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民喜
- 作品数:35 被引量:229H指数:8
- 供职机构:西安市第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型糖尿病脂肪肝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探讨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脂肪肝与胰岛素抵抗(IR)及脂代谢紊乱的关系。方法:对105例T2DM有无合并脂肪肝患者的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体重指数(BMI)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依据其有无脂肪肝分为两组:脂肪肝组50例,无脂肪肝组55例。两组之间性别、年龄、病程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肝组与无脂肪肝组T2DM患者FBG、2hBG、HbA1C、L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肝组较无脂肪肝组ISI、HDL-C降低;TC、TG、FINS、2hINS、BMI升高(P<0.05或P<0.01)。结论:T2DM患者,尤其肥胖的脂肪肝患者,存在明显的IR,呈现高胰岛素血症、脂代谢紊乱,应加强综合管理。
- 龚惠红徐琳宋民喜
- 关键词: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脂肪肝胰岛素脂代谢
- 脂联素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探讨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脂联素(APN)与2型糖尿病及其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正常健康对照组(NC组,20例),单纯2型糖尿病组(T2DM组,46例),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组(T2DM+MA组,54例)血清APN、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等。结果:NC组、T2DM组及T2DM+MA组血清APN依次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PN水平与BMI、WHR、TC、HbA1c呈显著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WHR、TC成为影响脂联素水平的最为显著的因素。结论:低血清APN可能与T2DM及其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关,APN在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徐琳谢璇赵魁彦龚惠红宋民喜
- 关键词:脂联素糖尿病血管病变
- 肝硬化与肝源性糖尿病关系探讨被引量:9
- 2003年
- 总结 8 8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 ,探讨肝硬化患者中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病情况。结果 :1肝硬化患者中 ,肝源性糖尿病占 31 .82 % ( 2 8/88) ,与同期住院的糖尿病患者 ,占内科收治其它各病种总和的百分率 1 6.41 % ( 2 0 90 /1 2 740 ) ,相比有显著差异 ( P<0 .0 1 )。2肝炎后肝硬化 70例 ,其中慢性乙肝引起的 62例 (肝源性糖尿病 2 0例 ) ,慢性丙肝 8例 (肝源性糖尿病 6例 ) ;其他原因导致的肝硬化 (病因不详 ) 1 8例 (肝源性糖尿病 2例 )。肝炎后肝硬化中慢性丙肝较慢性乙肝更易发生糖尿病 ( P<0 .0 5 )。
- 王毅宋民喜蒋海燕郭广炎
- 关键词:肝硬化肝源性糖尿病并发症病因学血糖
- 脂肪肝与血脂、血糖关系(附60例报道)被引量:5
- 2003年
- 目的 脂肪肝临床上很常见 ,且发病率日渐增加。通过了解血脂、血糖的变化与脂肪肝的关系 ,达到临床监控与治疗的目的。方法 不限年龄、性别 ,经B超检查确诊脂肪肝病人 6 0例 ,抽取空腹静脉血液检测分析血糖、血脂。结果 6 0例脂肪肝病人甘油三酯增高 37例 ,胆固醇增高 13例 ,两者均增高 10例。血糖增高 19例。结论 脂肪肝与高甘油三酯及胆固醇、血糖增高有密切的关系。脂肪肝病人中甘油三酯升高尤为显著 (P <0 .0 1) ,是较好的观察指标之一。控制体重、低脂低糖饮食是预防和治疗脂肪肝的关键。
- 王毅宋民喜郭广炎
- 关键词:脂肪肝血脂血糖
- 合心爽、依那普利治疗肾性高血压54例临床疗效分析
- 2001年
- 目的:探讨合心爽,依那普利联合治疗肾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前来就诊的肾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4例,分别给予一般治疗和本组药物治疗对比有效率。结果:治疗组反应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5%。对照组总有效率仅47.9%。结论:合心爽,依那普利治疗肾性高血压可以保护肾功能,直接达到降压的目的,除少数可能产生副作用。须在观察下使用外,大多数患者均可放心服用。
- 江绍荣宋民喜等
- 关键词:合心爽依那普利肾性高血压临床疗效分析
- 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对其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PCOS患者148例,分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组9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组38例及甲状腺功能正常组101例,应用二甲双胍治疗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的改变.结果 治疗6个月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组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组PCOS患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2.77±1.47) μIU/ml vs(6.77±2.46) μIU/ml;(2.90±1.08)μIU/ml vs (4.05±0.94) μIU/ml,P<0.05],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二甲双胍治疗PCOS合并亚临床甲减及甲减患者,不影响甲状腺激素水平,且可降低TSH水平.
