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瑞莲
- 作品数:13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霍奇金淋巴瘤治疗后继发外周T细胞淋巴瘤并MDS的诊治体会(附1例报告)
- 2024年
- 目的总结霍奇金淋巴瘤(HL)治疗后发生疾病转化的临床经验,为该病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治疗后继发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PTCL-NOS)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诊治经历。结果该例患者初诊为CHL,经化疗联合放疗达到完全缓解,37个月后继发PTCL-NOS并MDS,经COEP方案治疗达到部分缓解后,桥接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目前已完全缓解。结论HL继发PTCL-NOS并MDS临床罕见,预后极差,目前尚无统一的治疗标准,化疗后尽快行allo-PBSCT,效果较好。
- 罗静李学军周瑞莲周建鹏蓝梅
- 关键词:霍奇金淋巴瘤外周T细胞淋巴瘤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 以肺炎为首发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复发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急性狼疮性肺炎的认识。方法对1例以肺炎为首发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复发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辅助检查以及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疾病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发热,抗核抗体(ANA)(颗粒型)1∶100,抗双链-DNA(ds-DNA)阴性,外周血白细胞增高,胸片提示左下肺炎。肺部CT提示两肺间质性肺炎,经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后病情好转。结论肺炎可作为SLE首发症状。不明原因发热、肺部浸润,应高度警惕急性狼疮性肺炎的可能。
- 江振华周瑞莲朱霞林金盈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肺炎文献复习
-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监测中的作用
- 2012年
- 背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嵌合率下降与移植物被排斥及白血病复发密切相关,常规骨髓细胞学检查、染色体检查、流式细胞学检查等均不能敏感特异地监测嵌合率。目的:验证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嵌合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异性同胞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X、Y性染色体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序列特异性bcr/abl融合基因,以骨髓细胞学检查为对照。结果与结论:3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共复查骨髓细胞学检查及荧光原位杂交检查7次。4次骨髓细胞学检查及荧光原位杂交检查均完全相符,另外3次骨髓细胞学检查提示完全缓解,而荧光原位杂交检查能检测到少量异常信号,证实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法较骨髓细胞学具有显著优越性,能动态敏感、特异地检测嵌合率。
- 莫耀禧周瑞莲莫伟英蓝梅林金盈
- 关键词:荧光原位杂交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细胞移植
- -80℃低温保存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80℃低温保存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10例MM患者进行APBSCT治疗。采用环磷酰胺(CTX)+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方案动员干细胞,CS-3000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血干细胞并保存于-80℃冰箱;用马法兰200 mg/m^2方案预处理后,解冻回输冻存的干细胞。结果 (1)动员后获得单个核细胞数(MNC)中位数为4.54(2.31~9.80)×10^8/kg;CD34^+细胞数中位数为4.17(2.03~7.76)×10^6/kg。(2)移植后10例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计数〉0.5×10^9/L、血小板计数〉20×10^9/L的中位时间分别是13.3(9~16)d、15(11~19)d。(3)移植后3个月完全缓解(CR)8例,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2例。中位随访54.6(3~111)月,生存8例(CR5例,VGPR 3例),其中无进展生存6例。复发4例中再次治疗维持CR 2例,多次复发死亡2例。(4)移植的并发症是感染,无移植相关死亡。结论 -80℃低温保存APBSCT治疗MM安全有效,近期疗效好,移植后需要长期维持治疗。
- 蓝梅林金盈汤杨明李永敢李学军周瑞莲黄新翔黄玉葵雷静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
-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FISH法检测PML-RARa融合基因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1例疑诊APL患者应用FISH技术检测PML-RARa融合基因。结果 21例疑诊患者中最后确诊为APL 15例,排除APL 6例。15例APL患者中PML-RARa融合基因阳性14例,PML-RARa融合基因阴性者1例,该患者经最后确诊为APL变异型,经诱导治疗后效果不佳。6例疑诊患者PML-RARa融合基因均为阴性,确诊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2。结论 FISH法检测PML-RARa融合基因敏感、可靠,对APL的确诊及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
- 周瑞莲莫耀禧蓝梅林金盈
- 关键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荧光原位杂交
