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国君

作品数:31 被引量:160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医学引导类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9篇精神分裂症
  • 19篇分裂症
  • 9篇症状
  • 8篇氯氮
  • 8篇氯氮平
  • 7篇精神病
  • 6篇利培酮
  • 6篇抗精神病
  • 6篇抗精神病药
  • 4篇阴性
  • 4篇阴性症状
  • 4篇住院
  • 4篇疗效
  • 4篇精神病药物
  • 4篇抗精神病药物
  • 4篇病药物
  • 3篇电休克
  • 3篇电休克治疗
  • 3篇休克
  • 3篇药物

机构

  • 28篇上海市精神卫...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河南省精神病...
  • 1篇上海市精神卫...
  • 1篇上海市闸北区...
  • 1篇上海市徐汇区...
  • 1篇上海市黄浦区...
  • 1篇淄博市第五人...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苏州广济医院

作者

  • 31篇吴国君
  • 21篇易正辉
  • 13篇朱丽萍
  • 9篇龙彬
  • 4篇宋立升
  • 4篇王定省
  • 4篇朱玉华
  • 4篇卢卫红
  • 3篇张凤娟
  • 3篇谢帆
  • 3篇陈美娟
  • 3篇盛国红
  • 3篇苏晖
  • 3篇王军
  • 3篇沈文龙
  • 3篇高哲石
  • 3篇费明
  • 2篇徐庆华
  • 1篇宗文斌
  • 1篇徐璐

