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培元
- 作品数:80 被引量:454H指数:10
-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5项改良衰弱指数预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近期预后的价值探讨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研究5项改良衰弱指数(5i-mFI)预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近期并发症、30 d内死亡及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3月至2022年10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PD手术的269例患者资料。根据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依赖性功能状态5个变量得分情况,进行5i-mFI评分。通过5i-mFI评分将患者分为非衰弱组(0或1分)和衰弱组(≥2分),探讨5i-mFI评分与PD术后近期并发症及30 d内死亡的关系。使用曲线下面积(AUC)判断5i-mFI评分对术后近期并发症的鉴别能力。结果55例(20.4%)纳入衰弱组,214例(79.6%)纳入非衰弱组。衰弱组患者在术后30 d内发生的轻微并发症、主要并发症、任何并发症及30 d内死亡率明显高于非衰弱组,且概率随着5i-mFI评分上升而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衰弱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中B/C级胰瘘、胃排空障碍、乳糜漏、胆漏、肺部并发症、心脏并发症、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i-mFI评分预测PD术后近期并发症的AUC为0.843(标准误=0.03,95%CI:0.784~0.903,P<0.01),准确性较好。结论与非衰弱患者相比,5i-mFI≥2分的衰弱患者术后并发症及30 d内死亡的概率更高,5i-mFI评分对PD术后近期并发症及30 d内死亡具有一定预测价值,有助于临床决策。
- 杜滨和徐楠杨云川崔培元
-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预防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对我院近5年来416例LC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处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LC并发症的发生与病人的选择、术者操作技术及术中的判断和处理密切相关。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精细的操作技术、果断中转开腹,是防止LC并发症的发生的重要措施。
- 谈崔培元鲁贻民
-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腹腔镜并发症术并发症原因及处理手术适应证中转开腹
- 人力资源管理在临床技能教学团队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20年
- 基于现代化医院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的发展要求及临床实践教学的需要,将创新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应用于蚌埠医学院临床技能教学团队管理中,从而推动新时代下精业务强教学,且富有创新精神的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现已取得明显的阶段性成果。该研究结合实际对具体管理措施展开分析,旨在为提高蚌埠医学院临床技能教学团队质量,乃至推进全国临床技能教学团队的改革与管理提供参考。
- 张瑜陈晓晖陈卫东刘传苗崔培元吴晓飞徐家丽高涌
- 关键词:临床技能培训中心
- 肝硬化大鼠肝移植后脾脏功能的变化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肝硬化大鼠肝移植后脾脏功能的变化。方法:制备四氯化碳中毒性肝硬化大鼠模型,采用“二袖套法”进行肝移植。观察肝移植前后大鼠外周血细胞数、脾指数、门静脉压力以及脾脏组织形态学的变化。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及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移植前后大鼠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肝移植前,肝硬化大鼠外周血细胞数均显著降低(P<0.01);脾脏病理切片示白髓面积缩小(P<0.01),脾小梁面积扩大(P<0.01);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比值明显下降(P<0.01)。肝移植后,随着时间不断延长,大鼠外周血细胞数均明显回升(P<0.01);脾脏病理切片示白髓面积扩大(P<0.01);脾小梁面积有所缩小(P<0.05);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中CD4/CD8比值也有所升高(P<0.01)。结论:肝硬化大鼠肝移植后脾功能亢进明显缓解,脾脏免疫功能异常也得到改善。
- 高涌黄陈谈燚刘金新李宗狂刘会春崔培元
- 关键词:肝硬化肝移植脾脏
- 3D打印联合PBL教学在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被引量:21
- 2021年
-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联合PBL教学模式在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曾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规培基地参与规培的46名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每组23名,观察组:接受3D打印技术联合PBL教学模式,对照组仅接受PBL教学模式,2组均由同一组优秀教学经验的老师带教,规培结束后仍由同一组带教老师对2组医师骨科前沿知识、理论知识、病例分析、专业技能进行客观考核,2组医师以不记名形式对其教学模式的学习兴趣、理解能力、内容掌握、理论联系实际、团队协作、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 2组学生得分在前沿知识(91.74±3.10)分vs.(75.78±3.19)分、理论知识(85.65±3.13)分vs.(81.09±1.90)分、病例分析(88.30±3.28)分vs.(75.09±3.18)分、专业技能(85.52±5.47)分vs.(77.96±4.70)分成绩方面,观察组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学习兴趣、理解能力、内容掌握、理论联系实际、团队协作、满意度比较中,观察组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3D打印技术与PBL教学模式有机结合,能够充分激发规培医师自主学习及发现问题的能力。
- 张培高涌崔培元吴敏刘泉官建中
- 关键词:PBL教学骨科
-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探讨
- 目的探讨提高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bil iary pancreatitis,ABP)疗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8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非梗阻性ABP 37例,其中29例经非手术治疗痊愈;...
