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丽

作品数:11 被引量:30H指数:4
供职机构:襄樊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原发性肾病
  • 4篇原发性肾病综...
  • 4篇肾病
  • 4篇肾病综合征
  • 4篇综合征
  • 3篇血液
  • 3篇血液净化
  • 3篇原发性
  • 3篇连续性
  • 3篇连续性血液净...
  • 3篇疗效
  • 3篇白细胞介素
  • 2篇血液灌流
  • 2篇中毒
  • 2篇螫伤
  • 2篇细胞
  • 2篇疗效分析
  • 2篇灌流
  • 2篇蜂螫
  • 2篇蜂螫伤

机构

  • 11篇襄樊市中心医...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11篇卢丽
  • 11篇袁海
  • 11篇秦永芳
  • 11篇徐倩
  • 10篇巩建华
  • 10篇高丹
  • 9篇刘晶晶
  • 5篇崔龙
  • 5篇明静
  • 4篇高召
  • 3篇徐廷伟
  • 1篇吴小燕
  • 1篇汤艳兰
  • 1篇吴晓燕

传媒

  • 2篇内蒙古中医药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华南国防医学...
  • 1篇中医药导报

年份

  • 5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NF—κB在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探讨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在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发病机制中的意义,研究PN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NF-κB活性对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水平的调控作用。方法以28例确诊PNS的成人患者(PNS组)和25例健康成人(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抽血、提取PBMC并培养,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2组的NF—κB活性吸光度(OD)值及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IL-8的浓度。再分别用NF—κB的特异性激动剂IL-1β和特异性抑制剂TPCK(N—tosy1 Phenylalanine Chlormethy1 Ketone)进行干预后,分别检测两组的NF—κB活性吸光度和IL-8的浓度。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NS组NF-κB活性及IL-8浓度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NF—κB活性的增强和抑制,IL-8的浓度也相应升高和降低,两者有直线相关关系(P〈0.05),而正常对照组无此相关关系。结论NF—κB在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发病中有重要意义,可能是通过调节IL-8的浓度而发挥其致病作用。
秦永芳吴小燕徐倩袁海巩建华卢丽高丹刘晶晶
羟苯磺酸钙联合大黄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羟苯磺酸钙联合大黄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疗效。方法:将180例慢性肾脏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羟苯磺酸钙和大黄联合治疗)和对照组(羟苯磺酸钙治疗),每组各90例,观察治疗前和治疗2、48、周后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GFR)、血脂(TC、TG)及24 h尿蛋白定量(TP/24 h)变化。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治疗前比较,口服羟苯磺酸钙和大黄后,Scr、BUN、TC、TG 2周开始下降,持续降低至8周;GFR 2周开始升高持续至8周(P<0.05);TP/24 h没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羟苯磺酸钙联合大黄能够更加有效、安全的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且越早干预效果越好。
秦永芳徐倩袁海巩建华高丹卢丽刘晶晶崔龙明静高召
关键词:羟苯磺酸钙慢性肾脏病
NF-κB在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探讨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在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 mary nephritic syn-drome,PNS)发病机制中的意义,研究PN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NF-κB活性对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水平的调控作用。方法以28例确诊PNS的成人患者(PNS组)和25例健康成人(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抽血、提取PBMC并培养,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两组的NF-κB活性吸光度(opticaldensity,OD)值及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IL-8的浓度。再分别用NF-κB的特异性激动剂IL-1β和糜蛋白酶样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N-甲苯磺基-L-苯乙胺酰氯甲基酮(N-tosyl-L-phenylanyl chloromethyl ketone,TPCK)进行干预后,分别检测两组的NF-κB活性吸光度和IL-8的浓度。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NS组NF-κB活性及IL-8浓度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NF-κB活性的增强和抑制,IL-8的浓度也相应升高和降低,两者有直线相关关系(P<0.05),而正常对照组无此相关关系。结论NF-κB在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发病中有重要意义,可能是通过调节IL-8的浓度而发挥其致病作用。
秦永芳吴晓燕袁海徐倩巩建华卢丽高丹刘晶晶
关键词: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核因子-ΚB白细胞介素8
连续性血液净化串联血液灌流对蜂螫伤中毒的免疫调节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蜂螫伤中毒是内科急诊,多发于夏秋之际,病情危重,患者常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极高。随着血液净化研究的日趋成熟,血液净化治疗成为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方式的选择尚无定论,且机制不明。
袁海汤艳兰徐倩崔龙明静巩建华秦永芳刘晶晶卢丽高丹
关键词:连续性血液净化蜂螫伤串联血液灌流免疫调节中毒预后
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46例临床与病理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表现与病理类型之间的联系,以预测病理类型。方法回顾分析46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住院患儿临床表现与病理结果及治疗反应情况。结果 46例患儿中主要临床表现为蛋白尿、血尿、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病理类型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8例(39%),微小病变性肾病14例(30%),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11例(24%),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例(4%),膜性肾病1例(2%)。其中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及微小病变性肾病患者对治疗反应良好,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和膜性肾病对治疗反应差。结论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以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和微小病变性肾病型为主,临床表现以血尿、高血压、肾功能不全或对治疗反应不佳的患儿应及早行肾活检。
