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文
- 作品数:5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襄樊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麻醉和镇痛方法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细胞免疫的影响
-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和镇痛方法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中和术后外周静脉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NK)细胞数量的变化。方法:选择60例择期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术后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B组采用...
- 丁汉琳叶繁李明强周立文吴树宁
- 关键词:直肠肿瘤T淋巴细胞NK细胞
- 文献传递
- 曲马多对胃肠道肿瘤病人术中免疫功能的影响
- 目的观察曲马多对胃肠道肿瘤病人术中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数量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胃肠道肿瘤行根治手术的病人,ASAI~II级,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麻醉前肌注曲马多1mg/kg,对照组不使用,分别于麻醉前、手...
- 丁汉琳吴树宁李明强周立文雷成明
- 关键词:曲马多胃肠道肿瘤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
- 文献传递
-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神经外科麻醉中的比较被引量:12
- 2010年
-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对麻醉诱导和维持阶段的血流动力学、术后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的影响。方法60例神经胶质瘤的病例随机分为两组,R组使用瑞芬太尼诱导,以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分别静脉泵注维持麻醉,F组使用芬太尼诱导,以丙泊酚和芬太尼分别静脉泵注维持麻醉,术中连续监测HR、SpO2、MAP值,并观察术毕呼吸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以及术后恶心呕吐。结果在麻醉诱导和维持阶段,R组和F组MAP和HR均下降,R组下降幅度大于F组(P<0.05),气管插管后即刻和切皮时R组麻醉深度明显少于F组(P<0.05),拔管后5 min,R组MAP和HR明显高于F组(P<0.05)。呼吸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R组明显短于F组(P<0.05),两组之间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神经外科手术中瑞芬太尼比芬太尼更能有效地抑制气管插管和手术导致的应激反应,且术后呼吸恢复快。
- 曾凡玲丁汉琳李明强吴树宁周立文
- 关键词:瑞芬太尼芬太尼神经外科手术麻醉
-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分娩镇痛中的效果比较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比较等效的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对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初产妇6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和芬太尼组(F组),S组PCEA输注含0.10%罗哌卡因和0.5μg/ml舒芬太尼复合液,F组PCEA输注含0.10%罗哌卡因和3μg/ml芬太尼。观察记录测麻醉前、PCEA后5、15、30、60和90min时视觉模拟评分(VAS);每小时罗哌卡因的用量和有效按压次数、运动功能的评估和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 S组和F组在PCEA后5、15、30、60和90min时VAS评分均明显低于麻醉前(P<0.05),在各时间点S组VAS评分稍低于F组(P>0.05);每小时罗哌卡因消耗量S组明显低于F组(P<0.05),有效PCEA次数S组明显低于F组(P<0.05);两组运动阻滞和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0.1%罗哌卡因复合0.5μg/ml舒芬太尼和3μg/ml芬太尼用于PCEA分娩镇痛都是有效的,但是0.5μg/ml舒芬太尼复合0.1%罗哌卡因镇痛效果更好,罗哌卡因用药量更少。
- 丁汉琳田时明吴树宁李明强周立文
- 关键词:舒芬太尼芬太尼罗哌卡因镇痛
- 曲马多对胃肠道肿瘤患者术中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观察曲马多对胃肠道肿瘤患者术中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数量的影响。方法 30例胃肠道肿瘤行根治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麻醉前肌注曲马多1mg/kg,对照组不使用。于麻醉前、手术1h和术毕抽取外周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3+CD4+、CD3+CD8+)、活化T细胞(CD3+HLA-DR+)和自然杀伤(NK)细胞(CD3-CD16+CD56+)数量的变化。结果两组手术1hCD3+、CD3+CD4+、CD3+CD4+/CD3+CD8+、CD3+HLA-DR+和NK细胞数量均较麻醉前明显下降,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术毕两组各指标有所回升,但对照组仍明显低于麻醉前水平和观察组(P<0.05)。结论曲马多可减轻胃肠道肿瘤患者术中T淋巴亚群和NK细胞下降的程度,明显改善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
- 吴树宁丁汉琳李明强周立文雷成明
- 关键词:曲马多胃肠道肿瘤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