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振硕
- 作品数:79 被引量:494H指数:13
-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福建省农科院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理学更多>>
- 一种白茶饼的冷压加工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茶饼的冷压加工方法,其包括预冻、自然吸湿、低温除湿、压饼、低温摊晾、烘干的步骤。本发明采用先将原料冷冻处理后再自然吸湿回潮,使茶叶在低温条件下回潮变软,而后再分样压制茶饼的作业模式,以解决目前白茶茶饼压...
- 张应根王秀萍陈泉宾陈林宋振硕
- 做青工艺对乌龙茶香气组成化学模式的影响被引量:38
- 2014年
- 在室内控温控湿环境[(22±1)℃、RH(71±4)%]条件下,借助茶叶香气成分GC-MS指纹图谱检测和代谢组学数据分析平台,以清香型乌龙茶、闽南乌龙茶和闽北乌龙茶工艺制法在制品和毛茶为对照样,探讨了做青工艺[萎凋程度(鲜叶减重率)×做青强度(摇青次数)]对做青叶在制品香气组成特征的影响。通过"云图"绘制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晾青失水"可明显改变做青叶在制品香气组成的化学模式,伴随萎凋程度(鲜叶减重率)的加重,α-法呢烯、苯乙醛、香叶醇、3-己烯-1-醇和(Z)-己酸-3-己烯酯含量逐渐增多,而叶绿醇、吲哚、2,6-二叔丁基对甲酚和乙基苯等成分含量则呈减少趋势,但仅结合不同强度的"单次摇青"将无法促成乌龙茶特有香型品质。做青是形成乌龙茶特殊香型品质的关键工序,带有类似花果香型的吲哚、反式-橙花叔醇和苯乙醛等香气成分可作为乌龙茶做青工艺品质控制的主要化学评测指标。
- 陈林陈键陈泉宾张应根宋振硕王丽丽尤志明
- 关键词:乌龙茶做青工艺香气成分模式识别
- 四川不同环境茶园中铅与甲胺磷含量的分析评价被引量:1
- 2011年
- 试验对四川省不同环境茶园中茶叶的铅与甲胺磷含量进行了检测分析,14份茶样中的铅含量为0.11-4.79 mg/kg,平均值为1.76±1.26 mg/kg,均没有超过国家最大限量标准5 mg/kg,28.6%茶样超过国家绿色食品标准中的铅限量值2 mg/kg,其中靠近公路的茶样中铅含量明显高于远离公路的茶样;3份茶样检出有甲胺磷残留,浓度在0.03~0.06 mg/kg.结果表明,四川省茶园的环境卫生状况比较好.
- 叶昕宋振硕周洁
- 关键词:茶叶铅甲胺磷
- 响应面法优化超微绿茶粉制作曲奇饼干关键配方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优化超微绿茶粉曲奇饼干配方,为茶叶精深加工开发终端产品提供思路。【方法】对超微绿茶粉、糖粉、黄油的添加量进行单因素试验,通过感官审评对其进行质量评价,确定3个因素添加量的优化范围。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进行3因素3水平响应面优化设计,共17组处理,考察超微绿茶粉、糖粉、黄油的添加量对超微绿茶粉曲奇饼干感官审评的影响,确定超微绿茶粉曲奇饼干的配方,并对优化配方加工的饼干进行感官评价、理化指标检测、质构评价。【结果】超微绿茶粉制作曲奇饼干的配方为:以总粉(低筋小麦粉+超微绿茶粉)100 g即100%计,蛋液添加量15%,柠檬汁1%,超微绿茶粉3.0%,黄油84.4%,糖粉25.9%,烘焙上火温度170℃,下火温度150℃,时间20 min。在此条件下加工的超微绿茶粉曲奇饼干,感官审评得分85.36分,风味较好。经质构仪分析,饼干的硬度为578.44 g,酥性为626.46 g·s。经检测,饼干的各项理化指标均符合国标要求。【结论】采用响应面法得出了超微绿茶粉曲奇饼干最优的关键配方,可用于规模化生产,为茶叶精深加工开发茶食品、缓解茶产业供需矛盾提供新的思路。
- 宋振硕王丽丽林清霞张磊
- 关键词:超微绿茶粉曲奇饼干响应面法
- 一种茶叶中咖啡因含量的紫外吸收光谱检测方法
- 本发明涉及分析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茶叶中咖啡因含量的紫外光谱检测方法,包括茶样制备,对茶样磨碎、过筛并分为校正集和预测集茶样;茶样预处理,将磨碎茶样倒入具塞刻度试管内,以超纯水沸水浸提后冷却定容,定性分析滤纸过滤,...
