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鹏

作品数:42 被引量:144H指数:6
供职机构: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 1篇标准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6篇杉木
  • 4篇桢楠
  • 4篇红椿
  • 3篇性状
  • 3篇银杏
  • 3篇土壤
  • 3篇人工林
  • 2篇单株选择
  • 2篇低山丘陵
  • 2篇叶用
  • 2篇叶用银杏
  • 2篇优良单株
  • 2篇优良单株选择
  • 2篇云杉
  • 2篇植被
  • 2篇植被类型
  • 2篇容重
  • 2篇杉木人工林
  • 2篇特性分析
  • 2篇土壤含水量

机构

  • 38篇四川省林业科...
  • 4篇四川农业大学
  • 3篇西南林业大学
  • 3篇学研究院
  • 2篇中国林业科学...
  • 2篇四川省长江造...
  • 2篇平武县林业局
  • 2篇邻水县林业局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成都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西华师范大学
  • 1篇国家林业局
  • 1篇石棉县林业局
  • 1篇西昌市林业局
  • 1篇攀枝花市农林...
  • 1篇四川省林业调...
  • 1篇四川省汉源林...
  • 1篇广元市林业和...
  • 1篇南充市林业科...

作者

  • 38篇宋鹏
  • 16篇罗建勋
  • 11篇贾晨
  • 11篇辜云杰
  • 8篇张炜
  • 6篇武华卫
  • 4篇鄢武先
  • 4篇李晓清
  • 4篇龙汉利
  • 3篇熊壮
  • 3篇周永丽
  • 2篇冯毅
  • 2篇周义贵
  • 2篇彭建勇
  • 2篇董文渊
  • 2篇刘芙蓉
  • 1篇和献锋
  • 1篇唐平
  • 1篇张小平
  • 1篇罗成荣

