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9日
星期三
|
欢迎来到佛山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
>
周秋红
周秋红
作品数:
3
被引量:1
H指数:1
供职机构: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学
文化科学
政治法律
更多>>
合作作者
汪小娟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苏勇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李靓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题名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期刊文章
1篇
学位论文
领域
2篇
文学
1篇
政治法律
1篇
文化科学
主题
1篇
意识形态
1篇
意象
1篇
人人
1篇
人人平等
1篇
网络
1篇
网络文学
1篇
网络文学批评
1篇
文学
1篇
文学批评
1篇
美学
1篇
美学表现
1篇
公共
1篇
公共领域
1篇
比兴
机构
3篇
江西师范大学
作者
3篇
周秋红
1篇
李靓
1篇
苏勇
1篇
汪小娟
传媒
1篇
许昌学院学报
1篇
现代语文(上...
年份
2篇
2007
1篇
2006
共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相关度排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网络文学批评:现状及其走向
20世纪90年代初,大众传播以其巨大的能量进驻文学批评的空间,形成文学批评的新格局。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构筑了一个新的文学活动平台,网络文学批评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批评现象,是网络媒介与文学批评相结合的产物。 ...
周秋红
关键词:
网络文学批评
公共领域
文献传递
中国古代取象思维及其美学表现
被引量:1
2006年
中国古代哲学有个著名的命题———言意之辨。中国哲人们为了解决言意问题,做了另外一种尝试,提出了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的“象”的范畴,从而确立了“立象以尽意”的传统,形成了一种崇尚借助于具体的形象符号,启发人们把握抽象意义的传统思维方式———取象思维方式。中国美学的传统重在“家”,古人通过感性形象把握意义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的本质。“比兴思维”是中国古代取象思维在古代诗歌创作中的艺术表现。
周秋红
汪小娟
关键词:
意象
比兴
浅议博客化批评
2007年
与以往中央控制式的传播方式、结构的根本不刚在于:网络是一种打破了文化、地域、时空、政治、意识形态等等各种差异的全新传播方式,它先于现实世界一步在虚拟世界中实现了“人人平等”。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广阔的、可以自由言论的“言论场”或者叫做“公共领域”。
周秋红
李靓
苏勇
关键词:
意识形态
人人平等
网络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