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彼得
- 作品数:44 被引量:160H指数:8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性中毒的血液净化治疗被引量:5
- 2007年
- 急性中毒多系药物或毒物所致,是临床上多见的急危重症,急性中毒(以下简称中毒)患者的治疗包括:阻止毒物的吸收、促进毒物的排泄以及拮抗毒物的毒性。1955年血液净化技术首次成功地用于抢救阿斯匹林中毒患者。20世纪70年代首次使用被包裹的活性碳行血液灌流。在当前应用于中毒的血液净化治疗除血液透析外还有:血液滤过、血液灌流、连续血液净化、血浆置换、腹膜透析。血液净化对中毒患者的治疗作用包括:清除毒物,减少毒性;维持及替代重要脏器功能,特别是肾脏功能;维持内环境平衡。
- 吴彼得陈珊莹
- 关键词:血液净化治疗急性中毒清除毒物血液净化技术连续血液净化中毒患者
-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泌尿系统疾病临床选萃(11)被引量:2
- 1993年
- 进修医师:最近我们遇到几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请您给我们讲讲本病的概况吧。教授:DN在临床上并非少见,据统计50%的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患者多于糖尿病10~30年后发生肾功能不全,IDDM多死于DN。而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致DN较IDDM少。
- 叶任高吴彼得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 血液灌注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重度氟乙酰胺中毒3例被引量:1
- 1998年
- 一年来我们采用血液灌注(HP)联合血液透析(HD)成功抢救3例重度氟乙酰胺中毒患者,现报告如下。例1,女,30岁。4天前服氟乙酰胺后恶心、呕吐,3小时后送至当地医院经洗胃、静注乙酰胺等治疗,病情继续恶化,随即昏迷不醒,四肢阵发性抽搐,大小便失禁,一天...
- 陈文腾吴彼得沈长福
- 关键词:氟乙酰胺中毒血液灌注血液透析
- 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衰竭12例报告
- 2006年
- 病例资料:2003年5月~2006年5月我科肾病综合征(NS)并发急性肾衰竭(ARF)患者12例,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14-32岁。病程约为15~45d。原发性NS诊断符合1992年中华肾脏病学会制订的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在病程内发生持续性少尿(或无尿)、血肌酐(SCr)升高诊断为ARF。本组患者ARF多发生于NS早期或糖皮质激素减药期。12例患者均有大量蛋白尿(5.40±1.7)g/24h,血浆白蛋白明显降低(19.0±4.9)g/L。重度水肿,其中合并心包积液2例,腹水11例,胸水9例;另有4例血压升高。发生ARF前肾功能(SCR、Ccr)均正常。在NS发病后1~2周等突发少尿,少尿持续14d,肾功能急骤恶化,
- 连学坚陈文腾陈珊莹周雪丽吴彼得
-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急性肾衰竭并发综合征诊断大量蛋白尿血浆白蛋白
- 序贯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毒鼠强中毒
- 目的观察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毒鼠强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我院于2002年10月至2003年5月期间收治的11例重症毒鼠强中毒的患者进行了序贯性血液净化治疗。其中男性2例,女性9例,年龄19-50岁。中毒原因...
- 吴彼得陈珊莹沈长福周雪丽连学坚陈文腾黄春鸿
- 关键词:序贯性血液净化毒鼠强中毒
- 文献传递
- 高-低钠序贯透析的观察及护理
- 2005年
- 慢性肾衰竭终末期患者常表现为钠水潴留,严重者引起左心衰、肺水肿等。笔者采用高一低钠序贯透析,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现报告如下。
- 温丽贞吴彼得朱喜琴
- 关键词:高-低钠序贯透析护理慢性肾衰竭钠水潴留左心衰肺水肿
- 低分子量肝素在急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治疗的应用被引量:5
- 1999年
- 急性肾功能衰竭(ARF)进行血液透析(HD)治疗,往常使用普通肝素(SH)作为抗凝剂防止透析器及体外循环管道血液凝固,但ARF病人增加了出血的危险,为防止出血我们曾采用无肝素透析,但有少部分出现透析器凝血或血流量不足的现象。我们从1997年4月~1998年4月使用低分子量肝素(LMWH、速避凝、Fraxiparine、Nedroparin)
- 沈长福吴彼得连学坚陈文腾王秀敏温丽贞杨水花
- 关键词: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低分子量肝素
- 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致心肺骤停1例
- 1996年
- 沈长福吴彼得郑瑞玑
- 关键词:肾小管性酸中毒酸中毒心肺骤停病例报告
- 尿路真菌感染被引量:7
- 2008年
- 真菌性尿路感染属尿路感染的特殊类型,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以及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发病率逐步增高。
- 吴彼得
- 关键词:尿路真菌感染真菌性尿路感染免疫抑制剂广谱抗生素发病率
- 流行性出血热20例临床探讨
- 2011年
- 目的:探讨流行性出血热(EHF)的诊治方法,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0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经过治疗17例痊愈出院,3例好转。结论:流行性出血热的误诊率较高,应注意对该病及时诊断及治疗。
- 何来明吴彼得连学坚陈文腾陈珊莹周雪丽黄春鸿
-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