- 王钰宋民喜
- 桥本甲状腺炎中细胞凋亡调节蛋白Bcl-2和Bax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被引量:14
- 2001年
- 目的 了解细胞凋亡调节蛋白Bcl 2和Bax在桥本甲状腺炎 (HT)中的分布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以非毒性甲状腺肿 (NTG)为对照 (17例 )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 17例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甲状腺标本中Bcl 2和Bax的表达及分布。结果 免疫染色半定量分析及图像分析结果显示 ,HT中Bcl 2和Bax的免疫染色强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其中Bax免疫染色强阳性甲状腺滤泡细胞多分布于浸润淋巴滤泡附近 ,Bcl 2免疫染色强阳性细胞则多分布于远离浸润淋巴滤泡的区域 ,但在Bcl 2免疫反应阴性的淋巴滤泡周围亦有少量分布。结论 HT中细胞凋亡调节蛋白Bcl 2和Bax在甲状腺滤泡细胞中呈有特征性分布的高表达 ;其表达部位及比例的改变可能对甲状腺滤泡萎缩。
- 姬秋和张雅萍张万会张南雁宋民喜陈健康
-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BAX免疫组织化学桥本病
- 不同表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甲状腺功能改变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比较不同表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甲状腺功能特点,以期探讨甲状腺功能与PCOS发病机制的内在联系。方法:153例PCOS患者,按不同表型分为4组,比较各组及非PCOS的对照组不孕女性甲状腺功能及影响因素。结果:PCOS组患者促甲状腺激素(TSH)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有高雄激素血症表型的PCOS组,有更高的TSH水平(3.80±1.43μIU/ml至4.08±1.42μIU/ml)和更高的亚临床甲减发病率(35.7%-39.1%),但排除了HOMA-IR的影响后,不同表型组PCOS的TSH水平即不再有组间差异(P〉0.05)。结论:PCOS患者的亚临床甲减患病率明显升高,尤其是合并有胰岛素抵抗的PCOS患者;不同表型PCOS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没有明显区别。
- 王钰李小燕宋民喜
-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素基础代谢胰岛素抗体
- 严重过度水化综合征一例被引量:1
- 2016年
- 过度水化综合征(hyperhyderation syndrome)[1]是宫腔镜电切治疗时的一种急性并发症,因最初见于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故又被命名为TURP综合征。为腔镜手术中非电解质液体在短时间内大量进入机体,造成体液超负荷,故名'过度水化综合征'、'水中毒'等。近年,随着宫腔镜手术的开展,此症时有报道。国外报道其发生率为0.2%~0.8%[2-3],国内有报道为0.17%[4]。由于该病发生率较低,
- 王钰宋民喜
- 关键词:宫腔镜电切术过度水化综合征低钠血症
- 桥本甲状腺炎中Fas和FasL的表达被引量:5
- 2000年
- 目的 了解细胞凋亡相关蛋白 Fas和 Fas L 的表达在桥本甲状腺炎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中的作用及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图像分析 ,检测 1 7例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甲状腺标本中 Fas和 Fas L的表达及分布 .结果 在桥本甲状腺炎的甲状腺滤泡细胞中 Fas和 Fas L的免疫染色阳性率和免疫染色强度均显著高于非毒性甲状腺组 (P<0 .0 1 ) .桥本甲状腺炎中 Fas和 Fas L免疫染色强阳性甲状腺滤泡细胞多分布于浸润淋巴滤泡附近 ,浸润淋巴细胞中 Fas,Fas L 免疫染色较弱 .结论 桥本甲状腺炎中 Fas,Fas L 在甲状腺滤泡细胞中呈有特征性分布的高表达 ,浸润淋巴细胞 Fas,Fas L表达较少 ,提示甲状腺滤泡细胞可能通过自身表达 Fas和Fas L产生凋亡 ,致甲状腺滤泡萎缩、破坏 。
- 张雅萍姬秋和张万会张南雁宋民喜陈健康
- 关键词:甲状腺炎FASFASL细胞凋亡乔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