- 分型困难白血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总结分型困难白血病诊断的经验及教训,进一步提高白血病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我科诊治分型困难的白血病患者的骨髓细胞形态学(Morphology,M)与免疫学(Immunology,I)、细胞遗传学(Cytogenetics,c)及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M)分型,即MICM分型的各项检验结果。结果住院确诊的白血病病人463例,其中10例患者各检验结果出现不完全一致:细胞形态学和免疫学分型诊断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ML-M_3,APL),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查PML/RARa融合基因(-)2例;细胞形态学不能确定分型3例;细胞形态学诊断为急性髓性白血病部分分化型(AML-M_2),而免疫学诊断为APL 2例、AML-M_2/APL 1例;细胞形态学诊断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而免疫学考虑为急性白血病(AL)1例;细胞形态学诊断为急性髓性白血病未分化型(AML-M_1),而免疫学考虑急性髓性白血病未分化型/微分化型(AML-M_1/M_0)伴随淋巴细胞系表达,FISH BCR/ABL融合基因(+)1例。结论白血病的MICM分型有时各项结果不尽相同,M_2与M_3、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与M_0或M_1在形态学、免疫学上不易鉴别,需综合分析方能得出正确诊断。
- 林金盈王浜琴周瑞莲黄新翔蓝梅
- 关键词:白血病MICM分型
- Ki-67抗原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表达作用的研究进展
- 2015年
- Ki-67抗原是存在于增殖细胞核的一种非组蛋白性核蛋白,与细胞的增殖密切相关,是较为理想的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的指标,与许多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以及预后等密切相关。该文就Ki-67抗原表达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治疗效果和预后评估中的作用研究进行综述。
- 周瑞莲林金盈
- 关键词:KI-67抗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BCR/ABL融合基因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 2011年
- 本研究探讨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BCR/ABL融合基因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对初诊考虑为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或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疾病的患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行骨髓细胞学检查并用FISH法检测BCR/ABL融合基因。结果表明:①46例在初诊时考虑为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或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疾病的患者中,有22例患者诊断为CML,应用FISH法检测BCR/ABL融合基因均为阳性(100%),骨髓细胞学检查显示CML者占86.4%(19/22);另24例患者诊断为非CML的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及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疾病,FISH法检测BCR/ABL融合基因均为阴性(100%),而骨髓细胞学检查有3例支持CML诊断、1例支持MDS诊断;②7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有3例FISH法检测BCR/ABL融合基因为阳性;③2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CML患者,应用FISH法检测BCR/ABL融合基因可检测到阳性细胞(分别为6.5%及1.2%)。结论:FISH法检测BCR/ABL融合基因敏感、可靠,对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及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可明确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诊断;在CML患者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监测微小残留病灶方面也有重要意义。
- 周瑞莲莫耀禧蓝梅林金盈
- 关键词:荧光原位杂交技术BCR/ABL融合基因白血病
- 老年人EB病毒阳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在2008年版的世界卫生组织(WHO)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中,老年人EB病毒(EBV)阳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作为新的类型被单独列出。老年人EBV阳性DLBCL有与DLBCL其他亚型不同的形态学及生物学特征,临床过程呈高度侵袭性,常规化疗效果差,总生存期短。老年人EBV阳性DLBCL发病率相对较低,国内研究较少,国外报道也不多。
- 汤杨明白青伟林金盈温宗华蓝梅李勇敢周瑞莲
- 关键词:老年人EB病毒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美罗华
-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输注过敏性休克经综合治疗再次成功回输1例报告被引量:1
- 2021年
- 1病例资料女性,61岁,因"确诊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8月余"入院。患者2018年7月诊断为"MM(IgG+λ型)(DS分期Ⅲ期B组;R-ISS分期Ⅲ期)",予硼替佐米+环磷酰胺+地塞米松(VCD)方案治疗4疗程效果欠佳,改用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VRD)方案3疗程达到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
- 蓝梅罗静李学军李含汤杨明孙碧红周瑞莲雷静黄玉葵
- 关键词:过敏性休克来那度胺硼替佐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