量和卵孵化率。结果表明:A配方饲料的第1代单雌产卵量为(857.40±48.45)粒,与第6代单雌产卵量的(711.83±8.35)粒差异不显著;C配方饲料的第1代单雌平均产卵量为(941.37±46.16)粒,与第6代单雌产卵量的(825.68±16.38)粒差异不显著。A配方饲料的第1代卵的孵化率为(88.17±1.42)%,第6代的孵化率为(85.58±1.58)%,差异不显著;C配方饲料的饲养成虫所产第1代卵的孵化率与第2~4代和第6代的孵化率差异不显著,但与第5代卵的孵化率差异较显著(P〈0.05)。可见,饲料配方A和饲料配方C可作为饲养番石榴实蝇成虫饲料,饲料配方A的饲养效果略强于饲料配方C。
- 刘娜闫振华张丽唐国文朱文禄张文华陶玫陈国华
- 关键词:番石榴实蝇饲料配方产卵量孵化率
- 一种核桃粕抗结肠癌肽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桃粕抗结肠癌肽及其应用,属于食品深加工技术领域。所述抗结肠癌细胞增殖肽自C端至N端的氨基酸序列为:Val‑Ser‑Leu‑Pro,简称VSLP。本发明从核桃粕中酶解制备了抗结肠癌细胞增殖肽,采用超滤进行...
- 田洋解静弘子姗盛军代晶晶张丽白玉英胡霞李婷婷陈锦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