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尤红

作品数:11 被引量:116H指数:5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大气科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云南省气象局青年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暴雨
  • 5篇数值模拟
  • 5篇大暴雨
  • 5篇值模拟
  • 4篇强对流
  • 3篇对流有效位能
  • 3篇山地
  • 3篇逆温
  • 3篇逆温层
  • 3篇强对流天气
  • 3篇冰雹
  • 2篇低纬
  • 2篇低纬高原
  • 2篇滇中
  • 2篇对流复合体
  • 2篇中尺度
  • 2篇中尺度对流
  • 2篇中尺度对流复...
  • 2篇干侵入
  • 1篇灾害

机构

  • 11篇云南大学
  • 6篇云南省气象局
  • 5篇中国气象局国...
  • 1篇深圳市国家气...

作者

  • 11篇尤红
  • 5篇肖子牛
  • 3篇王曼
  • 3篇郭荣芬
  • 2篇杨明
  • 1篇马锋波
  • 1篇曹中和
  • 1篇白学文

传媒

  • 3篇气象
  • 1篇高原气象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台湾海峡
  • 1篇暴雨灾害
  • 1篇2009年高...
  • 1篇第26届中国...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8年“7.02”滇中大暴雨的成因诊断与数值模拟
利用常规观测、NCEP 1°×1°再分析资料、云图、多普勒雷达回波和WRF模式对2008年“7.02”滇中大暴雨进行成因诊断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对流层高层的干侵入和中低层冷、暖平流交汇诱发副热带高压和滇缅高压间辐合低涡...
尤红肖子牛王曼曹中和
关键词:大暴雨中尺度对流复合体干侵入对流有效位能数值模拟
文献传递
“2.28”云南罕见春季强对流雷达回波特征分析与数值模拟被引量:12
2010年
利用常规观测、红外云图、水汽图像、CINRAD-CC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NCEP 1°×1°再分析资料和WRF模式,对2008年漏报的"2.28"云南罕见春季强对流中冰雹、雷打雪雷达回波特征进行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此次过程是由强西南低空急流和地面冷空气引起,过程中昆明雷打雪上空为向高层扩展增强的逆风区,近地层零速度线呈"S"型暖平流形式,有钩状、块絮混合条状或片状回波对应,45 dBz的钩状回波强中心带在5-7 km处并向高层偏东方向伸展;玉溪强冰雹由"弓"型回波前部中-γ尺度中气旋活动所致,回波强度、零速度线自南向北呈汇合型和发散型的典型超级单体回波特征,60 dBz最强中心在5 km高度,雹云中〉50 dBz回波经历柱状、倒"V"和钩状,并与有界弱回波BWER相伴。WRF较好地模拟了整个强对流过程中的回波强度、形态和移动方向,验证了实况中冰雹、雷打雪云中存在强倾斜上升气流和冰雹云中倾斜上升气流,以及垂直上升运动大于雷打雪云中的事实。
尤红尤红肖子牛曹中和马锋波马锋波
关键词:冰雹雷打雪雷达回波数值模拟
云南昆洛高速峨山段典型山地雾的诊断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1°×1°的逐6小时格点资料,对2005年12月29—31日云南昆洛高速公路峨山段一次典型的强山地雾过程进行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探讨了本次山地雾形成和维持的机理。结果表明:雾区上空850~800hPa层间存在逆温层或中性层,逆温层越强,山地雾越浓;近地层小于1m·s^-1的微风有利于成雾;分析还指出这次强山地雾发生在久雨转晴和地面强变性冷高压西南侧的天气背景下,地面强辐射冷却效应对山地雾有触发和增强作用,地形背风坡有明显增雾作用。
尤红杨明郭荣芬白学文
关键词:逆温层
云南昆洛高速峨山段典型山地雾的诊断分析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1°×1°的逐6小时格点资料,对2005年12月29~31日云南昆洛高速公路峨山段一次典型的强山地雾过程进行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探讨了本次山地雾形成和维持的机理。结果表明:雾区上空850~800...
尤红杨明郭荣芬白学文
关键词:逆温层触发机制
文献传递
云南两次不同类型局地强对流的数值模拟研究
本文利用常规高空观测、红外云图、CINRAD-CC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和NCEP1°×1°再分析资料,对云南两次漏报的2008年“2.28”冰雹、雷雪和“7.02”滇中特大暴雨不同类型强对流过程进行成因诊断、对比分析和数值...
