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阳
- 作品数:6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内蒙古科技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性昏迷94例急救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急性昏迷的病因与相应的急救措施。方法选取2007-01-2010-09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94例重度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重度昏迷的病因情况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数量和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原因昏迷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做好急性患者昏迷的病因诊断,针对病因对患者积极的治疗,影响到患者的抢救成功情况和预后良好的康复情况。
- 叶阳房修(木国)张可帅
- 关键词:急救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乳酸和红细胞分布宽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0
- 2018年
- 目的 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患者血乳酸(lactic acid, LAC)和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RDW)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07~2017-07我院收治的ARDS患者64例为观察组,5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于入院时,抽取两组桡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观察组患者按氧合指数(PaO2/FiO2)分为轻度(30例)、中度(22例)和重度(12例)三个亚组。分别测定两组LAC值。采集两组外周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测,测定RDW。观察组LAC和RDW与ARDS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观察组LAC和RDW[(5.86±2.32)mmol/L, (16.42±2.96)%]均高于对照组[(0.94±0.23)mmol/L, (12.15±1.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LAC和RDW[(9.36±3.23)mmol/L, (21.56±3.38)%],中度组LAC和RDW[(6.74±2.65)mmol/L, (16.74±3.02)%]均高于轻度组[(2.42±0.84)mmol/L, (12.32±2.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LAC和RDW[(9.36±3.23)mmol/L, (21.56±3.38)%]高于中度组LAC和RDW[(6.74±2.65)mmol/L, (16.74±3.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LAC与PaO2/FiO2之间呈负相关(r=-0.742, P<0.05)。RDW与PaO2/FiO2之间呈负相关(r=-0.848, P<0.05)。结论 ARDS患者存在LAC和RDW升高。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LAC和RDW与PaO2/FiO2之间均呈负相关,即与ARDS病情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提示LAC和RDW均是ARDS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可为临床评价ARDS病情严重程度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 叶阳周瑞卿胡志强
- 关键词:病情严重程度
- 纳洛酮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纳洛酮对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抢救效果。方法 80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采取双盲筛选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抢救(洗胃+阿托品),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情况及阿托品平均用量、胆碱酯酶恢复活性时间、清醒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90.0%(36/40),对照组为72.5%(29/40);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阿托品平均用量(149.24±6.42)mg少于对照组的(203.56±6.25)m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胆碱酯酶恢复活性时间(38.42±1.94)h、清醒时间(11.07±2.74)h及住院时间(7.62±2.21)d均短于对照组的(54.72±2.36)h、(15.34±3.14)h、(11.48±2.45)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抢救基础上,纳洛酮临床效果更明显,是一种有效、安全的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方法。
- 叶阳周瑞卿邢海生
- 关键词: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纳洛酮阿托品抢救
- 院前急救对老年严重多发创伤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对老年严重多发创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30例开展院前急救的老年严重多发伤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的30例未开展院前急救的老年严重多发创伤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受伤至救治时间、入住ICU时间、住院时间、 6个月后的预后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的受伤至救治时间、入住ICU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的ARDS、 MODS、应激性溃疡、腹腔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的预后良好+中残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老年人发生严重多发创伤后病情发展较为迅速,开展积极的院前急救可显著缩短患者的受伤至救治时间,减少严重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预后水平。
- 叶阳周瑞卿邢海生
- 关键词:院前急救老年患者严重多发创伤预后
- 咪达唑仑不同给药方法对牙科畏惧症患儿镇静效果的影响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对于牙科畏惧症患儿拒绝口服药物,鼻部给药是否有优势有待进一步研究。文中旨在比较咪达唑仑的口服剂型和鼻内喷雾剂型影响牙科畏惧症患儿生理行为的差异,评估2种剂型给药方法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就诊的112例患儿。按照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随机分成2组:口服组(口服咪达唑仑)、鼻用组(用鼻内喷雾器将咪达唑仑药物喷入鼻中),每组56例。分别记录给予咪达唑仑、局麻0 min,治疗开始5 min、10 min、15 min、20 min、25 min时患儿的睡眠状况、哭闹状况、运动状况及整体行为评分。比较2组Ramsay量表评分及行为评分。结果口服组患儿睡眠评分[(2.01±0.11)分]与鼻用组[(1.98±0.24)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用组患儿治疗开始5 min时哭闹评分[(2.0±0.3)分]、运动评分[(2.1±0.1)分]、整体情况评分[(2.0±0.5)分]明显高于口服组[(1.3±0.1)分、(1.3±0.3)分、(1.4±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麻0 min上述评分亦明显高于口服组(P<0.05)。2组患儿Ramsay镇静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咪达唑仑和鼻部用药镇静效果相似,可有效缓解儿童焦虑,但口服咪达唑仑的患儿镇静起效更快。
- 赵越常秋芳叶阳高静梁宏雁鲁纯
- 关键词:咪达唑仑牙科畏惧症口服
- 心脏猝死183例分析
- 2005年
- 吴小兵叶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