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建奇 作品数:7 被引量:19 H指数:3 供职机构: 北京市大兴区红星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ALI/ARDS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10年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ion disease snydrome,ARDS)是一种常见危重症,病死率极高,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ALI/ARDS患者肺损伤发生、起始以及损伤进程中,详细的肺组织病理学资料仅来于死亡病例或者接受开胸肺活检的病例,故而这方面的资料很有限。 宋建奇 樊毫军 侯世科 陈永凤关键词:ALI ARDS 动物模型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主要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北京市大兴区红星医院内科住院的T2DM患者362例,其中单纯T2DM(T2DM组)165例,T2DM合并NAFLD(T2DM+NAFLD组)197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肝功能、尿酸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T2DM合并NAFLD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与T2DM组比较,T2DM+NAFLD组的体重指数、腰围、臀围、腰臀比、血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γ-谷氨酰转移酶及尿酸水平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重指数、三酰甘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血尿酸是T2DM合并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38、1.54、1.14、1.46和1.16,均P〈0.05)。结论肥胖、高尿酸血症、高血糖水平与T2DM合并NAFLD的发病密切相关。 宋炜 刘桂琴 宋建奇 李杰关键词:2型糖尿病 脂肪肝 非酒精性 热烟雾吸入性损伤肺组织水肿与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相关性分析研究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 探索热烟雾吸入性损伤肺组织水肿是否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增高有关.方法 将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2只)以及热烟雾吸入性损伤后2 h、4 h、8 h模型组(各12只).正常对照组在8 h之后活杀,模型组动物分别于致伤后2 h,4 h,8 h活杀.比较各组动物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动脉血气指标(PaO2、PaCO2、pH),肺水肿程度[肺含水量湿重/干重比(W/D)],血液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LAF)中炎症因子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结果 正常对照组肺组织病理无明显改变,热烟雾吸入性损伤模型组肺组织表现肺泡间隔增宽,大量白细胞渗出、聚集,部分肺泡萎陷不张,肺泡腔可见渗出液、红细胞.模型组动脉血pH和PaO2均随时间推移而下降,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但PaCO2于损伤后各时间点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模型组各时间点BALF和血清中的TNF-α,以及肺组织的W/D均随时间推移而升高,且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模型组血和BALF中的TNF-α浓度增高与肺组织W/D值增高呈直线相关(均P〈0.01).结论 热烟雾吸入性损伤肺组织水肿与TNF-α水平增高有关. 宋建奇 樊毫军 侯世科 董文龙关键词:TNF-Α 肺水肿 赴国外热带地区灾害紧急医疗救援策略研究 被引量:3 2011年 灾害紧急医疗救援是社会紧急事务安全保障体系和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生命、应对灾害事故和突发事件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中国国际救援队(China International Search and Rescue Team,CISAR)自2001年组建以来,10年间历经17批次国内外地震、海啸、洪水、雪崩、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救援实践. 李向晖 侯世科 郑静晨 樊毫军 宋建奇关键词:紧急医疗救援 灾害事故 热带地区 中国国际救援队 安全保障体系 急危重症患者 老年COPD患者应用卡泊芬净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2016年 目的:分析老年COPD患者应用卡泊芬净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老年COPD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卡泊芬净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泊芬净治疗老年COPD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疗效,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房颖 周洪伟 刘金林 宋建奇关键词:老年COPD 卡泊芬净 侵袭性真菌感染 地震现场急救能力探讨:汶川大地震有关文献分析总结 被引量:4 2010年 分析200多篇关于汶川地震的文献,包括涉及现场急救的文献20多篇,总结了现场急救的经验教训。汶川地震后最先到达现场的医疗队需要处理的问题是心跳呼吸骤停、严重颅脑损伤、气胸、活动性出血、骨折,地震次13搜救出来的幸存者均有中重度脱水。2d以后到达的医疗队接诊伤员90%以上为骨科伤员。地震现场开始时秩序混乱,专业、高效的救援力量有限。榆伤分类不及时、不准确,有限的医疗资源不能得到合理利用,重症伤员不能及时得到救治。重症颅脑损伤和挤压综合征是急救现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建议实行三级救治:一级救治(现场急救)、二级救治(前方医院救治)、三级救治(后方医院救治),实施快速检伤分类,救援队应携带便携的CT机、生化仪、血液透析仪,搭建有针对性的急诊手术平台。 宋建奇 樊毫军 侯世科 杨根跃关键词:汶川地震 现场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