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淑兰
- 作品数:31 被引量:132H指数:7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淋巴细胞激活诱导的细胞死亡被引量:13
- 2002年
-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 (PBL T)激活诱导细胞死亡 (AICD)的发生情况 ,探讨AICD在慢性乙型肝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磁珠技术负性分离 1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 9例正常人PBL T ,应用抗CD3单克隆抗体、佛波醇 (PMA)及离子霉素 (iono mycin)体外诱导细胞活化 ;采用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切口末端标记 (TUNEL)染色观察凋亡情况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诱导组PBL T凋亡率为 (16.73±0 .99) % ,明显高于未诱导组 (9.74± 1.14 ) % ,P <0 .0 1。无论是否诱导 ,患者PBL T的凋亡率均高于健康人。培养上清液中IFN γ浓度与T细胞凋亡率成负相关 (P <0 .0 1) ,而各组IL 10的浓度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BL T存在AICD现象 。
- 侯春生吕淑兰岳蓓李明荣王晓燕王贵强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T淋巴细胞细胞死亡细胞活化流式细胞仪
- 肝纤维化指标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4
- 2010年
- 目的 研究血清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IV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肽(PCⅢ)、层粘连蛋白(LN)水平与肝纤维化指标的关系.方法 对确诊的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124例和健康人18例,测定血清纤维化指标水平,33例患者进行肝穿行肝组织炎症及肝纤维化分期.血清纤维化指标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血清中HA与CIV水平在慢性肝炎各相平行,而LN与PCⅢ在慢性肝炎病理分期相同时结果一致,在G4期时PCⅢ结果与正常对照相近.四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升高.结论 血清纤维化指标与肝纤维化有一定的相关性,这些指标与临床结合对肝纤维化有一定的价值.LN与PCⅢ在慢性肝炎患者分期G_4前与纤维化程度相一致,联合多项指标检测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肝纤维化诊断.
- 许春海孟冬梅吕淑兰康鹏
- 关键词:纤维化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
-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T淋巴细胞诱导凋亡的研究
- 2006年
- 目的研究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PBL-T)激活诱导细胞死亡(AICD)的发生情况,探讨AICD在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以免疫磁珠负性分离PBL-T;应用植物血凝素(PHA)和离子霉素(ionomycin)体外培养诱导细胞活化;采用HE染色和TUNEL染色观察凋亡情况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BL-T的凋亡率和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结果采用免疫磁珠分离的PBL-T体外培养12 h后,经诱导发生凋亡的细胞出现DNA断裂;HFRS患者诱导组PBL-T凋亡率为(27.79±0.99)%,明显高于未诱导组(17.16±1.14)%,P<0.01;正常人PBL-T诱导与否其凋亡率差异无显著性(11.29±0.66)%(、10.94±0.71)%(P>0.05),无论是否诱导,患者PBL-T的凋亡率均高于正常人。结论以植物血凝素和离子霉素可有效地诱导体外培养PBL-T的凋亡;HFRS患者PBL-T经激活诱导后凋亡率明显提高;无论诱导与否患者PBL-T的凋亡率均高于正常人;HFRS患者PBL-T存在AICD现象,并且与EHFV感染有关。
- 王晓燕陈明岩吕淑兰康鹏
-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T淋巴细胞凋亡
- 慢性乙型病毒肝炎、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和腹水中MIF、TNF-α及IL-6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TNF-α及IL-6这三中细胞因子在慢性乙型病毒肝炎和肝炎肝硬化形成和发展中的潜在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18例慢性乙型病毒肝炎和36...
- 张韦华岳蓓王贵强吕淑兰王志宏赵勇华康鹏
- 文献传递
- 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发神经系统损伤的原因分析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进一步增强对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并发神经系统损伤的原因及控制诱因的认识。方法 分析2 4例HFRS患者出现神经系统损伤的原因以及治疗措施所起的作用。结果 神经系统损伤的主要原因包括 :低钠性脑病、高渗性昏迷、高氮质血症、高血容量致脑水肿及病毒直接损伤等。结论 HFRS并发神经系统损伤的原因较复杂 ,病死率高 ;加强对原发病的治疗、及时除去有关诱发因素可降低神经系统损伤的发生率 ,从而提高重型。
- 侯春生于建武吕淑兰
-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神经系统损伤并发症HFRS
- 单核细胞乙型肝炎病毒cccDNA检测方法及应用价值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 建立检测HBV共价闭合环状DNA( cccDNA)的巢式-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 PBMC)及骨髓单核细胞(MMNC)中cccDNA。方法 根据HBV cccDNA与松弛结构DNA(rcDNA)结构上的差异,设计2对跨缺口的特异性引物及下游的特异性TaqMan探针。根据Mung Bean Nuclease对rcDNA与cccDNA作用的不同,使cccDNA扩增而使rcDNA降解,分别用外引物及内引物进行PCR反应,再用荧光探针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根据阳性参照物,计算出检测标本定量值。结果 成功建立了HBV cccDNA巢式-荧光定量PCR的检测方法,线性范围为5.0× 102~3.9×107拷贝/ml。用上述方法检测25例慢乙肝及肝硬化血清HBV DNA阳性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cccDNA,7例骨髓单核细胞中cccDNA,21例健康献血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cccDNA,骨髓标本中有3例cccDNA阳性,25例外周血标本中有9例cccDNA阳性。结论 巢式-荧光定量PCR法可检测乙肝患者PBMC及MMNC中的HBVcccDNA含量。PBMC及MMNC中可检测到HBVcccDNA.