传媒

  • 14篇四川林业科技
  • 3篇西南林学院学...
  • 3篇西部林业科学
  • 2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林业科技开发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湖南林业科技
  • 1篇浙江林业科技
  • 1篇世界竹藤通讯
  • 1篇中国园艺文摘
  • 1篇南方农业
  • 1篇第十届中国林...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7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杉木纯林改造成杉阔混交林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杉木纯林改造成杉阔混交林的方法,涉及杉木纯林改造方法技术领域;为了使单一的杉木林改造成为杉阔混交林;杉木纯林改造成杉阔混交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杉木纯林植株进行选取、对杉木纯林分进行间伐,调整林分密度,...
贾晨武华卫宋鹏
文献传递
四川盆周山地3种珍贵阔叶用材树种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桢楠、红椿、香樟是四川盆周山地珍贵的乡土阔叶用材树种。对这3个树种林木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测定分析表明,94年生的桢楠林木木材基本密度达到0.52 g.cm-3,10年生的红椿林木木材的基本密度为0.43g.cm-3,26年生的香樟林木的木材基本密度为0.41 g.cm-3。桢楠、红椿、香樟林木木材的综合强度分别为151.8 Mpa(中等)、113.8 Mpa(低)和87.3 Mpa(低)。桢楠、红椿、香樟林木木材的顺纹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的强重比总和分别为2 919(高级)、2 647(高级)和2 129(中级)。综合评价3个树种林木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94年生的桢楠林木木材材质最优,其次为10年生的红椿林木,再其次为26年生的香樟林木。
李晓清龙汉利张炜辜云杰宋鹏
关键词:桢楠红椿香樟木材物理力学性质
栗实象的出土节律与趋光性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为研究栗实象(Curculio davidi Fairmaire)羽化出土成虫进程的生物学特征和对光源趋性反应,通过定点定量测定栗实象出土量和进度,及其对直射和反射光源的趋光性比例。结果表明,栗实象成虫出土时间为5月下旬至6月下旬,为期30 d,集中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出土进度先快后慢。栗实象成虫对直射性紫光黑光趋性反应最明显,分别为56.11%、55.00%,但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林间灯诱捕杀效果不显著,日均诱虫量分别为1.9只和2.3只,试验初步佐证了成虫弱趋光性的特征。成虫集中出土期是防治栗实象危害的重要阶段和关键时期,在防治上应予重视。
管国良杨涛童敬翔邵艳琴宋鹏
关键词:栗实象趋光性
云杉天然群体遗传多样性的综合评价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综合评价云杉天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方法】在相继对云杉10个群体同一套试验材料分别进行表型性状、表型性状频率、等位酶以及SSR、AFLP、RAPD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的基础上,对用上述6种分析手段得到的共16项遗传多样性参数值进行了相关分析和比较。并采用数据标准化处理和PCA分析,摈弃了参数本身的差异,将各种标记结果进行了整合排序和分类。【结果】同一标记的不同多样性参数间相关性多为显著,不同标记的多样性参数间相关性大多不显著;标准化后的10个群体综合遗传多样性大小顺序为:川盘(CP)>卓尼(ZN)>热务沟(RWG)>大录(DL)>铁布(TB)>黑水(HS)>林坡(LP)>巴西(BX)>阿坝(AB)>小金(XJ);通过PCA三维聚类分析,可将云杉10个群体分为北部大区(Ⅰ类)和南部大区(Ⅱ类)2大类,其中北部大区遗传多样性整体高于南部,这一结果与云杉天然群体资源富集程度基本吻合;不同标记的云杉群体分化系数差异较大,与松科其他树种相比,云杉的平均分化水平偏高。【结论】基于不同标记方法分析得到的云杉群体遗传多样性参数值存在较大差异,任何一种标记的结果都存在片面性,用多种标记的分析结果进行综合评价,能最大可能地避免评价的偏颇性;总体而言,云杉天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呈现"北高南低"的趋势,群体间分化水平较大。
罗建勋杨龙华辜云杰宋鹏张炜
关键词:云杉数据标准化
四川桢楠生长初步分析被引量:41
2011年
通过对四川盆地区域内的桢楠资源进行调查,其主要以半自然散生状态保存在"四旁"和寺庙,成片的人工林相对较少,而且造林成效较差。在自然状态下桢楠林分直径分布规律明显呈正态分布规律,径阶分布离散程度大。在四川盆地发展桢楠人工林时,大面积宜采用桢楠与杉木、马尾松等针叶树种混交方式,"四旁"栽植则采用单行或双行造林模式。
龙汉利张炜宋鹏何兴炳谭斌辜云杰李晓清
关键词:桢楠径级分布
