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帅

作品数:6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学位论文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机械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篇列车
  • 2篇轨道列车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研究
  • 1篇悬架
  • 1篇悬架控制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寿命期
  • 1篇铁路
  • 1篇铁路专用
  • 1篇铁路专用线
  • 1篇农居
  • 1篇排土
  • 1篇排土场
  • 1篇全寿命期
  • 1篇全寿命周期
  • 1篇群算法
  • 1篇轴距
  • 1篇主动悬架

机构

  • 6篇西南交通大学

作者

  • 6篇周帅
  • 2篇徐菁
  • 1篇赵煜
  • 1篇张卫华

传媒

  • 1篇系统仿真学报
  • 1篇动力学与控制...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6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虚拟轨道列车——道路耦合系统动力学研究
为分析虚拟轨道列车与道路耦合系统动力学,本文建立单节车七自由度,包括车体垂直、俯仰、侧倾位移,以及四个轮子垂直位移;将路面考虑为双层薄板,在轮胎力中考虑耦合,建立耦合系统。并且为了准确、高效地分析长距离车辆-路面相互作用...
周帅杨蔡进
基于轴距预瞄的虚拟轨道列车主动悬架控制策略
2024年
针对虚拟轨道列车垂向振动问题,基于轴距预瞄原理设计了一种列车主动悬架控制策略.首先,考虑线性滤波白噪声路面不平度激励,建立了列车—路面耦合振动模型;其次,结合列车轴距预瞄信息,利用线性二次型高斯(Linear Quadratic Gaussian, LQG)控制理论设计了列车主动悬架LQG控制器,并基于自适应粒子群算法(Adaptiv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PSO)对控制器的权重系数进行优化;最后,研究了列车在随机路面和脉冲路面激励作用下的垂向振动特性.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列车主动悬架控制策略能明显降低列车在随机路面和脉冲路面激励作用下各节车体的垂向振动,且针对不同等级路面和车速工况,均有良好的鲁棒性,有效提高了虚拟轨道列车的乘坐舒适性.
王雨恒杨蔡进徐菁周帅张卫华
关键词:自适应粒子群算法
铁路专用线、专用铁路交通安全评价方法研究与应用
我国铁路运输事业发展迅速,当前,正向着“高速、重载”的世界高水平目标不断迈进。但是伴随着这种快速发展,其“安全”问题也已经成为一个重大课题,成为需要国家铁路相关部门给予更多关注、投入的重要方面。而作为铁路路网的一部分--...
周帅
关键词:专用线专用铁路风险分析安全评价
全寿命期尾矿库与排土场数字化安全管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尾矿库、排土场作为非煤矿山的两项重大危险源,一旦发生溃坝、滑坡,极易诱发重特大事故。通过实现“预测、预警、预防”的隐患排查与治理,可从根本上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对安全科技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工程社会意义。  ...
周帅
关键词:尾矿库排土场全寿命周期
多铰接车辆路径跟踪控制及仿真分析
2024年
针对多铰接车辆的车身结构限制了车辆的灵活性,导致后车在行驶过程中容易出现路径偏移的问题,提出一种以理想铰接角为控制目标的前馈加反馈路径跟踪控制方法,通过最小化理想与实际铰接角的偏差来实现后车对期望路径的准确跟踪。根据车辆和期望路径的几何位置关系,从适用范围和误差累积两个角度改进了传统的理想铰接角计算方法;基于车辆理想铰接角,考虑了控制方法的适用范围,设计了不依赖具体模型的前馈加径向基(RBF)神经网络PID反馈控制器;搭建了TruckSim和MATLAB/Simulink多铰接车辆联合仿真平台,比较分析了不同工况下车辆的路径跟踪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不同工况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较高的跟踪精度,有效地降低了后车的误差累积。
赵煜杨蔡进王谭明徐菁周帅
关键词:RBF神经网络联合仿真
体验消费下川西盆景产业农居展陈空间设计研究——以成都市先锋村文氏农居为例
体验消费促进了旅游型乡村的快速发展。在此背景下,二、三产业在乡村中快速发展,产业农居也因此面临功能转型,农居不仅是户主生产生活的场所,也成为消费者休闲体验的场所。面临消费者的空间体验需求,产业农居因具备良好的展陈性。然而...
周帅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