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殿龙
- 作品数:27 被引量:110H指数:6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74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胃术后胃无力症35例临床观察与治疗被引量:40
- 2003年
- 目的 探讨胃术后胃无力症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对 1997年 1月至 2 0 0 2年 6月 475例胃切除术后发生胃无力症的 35例病人进行病因和治疗观察分析。结果 胃切除术后胃无力症以精神因素为主 ,以高龄者居多(中位年龄 6 6 5岁 ) ,治疗上尚无肯定的有效办法 ,适当的刺激病人呕吐可能有利于本病的恢复。结论 胃切除术后胃无力症的发生是由综合因素引起 ,精神因素和高龄可能为主要因素 ,治疗上应消除病人紧张情绪加强营养支持 (空肠内置管行肠内营养 ) ,目前尚无哪种药物对该病有肯定的效果 ,适当的刺激病人呕吐可能有利于病人的恢复。
- 薛英威蕫新舒崔殿龙张启凡
- 关键词:胃无力症胃切除术胃肠减压
- 直肠癌术后死亡196例回顾性分析
- 2002年
- 为探讨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原因,提高术后生存率;回顾性分析直肠癌根治术后196例死亡病例的死因。结果,直肠癌术后3年内,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是其死亡的主要原因。为降低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和提高生存期,必须遵循根治原则,严格掌握保肛适应症;必要的术前放疗及术后化疗、放疗;对于局部复发者,有条件时应积极行手术治疗。
- 崔殿龙贾尔民
- 关键词:术后回顾性分析直肠肿瘤复发
- 乳腺癌中nm23-H1基因的表达研究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探讨乳腺癌nm23-H1基因的表达情况与各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 SP法,研究了156例乳腺癌中 nm23-H1基因的表达。结果 nm23-H1基因的表达与病人年龄,组织学类型无明显关系(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术后生存期有明显关系(P<0.05)。结论 检则nm23-H1基因的表达可作为乳腺癌研究中的重要指标,对乳腺癌的预后判定上有重要意义。
- 崔殿龙赵家宏
- 关键词:NM23-H1乳腺肿瘤免疫组化癌基因
- 腔镜辅助经胸骨上小切口甲状腺叶切除术21例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腔镜辅助下胸骨上小切口甲状腺叶切除(Miccoli术式)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21例甲状腺肿瘤患者采用胸骨上2.5~3.0cm小切口,在腔镜辅助下,应用超声刀行甲状腺叶切除术。结果21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30~80min,平均(47.5±7.5)min。术中出血10~150ml,平均(56.0±15.4)ml,无并发症。术后3~7天出院,平均5天。平均随访1.9个月无复发。结论经胸骨上小切口腔镜辅助下甲状腺叶切除术具有美容和微创的优点,同时与传统手术相比同样具有易操作性。这项技术能够常规应用于甲状腺肿瘤病人。
- 郭明崔殿龙雷云宏胡蒙向鑫
- “全营养混合液配制柜”在癌症患者营养支持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探讨“全营养混合液配制柜”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肿瘤患者接受该柜配制营养液治疗的效果。方法通过“全营养混合液配制柜”共配营养液15000袋,对753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治疗。结果所有患者输注TNA液后均无发热,寒战,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皮疹等不良反应,未发现肝功能异常、血清酶活性增高或引发胆囊疾病。310例围手术期患者输注TNA液,康复顺利,并顺利接受了手术、辅助化疗及放疗。123例消化道梗阻的肿瘤患者在化疗及放疗期间应用TNA液,毒副作用明显减轻,并顺利完成治疗。320例有伴有恶病质的晚期肿瘤患者在TNA液治疗后,Karnofsky(Kps)计分平均提高了11.6分。结论“全营养混合液配制柜”设计合理,应用方便,安全性好。肿瘤患者接受本柜配制的TNA液治疗能提高疗效,改善生活质量。
- 吴晓安肖英万幼峰崔殿龙陈建清
- 关键词:全营养混合液恶性肿瘤营养支持
- 置管引流联合榄香烯顺铂治疗恶性胸水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04年
- 恶性胸腔积液是癌症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多数属于病变进展或复发的结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胸腔内注入抗癌药物、硬化剂及免疫调节剂治疗胸腔积液均取得较好疗效[1~3].榄香烯和顺铂为治疗胸腔积液的有效药物,我科从2002年4月至2003年4月采用置管引流联合灌注榄香烯和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32例,同时随机选取32例做对照,总结如下.
- 陈建清钟小红吴晓安崔殿龙
- 关键词:榄香烯顺铂置管引流恶性胸腔积液恶性胸水免疫调节剂
- 氩氦刀经皮治疗肝癌中的鞘内止血法被引量:2
- 2001年
- 吴晓安邱国钦向鑫崔殿龙陈玉强戴禄寿
- 关键词:肝肿瘤氩氦刀经皮治疗
- 73例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因素及预后分析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胸壁局部复发因素及预后意义。方法 :对 73例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占同期全部乳腺癌病例的 4 0 2 % ,其中 5 0例 (6 8 5 % )胸壁复发发生在术后 2年内 ,复发后 34例 (4 6 6 % )于 2年内死亡。结论 :乳腺癌原发肿瘤分期晚、腋下淋巴结癌转移数多、复发率高 ;原发灶雌激素受体 (ER)及孕激素受体 (PR)阴性患者 ,复发多出现在术后 2年内。术后胸壁复发时 ,复发病灶情况及治疗效果是影响预后的因素之一 ,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可提高其远期疗效。
- 崔殿龙万幼峰崔宾宾
- 关键词: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复发因素病理学类型腋窝淋巴结转移
- TIL抗肿瘤治疗的进展
- 2002年
- 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 (tumorinfiltratinglymphocyte,TIL)增殖速度快、免疫活性强 ,比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 (lymphokineactivatedkillercells,LAK)具有更强的特异杀瘤活性 。
- 刘进兵崔殿龙陈玉强
- 关键词: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杀瘤活性肿瘤
- B超引导下经皮氩氦刀治疗肝癌被引量:5
- 2001年
-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氩氦刀治疗肝癌的原理、方法及安全性.方法:15例肝癌患者,超声引导下穿刺,CRYOcare-TM低温手术系统冷冻头插至瘤体远端冷冻.结果:15例病人冷冻治疗后无手术死亡,无肝破裂、出血、胆瘘、皮肤冻伤及穿刺道种植转移或感染等并发症,术后有1例出现气胸及反应性胸腔积液,术后低热有8例.术前AFP值增高的8例病人,术后AFP值均有下降,其中4例恢复正常.术后彩色多普勒B超显示肝癌内血供消失,术后1~5个月所有病人均进行了一次以上CT检查,见瘤体均有不同程度缩小,增强扫描亦未见强化灶.结论: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刀治疗肝癌是一种合理、安全、有效、微创的新治疗方法.
- 吴晓安邱国钦王小彦向鑫柳靖月崔殿龙陈玉强
- 关键词:冷冻疗法肝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