- 邱兆磊王振杰郑传明纪忠崔培元鲁正
- 文献传递
- 分次注射无水酒精治疗巨大肝囊肿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0
- 2002年
- 目的 评价单纯性巨大肝囊肿穿刺置管分次无水酒精注射疗法的效果。方法 对 1989年 1月~ 1999年 12月收治的单纯性巨大囊肿 2 6例施行穿刺置管分次无水酒精注射病例进行总结和临床分析。单发囊肿 2 3例 ,多发囊肿 3例。囊肿直径 10~ 15 cm 17个 ,15~ 2 0 cm 8个 ,>2 0 cm 4个。在 B超引导下穿刺置管 2 3例 ,术中置管 3例。结果 2 9个囊肿中 11个注射 4次 ,8个注射 5次 ,6个注射 6次 ,4个注射 7次 ,囊肿 3月内闭合者 6个 ,3~ 6月闭合者 12个 ,7~ 12月闭合者 7个 ,4例经随访 2 4~ 37月仍未闭合 ,其中 2个为导管脱落者 ,但此 4例囊肿均明显缩小。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消失 ,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单纯性巨大肝囊肿穿刺置管分次无水酒精注射治疗方法简单、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 李宗狂刘金新崔培元谈焱鲁正
- 关键词:分次注射无水酒精巨大肝囊肿
- 载药微球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讨载药微球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首次行TACE治疗的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中是否使用载药微球治疗分为观察组(使用)、对照组(不使用),对比两组患者有效率,外周血相关肿瘤指标变化,术后1年累积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肿瘤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甲胎蛋白(AFP)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累积生存率为(39.02%,16/41),对照组患者为(21.74%,10/46),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χ2=4.014,P=0.045)。结论:载药微球在TACE中的应用治疗中能提高原发性肝癌的治疗疗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欧明瑞辛振崔培元
- 关键词:载药微球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肿瘤指标
- 炎症标志物对实体瘤预后价值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0年
- 全身炎症反应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炎症反应在肿瘤的预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炎症反应在外周血中主要反映为炎症蛋白与炎症细胞计数的变化。近年来,基于炎症蛋白和炎症细胞计数的全身炎症反应标志物如格拉斯哥预后评分,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等,已被证实与多种恶性肿瘤的预后相关。本文旨在对基于炎症蛋白和炎症细胞计数的全身炎症标志物在实体瘤的预后价值中的突出潜力和局限性做一综述。
- 王兆映李传涛庞青杨云川崔培元
- 关键词:炎症标志物肿瘤预后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72例围手术期治疗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总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围手术期治疗的重要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施行PD中病例资料完整的72例围手术期处理方法。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者21例(27例次),发生率29.17%;病死2例,病死率2.78%;余均治愈出院。结论: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对提高PD手术的安全性和降低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 易婉婉崔培元范恒伟谈燚吴华吴斌全吴维
-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手术期手术安全性术后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