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婧

作品数:28 被引量:95H指数:6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卫生厅中医药科研课题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脾胃
  • 13篇胃炎
  • 11篇慢性
  • 10篇脾胃虚
  • 10篇胃虚
  • 10篇疗效
  • 9篇培元
  • 7篇脾胃虚弱
  • 7篇脾胃虚弱型
  • 6篇针灸
  • 6篇相关性慢性胃...
  • 6篇疗效观察
  • 6篇慢性胃炎
  • 6篇功能性消化不...
  • 5篇血清
  • 5篇针刺
  • 5篇临床疗效
  • 4篇针灸治疗
  • 4篇萎缩性
  • 4篇萎缩性胃炎

机构

  • 19篇安徽中医药大...
  • 5篇安徽省针灸医...
  • 4篇安徽中医学院...
  • 2篇教育部
  • 1篇六安市第二人...
  • 1篇安徽省六安市...

作者

  • 28篇吴婧
  • 22篇李学军
  • 19篇陈亮亮
  • 18篇刘礼梅
  • 15篇金月萍
  • 12篇孙建
  • 11篇龙小娜
  • 4篇储浩然
  • 3篇高翔
  • 3篇李永帅
  • 3篇叶莎莎
  • 2篇俞红五
  • 2篇储全根
  • 2篇孙健
  • 2篇夏建国
  • 2篇张玉萍
  • 2篇张胜
  • 1篇薛西林
  • 1篇高翔
  • 1篇王亚瑜

传媒

  • 5篇中医药临床杂...
  • 2篇安徽中医药大...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中医外治杂志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山西中医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国医论坛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湖南中医杂志
  • 1篇陕西中医
  • 1篇光明中医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中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针灸经络研究...
  • 1篇2011中国...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7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脾胃培元方合针灸治疗HP相关性胃炎远程疗效观察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后发生的胃黏膜的慢性炎性变化称为幽门螺旋杆菌(HP)相关性慢性胃炎。幽门螺旋杆菌(HP)的发现给认识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特别是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和发病机制,都带来了全新的概念。现代医学界已认识到幽门螺...
刘礼梅李学军高翔陈亮亮吴婧龙小娜孙健
关键词:针灸治疗疗效观察
文献传递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研究进展
2014年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主要临床表现有上腹胀满、疼痛、烧心及消化不良等症状,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CAG在医学上被归属于胃癌前疾病的范畴之中,而此疾病衍生出的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就是胃部癌症的前期表现。国内有资料报道CAG伴发不典型增生或肠上皮化生的癌变率为4.5%-13.8%。
吴婧李学军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疾病肠上皮化生中医不典型增生上腹胀满
清瘟扶正饮联合针灸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思考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寻求针药结合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新方法。方法:使用清瘟扶正饮联合针灸外治法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结果:使用针药结合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有效改善患者恢复期不适症状。结论:结合中医整体观念,针药并用对预防、阻断本病的快速发展和后期恢复起到积极作用。
吴婧张胜
关键词:针灸针药并用疠气
脾胃培元法配合针刺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大鼠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脾胃培元法配合针刺疗法对HP相关性慢性胃炎大鼠胃黏膜形态、HP感染和血清NO、IL-8、TNF-a的影响。方法:从70只健康SD大鼠中随机选择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60只用于模型复制,选取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三联组(以下简称西药组)、脾胃培元法组(以下简称中药组)、针刺组、脾胃培元法+针刺组(以下简称针药组),每组10只。各组经相应处理后采用快速尿素酶法、HE分别测定HP清除情况,测定血清NO、IL-8、TNF-a及胃黏膜的形态学变化。结果:针药组清除HP的作用优于中药组、针刺组和西药组(P<0.05或0.01),对受损的胃黏膜形态也有明显改善,其血清NO、IL-8、TNF-a也明显低于中药组、针刺组和西药组(P<0.05或0.01)。结论:脾胃培元法配合针刺疗法可用于治疗HP相关性慢性胃炎。
李学军刘礼梅龙小娜陈亮亮吴婧孙建储浩然薛西林金月萍
关键词:针刺幽门螺杆菌胃炎药理实验
健脾培元方合针灸治疗脾胃虚弱型HP相关性慢性胃炎50例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评价健脾培元方合针灸治疗脾胃虚弱型HP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HP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中医辨证为脾胃虚弱证)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健脾培元方合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三联疗法,4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愈显率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抗HP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年后两组抗HP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培元方合针灸治疗脾胃虚弱型HP相关性慢性胃炎的疗效优于西药三联疗法。
李学军刘礼梅陈亮亮吴婧龙小娜孙建金月萍
关键词:HP相关性慢性胃炎脾胃虚弱三联疗法
脾胃培源方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观察脾胃培源方对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脾胃虚弱型CAG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中药脾胃培源方内服,对照组予中成药胃复春口服,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对2组临床疗效及病理积分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病理量化积分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胃培源方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吴婧李学军叶莎莎李永帅陈亮亮孙建金月萍王兴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临床疗效
不同针刺强度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临床疗效及胃排空的影响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探讨分析不同针刺强度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差异,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12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弱刺激组、中刺激组和强刺激组各40例,分别在足三里、中脘、内关三穴进行不同针刺强度的治疗。2周为1个疗程,治疗4周后评价疗效。结果:3组FD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而与其他2组相比较,中刺激组治愈率及有效率显著高于强、弱刺激组(P<0.01),其上腹部疼痛、上腹部烧灼感、早饱感、餐后饱胀不适等症状积分有明显降低(P<0.05),且血清胃动素结论显示3组血清胃动素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中等刺激强度治疗能显著改善不同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症状,并能提高血清胃动素的水平,促进胃排空,是治疗FD简便快捷、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李学军龙小娜刘礼梅陈亮亮吴婧孙建金月萍储浩然张玉萍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血清胃动素
脾胃培元法配合针刺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大鼠的作用及机理研究
本研究观察脾胃培元法配合针刺疗法对HP相关性慢性胃炎大鼠胃黏膜HP及形态的影响,观察HP相关性慢性胃炎大鼠血清NO、IL-8、TNF-a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支持,为进一步研究其机制奠定基础。1材料与方法1.1动物及...
李学军刘礼梅龙小娜陈亮亮吴婧孙建金月萍
关键词: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针刺治疗
脾胃培元法配合针刺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大鼠的治疗作用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观察脾胃培元法配合针刺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慢性胃炎大鼠胃黏膜及Hp形态的影响。方法从70只健康SD大鼠中随机选择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用于模型复制,选取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三联组(以下简称西药组)、脾胃培元法组(以下简称中药组)、针刺组、脾胃培元法+针刺组(以下简称针药组),每组10只。各组经相应处理后采用快速尿素酶法、HE分别测定Hp清除情况及胃黏膜的形态学变化。结果针药组清除Hp的作用优于中药组、针刺组和西药组,对受损的胃黏膜形态也有明显改善。结论脾胃培元法配合针刺疗法可用于治疗Hp相关性慢性胃炎。
李学军刘礼梅龙小娜陈亮亮吴婧孙建王亚瑜金月萍
关键词:针刺胃炎
十三味和中丸联合针刺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观察十三味和中丸联合针刺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肝胃不和型FD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以十三味和中丸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予以多潘立酮口服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项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但治疗组在改善胃胀、胃痛、喜太息、纳差、早饱、上腹部烧灼感、胁肋窜痛和大便不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和1个月后随访时,两组SF-36总分均明显提高(P<0.05),但治疗组SF-36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十三味和中丸联合针刺治疗方法能明显改善肝胃不和型FD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吴婧张胜刘礼梅李学军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针刺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