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淋巴
  • 2篇64排螺旋
  • 1篇动脉疾病
  • 1篇动脉栓塞
  • 1篇动脉造影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造影
  • 1篇腮腺
  • 1篇腮腺腺淋巴瘤
  • 1篇盆腔
  • 1篇盆腔淋巴
  • 1篇盆腔淋巴结
  • 1篇盆腔淋巴结转...
  • 1篇肿瘤
  • 1篇肿瘤诊断
  • 1篇左心
  • 1篇外伤
  • 1篇外伤性
  • 1篇外伤性脑梗死

机构

  • 5篇福建医科大学
  • 3篇福建省龙岩市...
  • 1篇福建省龙岩市...

作者

  • 8篇吴景强
  • 7篇赖发明
  • 3篇何永红
  • 1篇何永红
  • 1篇谢鉴津
  • 1篇邓开盛
  • 1篇喻珍

传媒

  • 2篇医疗装备
  • 2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心血管病防治...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腹部创伤CT检查诊断价值评估及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分析及评估腹部创伤的CT检查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腹部创伤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在入院后接受CT检查,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CT检查对腹内脏器损伤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及其对腹内各脏器损伤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CT检查对腹内脏器损伤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6.30%、91.67%、95.83%,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相比有良好的一致性;CT检查对脾损伤、肝损伤、肾损伤、胰腺损伤、腹膜损伤、十二指肠及小肠损伤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7.67%、95.24%、92.31%、90.00%、100.00%、100.00%。结论采用CT检查对腹部创伤进行诊断,可对腹内脏器损伤进行有效检出,还可对各脏器损伤进行鉴别区分。
吴景强赖发明邓开盛
关键词:腹部创伤CT检查
64排螺旋CT扫描在脑膜瘤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扫描在脑膜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0月—2013年3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脑膜瘤患者58例,均进行64排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并进行图像后处理。结果经病理证实50例为良性脑膜瘤,5例为非典型脑膜瘤,3例为恶性脑膜瘤;其中54例诊断准确,准确率为93%。结论 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时间短,图像显示清晰,有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可供选用,能发现较小的病灶,在脑膜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赖发明吴景强谢鉴津
关键词:脑膜瘤
外伤性脑梗死的CT诊断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提高对外伤性脑梗死CT诊断的认识。方法对16例头颅外伤导致不同程度偏瘫的患者均行横断位CT扫描。结果 16例中,年龄小于20岁的8例,大于50岁的5例,20~50岁的3例。基底节-内囊区腔隙性低密度区9例,大面积梗死6例。结论外伤性脑梗死好发于基底节-内囊区及大脑颞叶、枕叶,儿童和老年多见,呈现不同范围的低密度影。
吴景强赖发明何永红
关键词:脑外伤脑梗死CT诊断
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肺动脉栓塞32例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在肺栓塞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6月—2012年12月32例患者,所有病例均行64排螺旋CT平扫及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A)增强扫描检查,并进行图像后处理,观察血栓累及部位、表现形式及其他改变。结果 32例患者的CT图像均能对栓子的形态、密度,栓塞部位、范围及局部狭窄程度充分显示,CT表现为肺动脉内不规则斑块状及附壁样充盈缺损,斑块周围有或无高密度对比剂包绕。结论 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时间短,图像显示清晰,有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可供选用,是目前诊断肺栓塞的首选方法。
赖发明喻珍吴景强
关键词:肺动脉栓塞CT肺动脉造影
磁共振成像在宫颈癌分期及盆腔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效能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宫颈癌分期及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6月于福建省龙岩市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84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MRI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RI对宫颈癌分期及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MRI检查与病理检查对宫颈癌分期的诊断一致性良好,Kappa值为0.791;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MRI对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灵敏度为86.67%,特异度为92.75%,准确度为91.67%。结论MRI在术前宫颈癌分期及盆腔淋巴结转移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为宫颈癌诊断与治疗提供指导。
詹泽娟何永红吴景强
关键词:宫颈癌磁共振成像盆腔淋巴结转移
核磁共振波谱在脑内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究脑内肿瘤采用核磁共振波谱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脑内肿瘤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诊断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PET诊断,观察组采用核磁共振波谱诊断,比较2组的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诊断准确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诊断敏感性为65.00%、特异性为80.00%,均高于对照组的40.00%、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脑内肿瘤采用核磁共振波谱诊断准确率高,敏感性和特异性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何永红吴景强赖发明
关键词:核磁共振波谱脑内肿瘤
256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疾病诊断及左心功能评价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疾病诊断及左心功能评价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组104例研究对象选自2016年1月至9月来我科室进行检查的疑似冠状动脉疾病患者。104例患者均应用256层螺旋CT行心脏冠状动脉CT成像(CTCA),二维经胸超声心动图(2D-TTE)检查,及冠状动脉造影(CAG)。对比分析心脏冠状动脉CT成像(CTCA)与冠状动脉造影(CAG)对冠状动脉狭窄的检出情况;并对比分析心脏冠状动脉CT成像(CTCA)与二维经胸超声心动图(2D-TTE)检查对患者LV-EDV、LV-ESV、LVEF各项心功能参数的评价情况。结果通过对患者左冠主支、左回旋支、左前降支、右冠动脉等340支血管进行检查,CTA检出146支冠状动脉狭窄,CAG检出134支冠状动脉狭窄,两种方式均显示狭窄的冠状动脉共计128支,两种检查方式冠状动脉狭窄检出情况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经CTCA与2D-TTE检查患者的LV-EDV、LV-ESV、LVEF等心功能参数的评价情况,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状动脉狭窄方面的诊断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同时其对患者左心功能的评价具有较高的准取性,且该检查方式还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无创的优点,因此该检查方式可作为目前临床进行冠状动脉疾病诊断的首先方式。
吴景强赖发明何永红
关键词: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疾病
60例腮腺腺淋巴瘤患者MSCT检查征象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究腮腺腺淋巴瘤患者多层螺旋CT(MSCT)检查征象。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9年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腺淋巴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行MSCT扫描,分析其MSCT影像学资料及病理表现。结果:60例患者共发现72个肿块:单侧单发43例,单侧多发11例,双侧多发6例;72个肿块位于腮腺浅叶51个,深叶和跨叶21个;肿瘤最大直径:5~52 mm,平均(28.34±11.02)mm;圆形或椭圆形59个,不规则形状13个;边缘较清晰53个,边缘较模糊19个;圆形软组织肿块,边界清楚,密度较均匀,部分囊变;动脉期与延迟期呈明显强化,延迟期较动脉期增幅有所下降;病理学检查呈分叶包块,部分肿块与表层皮肤相连;肿瘤实性切面为灰褐色、白色,无粘连,囊变区呈灰黄色肿瘤;包膜完整,由淋巴间质中血管构成,血供丰富。结论:经我院60例腮腺腺淋巴瘤患者MSCT检查征象分析,发现腮腺腺淋巴瘤多呈类圆形,密度均匀,部分伴有囊变,无浸润性,会挤压周围组织、血管,边界清晰,包膜完整,增强扫描呈现低密度裂隙,动脉期与延迟期呈明显强化,延迟期较动脉期增幅有所下降,且长期抽烟男性发病率高,若出现上述特征,则应行病理学活检确诊是否为腮腺腺淋巴瘤。
赖发明喻珍吴景强
关键词:腮腺腺淋巴瘤多层螺旋CT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