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晓
- 作品数:40 被引量:261H指数:9
-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颅底显微解剖、内镜解剖及其临床应用
- 王业忠庞晓姬云翔许晖刘祺赵冬窦杰贵王冰刘廷刚刘道清
- 该项目依临床实际应用为研究出发点,运用内镜、显微镜、立体定向等微侵袭技术,研究颅底手术不同入路特殊骨质的最佳磨除范围、量化解剖空间,既能最大限度的显露病变、最大化手术操作空间,又不影响颅骨稳定性,集成多种微创技术,提高颅...
- 关键词:
- 关键词:颅底手术微创技术
- 脂蛋白(a)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关系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血浆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关系,为临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防治提供思路。方法选择130例住院患者,按照入选标准分为ACS组60例,对照组70例。测定两组血浆Lp(a)浓度和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浓度,并进行统计分析,最后进行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ACS的危险因素。结果 (1)ACS组血浆Lp(a)、TC、LDL-C浓度及年龄均高于对照组;合并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CS组高水平Lp(a)患者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p(a)是AC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Lp(a)与ACS密切相关,可能是ACS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与血脂无相关性。
- 袁旭东庞晓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血脂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尿酸浓度的变化及其与高血压分期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57例EH(EH组)患者与58例正常血压健康者(对照组)的血尿酸浓度,以血尿酸、高血压病程、TOD程度、性别进行多变量分析。结果:①EH组平均血尿酸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324.7±100.61)∶(264.52±98.62)μmol/L,t=3.239,P<0.01];②EH组血尿酸增高者多于对照组(12/57,21.1%∶3/58,5.2%,χ2=6.671,P<0.01);③在EH组中伴TOD的Ⅱ、Ⅲ期EH患者血尿酸水平高于不伴TOD者[(334.19±86.15)、(384.64±94.03)∶(276.53±77.54)μmol/L];④相关分析显示血尿酸水平与高血压分期正相关(r=0.565),而与性别、年龄、血压水平及高血压病程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血尿酸浓度增高多见于EH患者且与高血压分期相关。
- 庞晓席燕文静罗文利
- 关键词:高血压尿酸并发症
-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一氧化氮、内皮素-1与肿瘤坏死因子-α的含量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探讨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病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58例CHF患者根据NYHA分级标准分为Ⅱ级、Ⅲ级及Ⅳ级,采用放射免疫法和比色法分别检测58例CHF者和20例健康者血浆NO、ET-1和TNF-α浓度。结果:CHF组血浆NO、ET- 1和TNF-α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CHF组血浆ET-1的增幅大于NO,NO/ET比值下降,且上述改变与CHF严重程度有关(P<0.05),NO与ET间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血浆NO、ET-1及TNF-α浓度增高,NO/ET比值降低是心力衰竭病理生理特征之一,反映了心力衰竭时血管内皮系统的功能紊乱。
- 庞晓刘红阳王月香席燕
- 关键词:一氧化氮内皮素肿瘤坏死因子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变化及其与心肾功能的关系被引量:29
- 2016年
-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及其与心肾功能的关系。方法NYHA心功能分级在Ⅱ~Ⅳ级的心力衰竭患者246例,测定血尿素氮(BUN)、肌酐(Scr)、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TNF-α,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心脏超声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不同程度心力衰竭患者的TNF-α、eGFR及NT-proBNP水平,不同肾功能患者的TNF-α水平。Spearman相关法分析TNF-α与NYHA心功能分级、LVEF、eGFR的关系。结果 1与肾功能正常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相比,肾功能轻度与中重度损伤者的血清TNF-α水平升高(P均〈0.05)。2与NYHAⅡ~Ⅲ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比较,NYHAⅣ级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TNF-α、NT-proBNP水平升高,eGFR降低(P均〈0.05)。与LVEF〈30%比较,LVEF〉50%患者TNF-α、NT-proBNP降低,eGFR升高;LVEF 30%~50%的患者eGFR升高,NT-proBNP降低。3TNF-α与eGFR呈负相关(r=-0.148,P〈0.05),与NYHA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0.171,P〈0.05),与LVEF无明显相关性(P〉0.05),TNF-α在不同原发基础疾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TNF-α水平升高,其与心功能分级及肾功能损害程度有关。
- 崔志远曹慧庞晓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肿瘤坏死因子Α肾损害
- 老年人左心室假腱索被引量:1
- 1995年
- 近一年来连续二维超声心动图受检的2134例中,检出LVFT241例,检出率11.29%。≥60岁者为老年组共461名,检出LVFT 46例(9.98%),<60岁者为非老年组共1637名,检出LVFT195例(11.66%),二组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LVFT并不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男女检出率亦无差异。两组LVFT均以长纵型最多见:一般一条,少数2~3条。两组合并SM_(Ⅰ-Ⅱ)(still杂音)分别为97.83%和96.41%;杂音的产生与LVFT受血流冲击震颤有关。LVFT合并心律失常占26.56%,两组无显著差异,但老年组严重心律失常远较非老年组为多;提示老年人LVFT致心律失常的严重性。FT内存在有浦肯野细胞,加之心室舒缩时对LVFT的牵张,故认为LVFT是心律失常的病源因素。