尤红
关键词:大暴雨冰雹数值模拟强对流天气
云南昆洛高速峨山段典型山地雾的诊断分析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1°×1°的逐6小时格点资料,对2005年12月29~31日云南昆洛高速公路峨山段一次典型的强山地雾过程进行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探讨了本次山地雾形成和维持的机理。结果表明:雾区上空850~800...
尤红杨明郭荣芬白学文
关键词:逆温层
文献传递
低纬高原两次特殊灾害性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和比较被引量:6
2010年
在低纬度高原云南,2008年2月28日出现一次冰雹、雷雪天气过程,同年7月2日出现一次大暴雨过程。利用常规观测、卫星云图、雷达回波资料以及NCEP 1°×1°再分析资料,对上述两次特殊灾害性强对流过程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前一过程由不断东南移的、伴有中γ尺度点状或带状白亮密实对流云团的带状云系所致,后一过程由强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云团直接诱发;相比暴雨过程,降雹强雷达回波的尺度范围明显要小,其移动速度明显要快,其中心强度明显要强;前一过程发生在有中低空急流配合的强垂直风切变激发大气层绝对斜压不稳定能量强烈释放环境下,冰雹、雷雪期间对应有弓型和钩状回波结构;后一过程中有干侵入作用和强位势不稳定能量缓慢释放环境;两次过程水汽供应充足,冰雹、雷雪发生在低层水汽辐合缓慢减弱期间,大暴雨发生在低层水汽辐合和中高层水汽辐散量级同时迅速增大期间;强降雹区的最强辐合上升运动中心所在位置比大暴雨区的低,且其中心值是后者的2倍。
尤红肖子牛王刚平曹中和
关键词:冰雹大暴雨低纬高原
2008年“7.02”滇中大暴雨的成因诊断与数值模拟被引量:29
2010年
利用常规观测、NCEP 1°×1°再分析资料、云图、多普勒雷达回波和WRF模式对2008年7月2日滇中大暴雨进行成因诊断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对流层高层的干侵入和中低层冷、暖平流交汇诱发副热带高压和滇缅高压间辐合低涡迅猛发展成强中尺度对流辐合体,加上中低层来自孟加拉湾的丰富水汽输送和中低层强水汽辐合共同引发此次大暴雨。过程中,垂直螺旋度贡献主要在中层;干位涡呈现出对流层顶强正高位涡,300 hPa以下为次正高位涡,两者之间为负区的柱状分布特征,次正高位涡强中心有向下层延伸特征。WRF较好地模拟了整个大暴雨过程中强降水主体时段和大暴雨落区特点,最大对流有效位能变化趋势对强降水有较好预示作用,模拟方案在积分30小时内效果较好。
尤红肖子牛王曼曹中和
关键词:大暴雨中尺度对流复合体干侵入对流有效位能数值模拟
2005年6月广东特大暴雨垂直螺旋度分析被引量:56
2007年
利用NCEP1°×1°格点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对2005年6月广东发生的连续性特大暴雨过程进行垂直螺旋度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特大暴雨范围、强度与该地区上空中低层正、高层负垂直螺旋度中心迅速增大、减小密切相关,并和中心增大、减小区域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当中低层正螺旋度迅速增大,高层负螺旋度迅速减小或中低层正、高层负螺旋度中心增大、减小区重叠在同一经度或纬度线附近时,对应地面雨强最强和强降水范围最大。过程中龙门连续两天特大暴雨和广东最多暴雨日出现期间,其上空垂直螺旋度对应有中低层正、高层负螺旋度闭合中心向低层明显传送的特征。
尤红姜丽萍彭端夏冠聪
关键词:特大暴雨垂直螺旋度传送
2008年“2.28”低纬高原强对流成因诊断与数值模拟被引量:1
2011年
利用常规观测、NCEP1°×1°再分析资料和中尺度WRF模式,对低纬高原云南2008年"2.28"强对流进行成因诊断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此次复杂强对流在春季低温冷冻灾害和位势稳定背景下,由强垂直风切变、低层潮湿和足够水汽供应以及强抬升机制共同作用造成.过程中,强对流由强斜压不稳定释放诱发在低层湿舌附近;冰雹、雷雪上空-20℃温度层在450 hPa层上少动,0~-20℃温度梯度是冰雹大于雷雪的;降雹的饱和水汽团高度比雷雪高;垂直干位涡反映了对流层高层强位涡高值的强干冷西北气流向低层、低纬传送和中低层小位涡西南暖湿急流交汇特征.WRF模拟结果佐证了位势稳定条件下存在强垂直风切变会发生剧烈对流的事实,水平风、抬升凝结高度和最大对流有效位能等可为判断云南有无强对流及其种类提供参考依据.
尤红肖子牛艾永智
关键词:强对流天气垂直风切变对流有效位能数值模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