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周秋红

周秋红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文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意识形态
  • 1篇意象
  • 1篇人人
  • 1篇人人平等
  • 1篇网络
  • 1篇网络文学
  • 1篇网络文学批评
  • 1篇文学
  • 1篇文学批评
  • 1篇美学
  • 1篇美学表现
  • 1篇公共
  • 1篇公共领域
  • 1篇比兴

机构

  • 3篇江西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周秋红
  • 1篇李靓
  • 1篇苏勇
  • 1篇汪小娟

传媒

  • 1篇许昌学院学报
  • 1篇现代语文(上...

年份

  • 2篇2007
  • 1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网络文学批评:现状及其走向
20世纪90年代初,大众传播以其巨大的能量进驻文学批评的空间,形成文学批评的新格局。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构筑了一个新的文学活动平台,网络文学批评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批评现象,是网络媒介与文学批评相结合的产物。 ...
周秋红
关键词:网络文学批评公共领域
文献传递
中国古代取象思维及其美学表现被引量:1
2006年
中国古代哲学有个著名的命题———言意之辨。中国哲人们为了解决言意问题,做了另外一种尝试,提出了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的“象”的范畴,从而确立了“立象以尽意”的传统,形成了一种崇尚借助于具体的形象符号,启发人们把握抽象意义的传统思维方式———取象思维方式。中国美学的传统重在“家”,古人通过感性形象把握意义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的本质。“比兴思维”是中国古代取象思维在古代诗歌创作中的艺术表现。
周秋红汪小娟
关键词:意象比兴
浅议博客化批评
2007年
与以往中央控制式的传播方式、结构的根本不刚在于:网络是一种打破了文化、地域、时空、政治、意识形态等等各种差异的全新传播方式,它先于现实世界一步在虚拟世界中实现了“人人平等”。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广阔的、可以自由言论的“言论场”或者叫做“公共领域”。
周秋红李靓苏勇
关键词:意识形态人人平等网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