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莲
- 作品数:37 被引量:228H指数:9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河北省卫生厅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医学适用技术跟踪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氢吗啡酮微创给药泵临床应用及稳定性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17年
- 2013年在中国新上市的氢吗啡酮是一种作用强于吗啡的阿片类镇痛药,可用于中至重度疼痛。微创给药包括持续输注及自控镇痛(PCA),并且其中PCA具有起效快、可及时控制爆发痛、患者满意度高等优势,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急、慢性疼痛和癌性疼痛的治疗。但是,随之也带来一些涉及用药安全的思考,如药物配伍后注药泵内药物的稳定性问题不容忽视。本文将近几年氢吗啡酮在不同镇痛泵中的临床应用以及稳定性(外观、p H值和浓度的变化情况)等进行归纳总结,为临床合理应用氢吗啡酮提供依据。
- 梁平史学莲候娟李芮琳宛春甫杜丽英刘明峰刘江
- 关键词:氢吗啡酮微创自控镇痛自控镇痛泵稳定性
- DCE-MRI定量参数K^(trans)值评估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裸鼠胃癌原位移植瘤的疗效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分析MR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定量参数Ktrans值评估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裸鼠胃癌原位移植瘤的疗效。方法建立裸鼠胃癌原位移植瘤模型后,随机分为治疗组(n=15,胃内灌注甲磺酸阿帕替尼100mg/kg体质量)和对照组(n=15,胃内灌注无菌去离子水),治疗18天后行DCE-MRI,并定量测量Ktrans值。检查结束后,取出瘤体测量微血管密度(MVD)值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并对比组间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MVD值(χ2=4.89,P<0.05)、VEGF水平明显减低(χ2=8.69,P<0.01),治疗组Ktrans值[(0.63±0.05)/min]明显低于对照组[(1.66±0.23)/min;t=17.05,P<0.01]。结论 DCE-MRI定量参数Ktrans值可作为胃癌抗血管生成药物甲磺酸阿帕替尼疗效的评估指标。
- 史学莲时高峰王小玲王琦刘辉
- 关键词:血管生成抑制剂
- 超大剂量吗啡患者自控镇痛治疗难治性癌痛一例报道被引量:9
- 2015年
- 临床上约24%-30%的癌症患者经历中重度疼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三阶梯镇痛方法可缓解多数癌痛,但难治性癌痛依然很棘手。难治性癌痛系指按照指南或规范化治疗不能有效缓解的疼痛,常见于骨转移、爆发痛、神经病理性疼痛及内脏疼痛等。临床上,口服吗啡每天超过300 mg为大剂量,超过600 mg为超大剂量。本文报道一例难治性癌痛患者应用超大剂量吗啡经静脉自控镇痛方法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 史学莲刘小立宛春甫杨娟丽
- 关键词:癌痛治疗患者自控镇痛硫酸吗啡缓释片氨酚羟考酮片盐酸羟考酮
- 大剂量吗啡/舒芬太尼PCSA治疗难治性癌痛1例报道被引量:13
- 2018年
- 癌痛是晚期恶性肿瘤病人最常见的症状,10%~20%病人的疼痛属于难治性癌痛。目前难治性癌痛仍然是癌痛治疗的难点,严重困扰病人和家属,以及医护人员。最近我国发布了《难治性癌痛诊疗专家共识》,为难治性癌痛的诊疗提供了依据。本文报道1例由头面部恶性肿瘤导致的难治性癌痛病人,应用病人皮下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subcutaneous analgesia,PCSA),泵注吗啡/舒芬太尼治疗癌痛,取得良好疗效,在阿片药物选择及转换方面提供参考。
- 陈丽刘小立杨娟丽宛春甫史学莲杨书芳
- 关键词:癌痛病人舒芬太尼PCSA吗啡大剂量晚期恶性肿瘤病人
- Ktrans值评估裸鼠胃癌原位移植瘤抗血管生成药物疗效的机制研究
- 胃癌是一种常见的世界性恶性肿瘤,如果不经治疗,预后极差。研究表明,肿瘤介导的血管生成由于高水平的促血管生成和下调的内源性血管生成抑制剂,在胃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中起着基础性作用。血管生成是指从已有的血管发展而形成新的毛细血...