- 许春海李兆申代俊英朱海洋于健武吕淑兰
- 关键词:肝炎病毒乙型DNA聚合酶链反应单核细胞
- 树突状细胞在慢性HBsAg携带者免疫耐受中的作用
- 2004年
-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在慢性HBsAg携带者免疫耐受中的作用. 方法;从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用含GM-CSF,IL-4的AIM-V无血清培养基诱导培养DC.以倒置显微镜和电镜观察DC外部形态和超微结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型, 测定DC表面特异性分子表达,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测定其功能,并检测上清液中IL-12,IFN-γ的水平. 结果:HBsAg携带者的细胞表型分别为:CD80(23.5±4.1%), CD86(70.1±5.8%),HLA-DR(75.2±5.3%),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40.9±3.1%,96.5±4.7%,95.9±4.8%, P<0.01);两组CD3、CD14均为阴性表达.在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中测定两组细胞诱导T细胞增生能力和细胞因子分泌的水平.HBsAg携带者组cpm值(14 682±2 519)较正常对照组(40 054±3 870)明显降低(P<0.01);HBsAg携带者组细胞因子IL-12,IFN-γ的分泌水平(127±19 ng/L, 822±131 ng/L)较正常对照组(353±44ng/L,3 468±515 ng/L)明显下降(P<0.01). 结论:慢性HBsAg携带者的免疫耐受状态可能与DC功能低下有关.
- 梁明吕淑兰李迪李晓光李树臣
- 关键词:慢性HBSAG携带者免疫耐受DC树突状细胞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 抗原活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不同抗原在体外活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及诱导特异性T细胞应答的能力。方法用无血清培养基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分离培养DC,在DC成熟前,分别加入HBsAg多肽、HBcAg多肽刺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型,用液闪计数仪观察DC对T细胞的增殖作用,用ELISA法检测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中IL-12的分泌水平。结果经HBcAg多肽刺激DC的CD86表达率为(92.20±5.18)%,明显高于HBsAg多肽刺激组(76、19±3.90)%和未加抗原组(62、37±4.24)%,P〈0.01;经HBcAg多肽刺激组DC诱导同种异体静止T细胞增殖的能力每分钟液闪计数值cpm为34326±3088,明显高于HBsAg多肽刺激组20306±2897和单个核细胞组3454±409,P〈0、01;经HBcAg多肽刺激组DCMLR中IL-12(348±42、8)ng/L,分别高于HBsAg多肽刺激组(226±30、6)ng/L和未加抗原组(116±15.6)ng/L,P〈0.01。结论使用HBcAg多肽刺激DC可比HBsAg多肽更有效地提呈病毒抗原,提高诱导特异性T细胞应答的能力。
- 康鹏吕淑兰李树臣
- 关键词:树突细胞肝炎乙型慢性
-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GM-CSF和IL-8水平的检测及其意义被引量:2
- 2000年
- 目的 对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粒细胞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 CSF)和白细胞介素 8(IL 8)水平检测 ,探讨GM CSF、IL 8与肝脏炎症活动及肝损害的关系 ,及二者在病毒性肝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法 )检测了 5 9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的GM CSF和IL 8水平 ,及患者血清中的ALT、AST、T BIL及白蛋白的水平。结果 5 9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的GM CSF和IL 8水平较正常人显著升高 (P <0 0 1) ,并且GM CSF和IL 8水平与ALT、AST、T BIL及白蛋白的水平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GM CSF和IL 8与肝细胞的炎性损伤密切相关 ,在肝脏免疫损伤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提示检测血清中GM CSF及IL 8水平可以部分代表肝脏炎症活动及损伤程度。
- 穆锦江吕淑兰刘应麟
-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白细胞介素8GM-CSF
- 蜂胶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5
- 2002年
- 目的:观察蜂胶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作用。方法:本试验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包括轻度、中度、重度)为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根据两组患者疾病严重程度、性别及年龄进行均衡分配。本试验采用复合用药对照法,即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在护肝药物综合治疗基础上(两组基础护肝药物完全相同),治疗组加用日本产蜂胶,对照组加安慰剂。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78.6%和总有效率为87.5%,与对照组相比(46.4%和60.7%)具有极明显差别(P<0.01)。结论:蜂胶对慢性乙型肝炎有一定治疗作用。
- 吕淑兰李晓光等
- 关键词:蜂胶慢性乙型肝炎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