- 周有录庞晓黄刚郭坤霞卢桂林
- 关键词:左心室假腱索老年人心律失常病因
-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损害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8
- 2017年
-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损害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在Ⅱ~Ⅳ级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20例,测定其血清尿素氮(BUN)、血肌酐(SCr)、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及IL-1、IL-6水平,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 GFR),随机尿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U),心脏超声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不同心功能患者的IL-1、IL-6、NT-pro BNP、e GFR和MAU,不同肾功能患者的IL-1、IL-6,分析IL-1、IL-6与NYHA心功能分级、NT-pro BNP、LVEF、e GFR及MAU的关系。结果与NYHAⅡ级心功能患者相比,NYHAⅢ~Ⅳ级心功能患者血清IL-1、IL-6、NT-pro BNP水平及MAU升高,e GFR降低(P<0.05),NYHAⅣ级心功能患者IL-1、IL-6、NT-pro BNP水平及MAU高于NYHAⅢ级(P<0.05)。NYHAⅢ~Ⅳ级心功能患者中,30%≤EF≤50%患者血清IL-1、IL-6、NT-pro BNP水平及MAU高于EF>50%患者(P<0.05),e GFR低于EF>50%患者(P<0.05),EF<30%患者IL-1、IL-6、NT-pro BNP水平及MAU高于30%≤EF≤50%患者(P<0.05)。NYHAⅢ~Ⅳ级心功能患者中,肾功能不全组[e GFR<60 m L/(min·1.73 m2)]血清IL-1、IL-6水平高于肾功能正常组[e GFR≥60 m L/(min·1.73 m2)](P<0.05)。不同基础疾病的心力衰竭患者之间IL-1、IL-6水平及e GF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1、IL-6水平与NYHA心功能分级、NT-pro BNP及MAU呈正相关(P<0.05),与e GFR、LVEF呈负相关(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炎症因子IL-1、IL-6水平升高,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和肾功能受损相关,测定血清IL-1、IL-6水平可能有助于临床心衰病情的评估。
- 邹宁庞晓曹慧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肾功能
- 血压变异性与腔隙性脑梗死的关系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腔隙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入组的122名高血压病人行头颅CT或MRI,根据有无腔隙性脑梗死分为单纯高血压组(A组)60例和腔隙性脑梗死组(B组)62例,均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对两组24h、日间、夜间收缩压及舒张压变异性进行分析。结果 B组24h、日间收缩压变异性均高于A组(P<0.05);B组与A组夜间收缩压比较差异(P>0.05);A组、B组之间24h、日间、夜间舒张压变异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压变异性与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相关。
- 徐超庞晓
- 关键词:高血压腔隙性脑梗死血压变异性
- 汉族、维吾尔族女性绝经后冠心病患者雌激素水平与一氧化氮含量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对比汉族、维吾尔族绝经后冠心病患者血清雌激素 (E2 )水平和一氧化氮 (NO)含量有无差异。方法 :入院后确定诊断绝经后女性的冠心病患者 10 0例 ,汉族 5 0例 ,维吾尔族 5 0例 ,抽取静脉血 ,测定血清雌二醇(E2 )水平和一氧化氮 (NO)含量。 结果:(1)汉、维民族女性血清 E2 水平与 NO含量变化呈显著正相关 (r1 =0 .6 112 ,r2 =0 .6 0 37,P<0 .0 0 1)。 (2 )维吾尔族女性患者 E2 水平高于汉族女性 (P<0 .0 5 ) ;(3)维吾尔族女性患者血清 NO含量略高于汉族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汉族冠心病患者 E2 水平较维吾尔族冠心病患者低 。
- 汤宝鹏庞晓张燕一孙惠萍曹桂秋李晋新
- 关键词:汉族维吾尔族绝经后雌激素一氧化氮
-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异性与脑梗死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7
- 2013年
-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异性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7月在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189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脑梗死分为原发性高血压病无脑梗死者65例(A组)、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无症状脑梗死者67例(B组)和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有症状脑梗死者57例(C组),均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比较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平均血压及血压变异性。结果 B、C两组患者年龄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患者的24 h平均收缩压(24 hS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DBP)、日间平均收缩压(dSBP)、日间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患者的24 h平均收缩压变异性(24 hSBPV)、日间平均收缩压变异性(dSBPV)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较大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平均血压和24 hSBPV、dSBPV升高是并发脑梗死的危险信号,临床应引起注意。
- 徐超庞晓
- 关键词:高血压脑梗死血压变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