岷江上游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几种植被类型土壤含水量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采用烘干法和环刀法对土壤物理性质进行测定,重点了解岷江上游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的不同植被类型下0~40 cm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经过2007年4月、7月、9月、11月4个不同时期的测定,研究表明:同一植被类型下(除灌木林地)土壤含水量9月的最大,与当地的雨季呈现同增同减的关系,而灌木林地下土壤含水量呈现4—11月持续增加的变化。在同一月份中,不同植被下的土壤含水状况为:次生林地〉杨柳混交林地〉灌木林地〉针阔混交林地〉刺槐林地〉陡荒地〉平荒地〉岷江柏林地的变化关系,但是在9月和11月中,灌木林地下的土壤含水量却又远远高于其他植被下的土壤含水量。
胡天均周启文周义贵冯毅宋鹏
关键词:植被类型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含水量
攀西地区滇红椿林木生长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采用树干解析法在攀西地区德昌县选择3株胸径在30cm以上的滇红椿对其进行生长特性研究。结果表明,42年生滇红椿的胸径、树高与材积年平均生长量分别为0.95cm、0.52m与0.027 5m^3;树高平均生长量在3年生时开始下降,在9年生时稳定下来,此后下降速度减慢;胸径在前期(1-12年)生长速度较快,平均生长量曲线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变异幅度为0.93-1.41cm,此后年平均生长量开始逐渐降低;连年生长量曲线与平均生长量曲线在生长过程中有多次相交;材积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在42年时生长曲线还未相交,均尚未达到最大值,表明在自然生长条件下,滇红椿的数量成熟年龄超过42年。
宋鹏向晖管国良贾晨熊壮罗建勋
川北地区墨西哥柏人工林生长特性分析
2024年
为研究川北地区墨西哥柏人工林的生长过程,科学经营墨西哥柏人工林,以绵阳市吴家镇30年生墨西哥柏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选取了3株标准平均木进行了树干解析,采用logistic生长模型拟合了生长过程。结果表明:30年生墨西哥柏的胸径、树高与材积总生长量分别为23.73 cm、16.64 m与0.3771 m^(3),年平均生长量分别为0.79 cm、0.55 m与0.0126 m^(3),连年生长量分别为0.19 cm、0.28 m与0.0261 m^(3);树高年平均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均在第15年生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65 m和0.72 m;树高快速生长期在第10年至第17年;胸径年平均生长量曲线为单峰曲线,最大值出现在第12年生时,为0.97 cm;胸径连年生长量曲线为双峰曲线,第一次峰值出现在第9年,第二次峰值出现在第18年,分别是1.43 cm和0.91 cm;胸径快速生长期在第6年至第12年,稳定生长期在第12年至第21年;材积年平均生长量始终低于连年生长量,林分数量成熟龄大于30年生;胸高形数在18年生后稳定于0.44。logistic模型对墨西哥柏胸径、树高、材积生长过程有较好的拟合效果,回归方程分别是y=24.1044/(1+12.1149×e^(-0.1903x))、y=17.0910/(1+9.9634×e^(-0.1706x))、y=0.4186/(1+127.2595×e^(-0.2120x)),其拟合精度分别为0.9858、0.9975、0.9977。初步摸清了川北地区墨西哥柏的生长特性,该树种表现出良好的速生性,是值得推广栽培的用材树种。
贾晨杨武杨育林武华卫孙志鹏宋鹏
关键词:墨西哥柏人工林
密度调控对杉木人工林林分特征的影响被引量:4
2018年
以洪雅林场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研究密度调控对杉木林分生长、植物多样性、林分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杉木人工林分经密度调控后,低密度经营有利于林分的胸径、树高、材积加快生长,也能使树干更饱满,但不利于林分自然整枝;适宜的林分经营密度(750株·hm-2)能够增加灌草层的物种丰富度,而林分密度过高(1200株·hm-2)或过低(550株·hm-2)均降低了灌草层的物种丰富度,不利于林下植被演替发育;低经营密度林分的灌木和草本植物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都高于高经营密度林分,低经营密度林分使林下植物的群落复杂程度和物种个体分配均匀度更优异;随着林分经营密度的增大,林分中的大径级植株的比例逐步降低;合理密度(750株·hm-2)有利于林分树高生长;低经营密度有利于培育大径材植株,而高经营密度有利于培育中小径材植株。
贾晨简霁靳伟鄢武先周永丽宋鹏杨靖宇
关键词:密度调控杉木人工林林分特征
南方四季杨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2012年
以南方四季杨叶片作为受体材料,分别设置梯度实验,研究了Kan(卡那霉素)选择压以及遗传转化过程中影响转化效率的5个主要因素(预培养时间、浸染时间、共培养温度、共培养时间和乙酰丁香酮浓度),得出30mgL-1的Kan浓度作为南方四季杨遗传转化过程中的选择压。高效遗传转化体系为:叶片预培养3 d;OD600=0.4的菌液浸染10 min~15 min;浸染前菌液中加入AS(乙酰丁香酮)300 umol·L-1;22℃~25℃条件下暗处共培养3d。
王红莉苏小曼李甫金罗建勋辜云杰宋鹏
关键词:分化率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