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乃华

作品数:34 被引量:42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哲学宗教
  • 12篇历史地理
  • 6篇政治法律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学

主题

  • 12篇近代化
  • 10篇民主
  • 5篇主义
  • 5篇文化
  • 5篇戊戌变法
  • 5篇民主思想
  • 5篇民族
  • 5篇变法
  • 4篇政治
  • 4篇知识分子
  • 4篇人格
  • 4篇主政
  • 3篇阴阳
  • 3篇战争
  • 3篇政体
  • 3篇思想家
  • 3篇启蒙
  • 3篇主人
  • 3篇自主人格
  • 3篇维新

机构

  • 27篇中央社会主义...
  • 6篇青岛大学

作者

  • 34篇吴乃华
  • 1篇蔡福金

传媒

  • 5篇人文杂志
  • 3篇江西社会科学
  • 3篇中央社会主义...
  • 3篇山西社会主义...
  • 3篇广州社会主义...
  • 2篇学习与探索
  • 2篇江苏省社会主...
  • 2篇贵州社会主义...
  • 1篇史学月刊
  • 1篇江西教育学院...
  • 1篇学术研究
  • 1篇探索
  • 1篇山东社会科学
  • 1篇河南社会科学
  • 1篇传媒观察
  • 1篇湖北省社会主...
  • 1篇上海市社会主...
  • 1篇黑龙江省社会...
  • 1篇湖南省社会主...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4
  • 6篇2003
  • 2篇2002
  • 1篇1999
  • 1篇1998
  • 4篇1997
  • 3篇1996
  • 2篇1995
  • 4篇1994
  • 1篇1992
  • 1篇1991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民间兔俗与中国人的生命理想
2011年
对生命起源的探索,对生的渴望、死的恐惧和长生的梦想,是人类自有意识以来反复出现的思维母题。中国民间兔俗中体现了这种愿望:中国古人或者通过药物等医学保健方法或迷信手段实现个体的长寿甚至长生,例如玉兔在月宫中捣制不老仙药的传说;或者通过生命的传递达到人类整体生命的延续甚至永恒,例如母兔望月而孕、女人对月祈生、情人月夜偷青、中秋节阖家团圆、人的归葬之地以蛇盘兔为吉兆的风俗等等。兔在这两个方面都对人类实现长生梦想提供了极大帮助,人自然对兔深怀感激之情,并把兔选入了生肖。
吴乃华
关键词:嫦娥奔月
驻地记者如何面对市场大潮?
1995年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像我这样囿于一地20多年的常驻记者,常为报道选题犯愁,往往向当地领导或找编辑部要题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运转过程中,这种向上要选题的想法、做法,非要来一个根本的改变不可了。 走出“跑机关、找总结”的模式 改革开放15年以来,经济体制变动不小。现在除占主导地位的国有企业外,充满活力的集体。
吴乃华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编辑部国有企业计划经济体制
试论康有为托古仿洋的维新思想
1991年
十九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活动日甚一日,中国遇到了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洋务新政在近代化方面虽颇多建树,但终未能转弱为强,反被近代化同时起步的东邻小国日本打得惨败,表明“中体西用”的理论不再适用。在这亟需变革又缺少指导思想的时候,康有为提出了以变政为核心的维新思想,指出了中国近代化的方向。他的托古仿洋的论证方式,也为当时沉闷的中国思想界注入了一些新鲜的空气。
吴乃华
关键词:中国近代化维新思想孔子守旧派自然进化
试析五四思想家的立人思想被引量:2
1997年