- 史学莲
- 关键词: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胃癌抗血管生成药物
- 2007年《实用疼痛学杂志》编委会学术会议圆满召开
- 2007年
- 历时3日的《实用疼痛学杂志》编辑委员会学术会议在全体编委、通讯编委的大力支持下,在河北省及全国各省市代表的积极参与下,在广大医药、医疗器械厂商参与下于2007年7月29日至8月2日在河北省承德市圆满召开。
- 吴振华史学莲
- 关键词:疼痛学疼痛科疼痛诊疗
- 癌痛患者抑郁情绪的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1
- 2012年
- 目的:研究癌痛患者抑郁情绪的发生率并进一步分析影响抑郁情绪的因素。方法:调查对象为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疼痛康复科住院的癌症患者。本研究入组患者234例,均经病理学、细胞学以及影像学证实确诊为癌症患者。其中伴有癌性疼痛的(癌痛组)124例,平均年龄60.90±12.20岁,不伴有疼痛的(对照组)110例,平均年龄60.95±12.09岁。全部被试者完成一般资料问卷、数字疼痛强度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中国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调查问卷(qualityof life que-stionnaire,QLQ)、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结果:癌痛组抑郁情绪的发生率为70.97%,明显高于对照组(36.36%,P<0.01);伴有中、重度疼痛的癌症患者抑郁分均值高于伴有轻度疼痛的抑郁分均值(P<0.05);生活质量与癌痛患者抑郁程度呈负相关(r=-0.760,P=0.000);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生活质量、疼痛程度、癌症病程入选回归方程,回归方程为:Y(抑郁程度)=5.761-1.200 X13(生活质量)-0.242 X10(疼痛程度)-0.125 X7(癌症病程)。结论:疼痛和生活质量是影响癌痛患者抑郁情绪的重要因素。积极有效地控制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对于改善癌痛患者的心理状态有重要意义。
- 张天燕安波杨娟丽史学莲陈丽刘小立
- 关键词:癌症疼痛抑郁情绪生活质量量表
- 癌性疼痛研究年鉴(2018.6-2019.6)
- 2019年
- 癌性疼痛是最难治疗的疼痛之一,尤其是癌性爆发痛,骨肿瘤痛,以及放射治疗相关的疼痛。本文总结近一年内有关这几方面的重要进展,并对老药在癌痛治疗的新用予以介绍。
- 史学莲
- 关键词:疼痛肿瘤
- 癌性疼痛研究年鉴(2023.7-2024.6)
- 2024年
- 本年鉴就阿片类药物相关神经毒性、阿片类药物转换、鞘内导管尖端位置对镇痛效果的影响予以介绍。
- 史学莲
- 关键词:癌症疼痛
- 1例老年肺癌患者应用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安罗替尼的药学监护被引量:4
- 2021年
- 1例79岁女性患者因“小细胞肺癌Ⅳ期”入院,入院后由于患者一般情况较差,不能耐受化疗,临床药师参与患者个体化用药方案及用药监护计划的制定,协同医师为患者制定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安罗替尼的治疗方案。临床药师优化安罗替尼给药剂量,患者耐受性良好,顺利完成本周期治疗,并对患者院外用药及监测随访进行指导。在新型抗肿瘤药物用药经验相对较少的情况下,临床药师可结合患者个体情况和药物临床试验数据及药动学特性来保障患者安全合理用药。老年肿瘤患者用药周期长、合并用药复杂,建议临床药师协助患者做好长期用药的随访监测,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 贾晨虹梁平张笑丹单彬贾佳史学莲
- 关键词:药学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