- 陈林项丽慧林清霞王丽丽宋振硕
- 文献传递
- 茶鲜叶萎凋过程中主要品质成分的动态变化被引量:16
- 2016年
- 选用10份茶树品种春茶新梢的1芽2、3叶为试验材料,控温控湿(20-22℃、RH35%-45%)条件下,探讨不同萎凋程度茶鲜叶的主要品质成分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萎凋程度(鲜叶减重率)的加重,水浸出物、咖啡碱、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呈现升高趋势,茶多酚含量变化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各主要品质成分含量的变化并不是同步的。茶鲜叶萎凋减重15%内以水分散失为主,各主要品质成分的含量(以干物质质量100%计)变化均不显著;萎凋减重至30%-45%,各主要品质成分含量陆续呈现显著变化,可溶性糖与咖啡碱、水浸出物含量先后达到最高值;萎凋减重至60%,只有游离氨基酸含量继续升高;最终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咖啡碱含量变化较大,比茶鲜叶中分别升高了24.6%、13.8%、11.9%。相关分析表明,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水浸出物与咖啡碱含量变化与萎凋失水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13、0.386、0.692、0.479),尤其是游离氨基酸,而茶多酚含量变化与萎凋失水没有明显相关性。
- 宋振硕王丽丽陈键杨军国张应根陈林
- 关键词:茶鲜叶萎凋
- 烘焙类茶食品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 综述了烘焙类茶食品的原料配方和加工工艺,主要涉及到茶面包、茶蛋糕和茶饼干;总结了茶粉的抗氧化性、抑菌性、茶多酚在烘焙过程中的变化以及纳米包埋技术在茶多酚上的应用,最后提出烘焙类茶食品的发展趋势.
- 张磊林清霞宋振硕
- 关键词:抗氧化性茶多酚
- 基于DPPH法的茶叶儿茶素类抗氧化谱效关系研究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研究茶叶儿茶素HPLC指纹图谱与其自由基清除活性的关系。【方法】采用70%甲醇对绿茶、白茶、闽北乌龙、闽南乌龙、红茶5类共25批次样本进行提取;以福林酚法测定总酚含量;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法研究自由基清除活性;同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获取指纹图谱数据并对所获取的指纹图谱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研究HPLC指纹图谱与DPPH清除活性的谱效关系,结合皮尔逊(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获取25批次样本的HPLC指纹图谱,确定了8个儿茶素类化合物,成功构建了偏最小二乘回归方程,其决定系数R2=0.9009。结果表明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与DPPH清除力相关性最强,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没食子酸(GA)与DPPH清除力呈负相关。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结果基本一致。【结论】本研究通过HPLC指纹图谱信息可预测抗氧化活性。
- 林清霞王丽丽杨军国宋振硕陈林
- 关键词:儿茶素抗氧化谱效关系
- 茶树杂交种金牡丹的种性特征及幼年期栽培技术分析被引量:11
- 2010年
- 茶树杂交种金牡丹品质优异,适制性广,杂种优势强,综合性状优异,尤以香气特高、适制性特广、制优率特高,深受生产者、消费者的喜爱。在简述金牡丹种性特征的基础上,根据霞浦茶区示范种植期间幼年期茶树性状表现的观察分析结果,提出金牡丹幼年期茶树以"速生、优质、高效、安全"为目标的关键栽培技术,即种植前,深翻改土;重施有机肥;建立以蓄为主的排灌系统;植树种草。种植应选择宜栽天气,规范化种植;缩小行距,增加密度。种植后,铺草覆盖;加强肥水管理;采用以生防为主的综合措施及时防治病虫害、草害;定剪3~4次,剪、采、养结合,培育"矮、壮、密"树冠等。
- 王让剑郭吉春杨军宋振硕曾玉林祥松汤信平
- 关键词:茶树杂交种金牡丹幼年期栽培技术
- 乌龙茶水提物的膜分离制备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被引量:3
- 2022年
- 为探究乌龙茶水提液的不同膜分离工艺对产品品质、生化成分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采用陶瓷膜(500 nm)和超滤膜(20、10、5、3.5 kD)对乌龙茶水提液进行分离,经喷雾干燥制得茶粉。通过感官品质、物理性质等方面评价不同膜分离工艺所制备的茶粉品质,并对茶粉的主要生化成分进行分析比较。同时,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力、FRAP氧化还原力、羟基自由基清除力、抗超氧阴离子活力方法评价茶粉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陶瓷膜透过液的感官品质综合得分最高,体外抗氧化活性亦最高。500 nm陶瓷膜可有效分离与富集茶多酚(TPs)、游离氨基酸(FAAs)、咖啡碱(CAF)、可溶性糖(SPS)等物质,还可达到除杂效果,经陶瓷膜分离后的乌龙茶水提液再经超滤膜分离,对TPs、CAF、SPS、儿茶素组分无分离与富集效果。截留分子量小于10 kDa的超滤膜可有效分离与富集游离氨基酸。500 nm陶瓷膜截留液的SPS含量最高,但综合感官品质最差,抗氧化活性最低。基于品质、功效、节能3大要素考虑,500 nm陶瓷膜透过液制备的茶粉综合品质最优。
- 林清霞杨军国王丽丽宋振硕陈林
- 关键词:乌龙茶水提物膜分离抗氧化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