五四时期,先进的知识分子根据对中西近代化的考察与反思,提出了人的思想启蒙课题。认为,近代所以区别于古代,除了大机器工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民主政治的建立等外在标志之外,人的独立自主人格和自由平等权利的确立是更基本的因素。而中国近代的改革.多偏重于物质与制度层面的引进与改造,忽视了人的近代化,即使创办新式教育.鼓吹新民,倡言立宪,也仅仅从技术角度考虑,将人当做工具,为某种特定的政治经济目的服务,仍然没有使人摆脱从属地位。中国的近代化之所以未能健康发展,就在于国民素质远不足以承担改革的重任,不仅难以使引进的先进机器达到其功效,即使建立起民主政体也往往带有专制的阴影。中国人若想改变这一状况,迫切地需要发现自己作为人的价值,需要国民性的彻底改造。
吴乃华
关键词:自主人格《鲁迅全集》思想家民主政体
梁启超新民思想初探被引量:2
2003年
中国的现代化要经过怎样的途径达到,梁启超与康有为的认识有所不同.康有为认为,中国应向西方学习,实行民主政治,但不可断然抛弃君主专制.而梁启超则更重视平民的作用,特别当他总结了戊戍变法失败的教训之后,深切地认识到,只有集合起自下而上的改革力量,才有可能战胜腐朽但却强大的封建统治者,取得改革的成功.而欲动员民众,则不能不有以民众为主体的自我觉悟.因此,梁启超的新民思想注重对民德民智民力的开启.
吴乃华
关键词:戊戌变法新民思想勘探
试析康有为的变易思想被引量:2
1996年
试析康有为的变易思想甲午战争前后,康有为的变易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甲午战争之前,康有为已经开始论述改革的必要性,但囿于眼界,他的变革依据仍然局限于“天变”的传统范畴之内,他所选择的变革也没有摆脱皇权的窠臼。甲午战争的惨败促使康有为以新的角度审视了中...
吴乃华
试析梁启超戊戌变法后的启蒙思想被引量:3
1997年
试析梁启超戊戌变法后的启蒙思想□吴乃华戊戌变法的失败,是梁启超思想的转折点。戊戌之前,梁启超以变法的宣传家而著称,为鼓吹变革作了大量宣传工作。但在当时,他的思想还未突破康有为认识的局限。他主张自主人格,但和康有为一样,他把改革的希望寄托于皇帝之身;他...
吴乃华
关键词:专制政体新民说戊戌变法民族国家近代化
试析中国近代人格观的演变被引量:1
1994年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近代思想家之人格观的转变与近代化发展的不同阶段相适应,经历了钢常名教为体、以中化西和确立自主平等人格的不同发展阶段。这一转变与西方思想的引进和中西思想的融汇有着很大的关系,它既使中国人民接触到了西方近代思想的发展脉络,又使古老的中国思想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出现了某种适应近代化发展方向的转机和再生,并由此影响到中国近代改革的面貌。然而不同阶段的变换并不完全是由中国社会内部新经济、新阶级因素的壮大所推动,而主要是由于对西方入侵所造成的亡国危险的回应。因而中国近代人格观的演变就不可避免地带有某种急就章的痕迹,往往都带有过分强烈的感情色彩,而能以充分的理性来全面分析中西思想,从而影响了对改革的指导深度。研究中国近代人格现的演变,不但有助于人们认清中国近代改革成败得失的原因,也有助于人们总结历史经验,比较分析中西思想之特点,并在实现两者最优组合的基础上,创立一种适应现代化发展的新型人格。
吴乃华
关键词:人格观近代化民主政治理想人格自主人格知识分子
辩证还是诡辩,孔孟如何看待时间
2011年
孔孟的时间观是其认识世界方式的一部分。它影响到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使之能够比较辩证地看问题,实事求是地处理问题。同时它又带有宿命论、实用主义和相对主义的不足,影响到中国人认识的深化。
吴乃华
关键词:孔子时间观
试析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历史意义
2006年
鸦片战争后,面对着西方侵略和工业社会的挑战,中国社会原有的联系纽带:以“夷夏之防”为核心的民族观,以宗法血缘为基础的道德观,有着共同儒学信仰的官僚体制,已经不再适应了。中国必须进行再组织,才能在现代世界上争得一席生存之地。以什么作为新的纽带?一代代先进的中国人都在进行探索,但直到孙中山,才对这个问题作出了比较科学的回答,这就是三民主义。
吴乃华
关键词: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族民生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