传媒

  • 9篇上海精神医学
  • 5篇临床精神医学...
  • 3篇四川精神卫生
  • 2篇健康心理学杂...
  • 1篇山东精神医学
  • 1篇现代电生理学...
  • 1篇上海预防医学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精神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神经科学...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 1篇中华医学会精...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6
  • 5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4篇1999
  • 3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2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临床观察被引量:36
2006年
目的:了解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对39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原服用抗精神病药基础上合并MECT治疗,分别于合并治疗前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副反应量表(TESS),韦氏记忆量表(WM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合并MECT后PANSS评分明显降低(P<0.01),WMS评分在治疗结束后1d明显降低,1周及2周时恢复。结论:MECT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有效,不良反应少。
易正辉徐庆华盛国红吴晓波吴国君
关键词: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开放与封闭式管理认知功能的对照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了解开放与封闭式管理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对54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开放式管理组(24例)与封闭式管理组(30例),观察6月,分别于观察前后予以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韦氏成人智力测验(WAIS-RC)、简短精神状态检查(MMSE)及威斯康星卡片分类试验(WCST)测定。结果:开放式管理组实行开放管理6月后,PANSS总分、PANSS阴性症状分、MMSE及WCST评分均有显著改善,而封闭式管理组所有评分在观察前后均无差别。结论: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实行开放管理后,病人的阴性症状及认知功能均有改善。
吴国君易正辉杨琳陆颖宋振华朱丽萍
关键词:慢性精神分裂症开放管理
新事件相关电位诊疗干预技术在精神分裂症社区防治预警康复中的推广应用——附10家推广单位资料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引进并应用新事件相关电位(ERP)诊疗新技术,在上海及全国10家单位临床精神分裂症复发风险预警评估中进行推广。方法:对上述10家单位,累计764例初发和复发精神分裂症申请ERP检查患者的P_(300)、MMN、P_(50)、N_(400)和CNV等诱发电位结果进行定性分析,分析初发和复发其异常检出率。结果:1.本组初发精神分裂症P_(300)、MMN、P_(50)、N_(400)、CNV的平均异常检测率分别为51.0%、48.5%、61.2%、53.7%和59.4%。2.本组复发精神分裂症P_(300)、MMN、P_(50)、N_(400)、CNV的平均异常检测率分别为57.7%、57.7%、67.7%、58.9%和70.1%。结论:P_(300)、MMN、P_(50)、N_(400)和CNV组成的新ERP诊疗干预技术在精神分裂症社区防治预警康复中有推广价值。
宋立升杨卫敏李春波陈美娟禹顺英吴国君易正辉谢帆胡国芹张毅沈辉杨献红施慎逊陆峥陈兴时唐云翔吴荣琴徐璐唐佳琳刘群刘清赵亮徐敏曦甘景梨穆俊林宗文斌胡若笑殷光中杜向东杨建功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预警
喹硫平与利培酮对血清催乳素影响的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了解喹硫平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催乳素的影响。方法对71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喹硫平治疗组(33例)与利培酮治疗组(38例),观察12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8周、12周予以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及血清催乳素测定。结果喹硫平组和利培酮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治疗后4周、8周及12周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显著下降(P<0.01),利培酮组的不良反应高于喹硫平组,主要表现在肌强直、震颤、泌乳(χ2=5.69,P<0.01)及闭经(x2=6.74,P<0.01)等不良反应上,利培酮组治疗后4周、8周及12周血清催乳素明显增加(t=13.48,P<0.01),而喹硫平组治疗前后无差异。结论喹硫平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均有效,但利培酮不良反应大,明显升高血清催乳素,且有较高高血清催乳素不良反应,而喹硫平对血清催乳素影响较少。
盛国红易正辉邓红玉龙彬朱丽萍吴国君宋立升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喹硫平利培酮血清催乳素
积极式个案管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研究
背景及目的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致残性疾病,因此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显得尤为重要。积极式个案管理(Assertive Case Management-ACM)是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中的一种,其通过社会技能训练、临床管理及社会支持等...
李君吴晓波易正辉宋立升吴国君陈美娟张少平陈银娣汪作为沈文龙李晨虎沈万沉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再住院率
利培酮治疗躁狂症对照观察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了解利培酮对躁狂症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90例躁狂症患者随机分为单用利培酮组30例,利培酮合并碳酸锂组30例及氯氮平合并碳酸锂组30例,在治疗前及治疗第1、2、4、6、8周末分别评定Young氏躁狂量表(YMRS)、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以了解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单用利培酮组、利培酮合并碳酸锂组及氯氮平合并碳酸锂组治疗第2、4、6、8周末YMRS、PANSS总分均显著下降(P<0.01),但3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第4、6、8周末TESS总分3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利培酮合并碳酸锂组及氯氮平合并碳酸锂组不良反应较单用利培酮组明显增多,尤其是氯氮平合并碳酸锂组更甚。结论:单用利培酮治疗躁狂症有效,而且不良反应更小。
朱丽萍易正辉吴国君龙彬卢卫红
关键词:躁狂症利培酮碳酸锂氯氮平
氯氮平合并碳酸锂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被引量:3
1999年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是临床治疗中的难题,受到人们的关注。一般认为氯氮平是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较为有效的药物,但也仅约30%的病人有效。然而,氯氮平合并碳酸锂也是治疗难治性分裂症的一种对策,其效果如何,报导较少,本文通过氯氮平合并碳酸锂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观察其疗效和副反应。
张凤娟龙彬吴国君易正辉钱建琴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药物联合治疗氯氮平碳酸锂
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对照研究被引量:25
1998年
目的 探讨、比较利培酮与氯氮平对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方法 将68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利培酮和氯氮平治疗,疗程12周,用SANS、BPRS、TESS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 利培酮组SANS平均降分7.06±9.91,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1)。氯氮平组SANS平均降分6.88±9.52,与用药前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1),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后SANS降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利培酮与氯氮平对治疗分裂症阴性症状均有一定效果,但二者对阴性症状的疗效无显著差异。
吴国君王军张凤娟王定省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利培酮氯氮平
精神分裂症发病与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目的了解生活事什和社会支持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精神分裂症组收集2000年—2002年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分部精神分裂症患者200例,男性119例,女性81人。符合CCMD-2-R 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排除器质...
朱丽萍卢卫红易正辉龙彬朱玉华吴国君费明
文献传递
氟西汀致锥体外系副反应的临床观察
2001年
目的 了解氟西汀与锥体外系副反应的关系。方法 选用单用或合用氟西汀的患者,共观察住院病人101例,用RSESE和TDRS量表对患者服用氟西汀前后进行锥体外系副反应评定,对有锥体外系症状的病人给予停药观察,以证实氟西汀与锥体外系症状的关系。结果 101例患者中发现锥体外系症状者5例,其中静坐不能4例,肌张力增高1例。结论 氟西汀可产生锥体外系副反应,在临床应用时应予以注意。
朱丽萍柏忠生朱玉华龙彬谢帆吴国君
关键词:氟西汀锥体外系副反应抗抑郁药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