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珍琦

作品数:7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5篇闽西南
  • 4篇推覆
  • 4篇推覆构造
  • 2篇矿产
  • 1篇地质
  • 1篇地质矿产
  • 1篇地质矿产勘查
  • 1篇地质数据
  • 1篇地质数据库
  • 1篇地质信息
  • 1篇地质信息系统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机制
  • 1篇形成环境
  • 1篇岩组
  • 1篇燕山期
  • 1篇页岩
  • 1篇隐伏
  • 1篇隐伏矿
  • 1篇隐伏矿预测

机构

  • 5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西安石油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福建省闽西地...
  • 1篇吉林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作者

  • 7篇周珍琦
  • 2篇宋立军
  • 2篇吴冲龙
  • 1篇李新川
  • 1篇冯常茂
  • 1篇李星
  • 1篇刘军旗
  • 1篇毛小平
  • 1篇刘池洋
  • 1篇田宜平
  • 1篇许圣传
  • 1篇张夏林
  • 1篇董清水
  • 1篇厚刚福
  • 1篇张志庭
  • 1篇徐凯
  • 1篇李章林
  • 1篇孙淑静
  • 1篇苗长盛
  • 1篇何珍文

传媒

  • 2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煤田地质与勘...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08
  • 3篇2006
  • 1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闽西南小溪洋井田构造形成演化的动力学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为加深闽西推覆构造带形成过程及其动力学机制的认识,采用构造解析与区域背景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位于闽西推覆构造带前锋处小溪洋煤田构造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及其构造演化的动力学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井田内存在滑脱和推覆2种性质的构造;井田构造整体几何形态呈"仑"字型,其中"人"字代表多次逆冲推覆的叠瓦状构造,"匕"指井田的倒转向斜构造和其内部沿轴面的滑脱断层;早三叠世与中侏罗世华夏、库拉板块先后分别向西侧的扬子和华夏陆块下俯冲,引起武夷山脉隆起,导致井田在来自北西的2期继承性的挤压应力作用下,于印支期先后产生重力和挤压顺层滑脱构造,形成倒转复向斜褶皱,并最终于早燕山期形成"仑"型背骑式逆冲推覆构造;燕山晚期和喜山期在区域拉张环境下井田遭受剥蚀改造,并使部分构造产生反转.
宋立军刘池洋吴冲龙周珍琦
关键词:推覆构造动力学机制
闽西南广平推覆构造与隐伏矿预测
闽西南广平推覆构造是福建省境内发育最完整,面积较大的一个推覆构造。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对广平推覆构造的认识进一步深入,相继在该推覆构造边缘广平坑口、元沙、苏桥经钻探验证发现了半隐伏的煤田,在南部建爱、龙凤场地区发现...
周珍琦
关键词:推覆构造隐伏矿预测矿产勘探
闽西南苏桥-小溪洋井田推(滑)覆构造形成演化被引量:6
2008年
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和前人资料,深入研究了闽西推覆构造带前峰处的苏桥-小溪洋井田地质特征。结果显示:井田剖面几何形态为一典型的"仑"型背骑式逆冲推覆构造;逆冲推覆构造和层间拆离滑覆构造是井田两种基本的构造类型;层间拆离滑覆构造形成于早印支期,逆冲推覆构造主要形成于燕山早期、燕山晚期和喜山期;井田在区域拉张环境下遭受剥蚀改造,发育飞来峰构造,并使F5、F6断层产生反转。从而,在构造推覆体下找煤应特别注意地层缺失情况,区域隐伏煤田的预测应采用物探与钻探相结合的方法。
孙淑静李星宋立军周珍琦冯常茂
关键词:推覆构造
与盐碱矿共生的油页岩形成环境及沉积演化——以桐柏吴城盆地油页岩矿床为例被引量:8
2006年
桐柏吴城盆地五里堆组油页岩为棕黑色,质细而软,呈薄片状产出,平均含油率为6.2%。其内可见大量星点状、结核状黄铁矿,并作为天然碱矿层的直接底板与天然碱、盐岩、白云岩及粉砂质泥岩构成了多个韵律旋回。研究表明:该油页岩形成于湿热气候下的山间封闭盆地;盆地构造环境稳定、周围陆源碎屑供给贫乏;沉积介质为弱还原还原、半咸水咸水的浅湖静水环境。在干湿交替但以干热为主的山间封闭盆地大背景下,五里堆组含油页岩岩系经历了“湿热作用较强→干热为主→高度干热→干热为主→湿热为主”的气候变化旋回,形成了油页岩、天然碱、盐岩、白云岩、粉砂质泥岩的不同韵律组合。
周珍琦董清水厚刚福许圣传苗长盛
关键词:油页岩形成环境
闽西南地区推覆构造特征被引量:17
2006年
闽西南地区推覆(滑脱)构造广泛发育,可划分为5种类型:发育于上古生界—中生界下三叠统溪口组中的拆离(滑脱)构造;形成于印支期的拆离(滑脱)构造,后受燕山早期及后期的褶皱作用形成褶皱拆离构造;印支期及燕山早期的中深层次逆冲推覆构造;燕山早期和晚期的浅层次逆冲推覆构造;分布于燕山早期浅层次逆冲推覆构造原地岩系之中的浅层次褶皱逆冲推覆构造,其中燕山早期中深层次逆冲推覆构造规模最大。
周珍琦
关键词:印支期燕山期推覆构造闽西南
地矿工作信息化的核心支撑技术与三维可视化地质信息系统平台
吴冲龙刘刚田宜平毛小平朱庆张夏林何珍文周霞翁正平刘军旗张志庭李新川周珍琦徐凯李章林
项目属于地质矿产勘查工作信息化领域。在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基金委、国土资源部等20余年连续支持下,围绕地矿工作信息化各阶段对于理论、方法、技术和软件的重大需求,结合产业部门在实践中所涌现出来的关键技术问题,开展系统性研究...
关键词:
关键词:地质矿产勘查地质数据库
闽西南二叠系童子岩组沉积特征及构造演化被引量:12
2005年
闽西南地区二叠系童子岩组可划分为3段,政和-大埔断裂带以西,南平-宁化构造岩浆带以南地区,分连城型、龙岩型和天湖山型3种沉积类型,主要为一套海陆交互相含煤碎屑岩沉积,一般厚700~800 m,从东往西、从南到北逐渐变薄.二叠系童子岩组沉积盆地在经历了印支-燕山期多期次的构造变动、岩浆作用、风化剥蚀等改造后,部分保存下来;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印支期,其次是燕山早期.
周珍琦
关键词:二叠系闽西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