秦永芳徐廷伟高召徐倩袁海巩建华高丹卢丽刘晶晶崔龙明静
关键词:儿童肾病综合征病理类型肾活检
连续性血液净化串联血液灌流治疗重度鱼胆中毒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比较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f)串联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治疗与单纯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度鱼胆中毒的疗效。方法在相同内科一般治疗基础上,将46例重度鱼胆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持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ontinuous renovenous hemodiafiltration,CVVHDF)治疗组(Ⅰ组)和CVVHDF联合HP(CVVHDF+HP)治疗组(Ⅱ组),每组23例,观察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心肌酶学,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urine N-AG enzyme,尿N-AG酶)、血钾、二氧化碳结合力和肾脏B超检查的变化,比较各项生化指标恢复正常的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尿量恢复正常时间和病情转归。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肌酐、尿素氮、尿N-AG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磷酸肌酸激酶、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血钾、二氧化碳结合力均明显下降,但Ⅱ组恢复正常的时间明显短于Ⅰ组(P<0.05),Ⅱ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尿量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少于Ⅰ组(P<0.05),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Ⅰ组(P<0.05)。结论 CVVHDF+HP治疗重度鱼胆中毒的疗效优于单纯CVVHDF治疗。
巩建华徐倩袁海秦永芳高丹卢丽
关键词:血液滤过血液灌注中毒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连续性血液净化在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中的疗效及影响预后因素分析。方法: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54例,应用连续性动-静脉血液滤过4例,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14例,连续性动-静脉血液透析滤过7例,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26例,连续性血浆滤过吸附3例。治疗期间随时监测血压、心率、中心静脉压等生命体征,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血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变化。结果:54例中死亡21例,存活33例,治疗前后的血压、心率无明显变化,肾功能、血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各项指标均有明显好转(P<0.05),死亡原因与连续性血液净化方式、年龄、原发病及疾病严重程度等因素有关。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能有效清除毒素、炎症介质和纠正水、电解质、酸碱紊乱,明显提高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存活率。
秦永芳徐廷伟徐倩袁海巩建华卢丽高丹刘晶晶
关键词: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连续性血液净化
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营养状况的评价与分析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以32例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与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①采用Young等修订的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法(SGA)对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进行评估;②采用标准腹膜平衡试验(PET)评估患者的腹膜溶质转运特性;③根据患者24h透出液、尿液,测定其肌酐、尿素氮及蛋白值,计算出尿素清除指数(KT/V)、校正蛋白分解率(nPCR),并计算残余肾肌酐清除率(rCcr)。结果:①依据SGA评分,CAPD患者营养不良总发生率53.1%;与营养良好组相比,营养不良组患者的Hb、Alb、BUN、Cr、Ch、TG、三头肌褶厚度、髂皮褶厚度低于营养良好组,CRP明显升高;营养不良组水肿发生率明显增高;②按腹膜溶质转运特性划分高转运组和低转运组,高转运组的血清Alb和nPCR显著低于转运组;③营养良好组KT/V、rCcr及残余尿量均高于营养不良组。结论:CAPD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纠正有关影响因素,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秦永芳袁海徐倩卢丽
关键词:腹膜透析营养不良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不同给药途径对透析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影响及与栓塞并发症的关系
2010年
目的 观察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uEPO)不同给药途径对尿毒症透析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影响及与栓塞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选取114例尿毒症透析患者,分为静脉注射(60例)和皮下注射(54例)两组,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4、8、12周时检测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及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PDW)的水平,观察不同给药途径的栓塞并发症发生率,分别比较各组内发生和未发生栓塞并发症患者的PLT、MPV、PDW的水平.结果 rHuEPO治疗4周后,PLT、MPV、PDW水平均无显著变化,8周、12周后PLT、MPV水平显著增高,且静脉注射组水平高于皮下注射组(P<0.05),PDW水平均无显著变化(P>0.05).静脉注射组栓塞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皮下注射组(P<0.05).两组内发生栓塞并发症患者的PLT、MPV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者(P<0.05),PDW水平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可改善尿毒症透析患者的出血倾向,但皮下注射比静脉注射的血栓并发症发生率低,是更为合适的用药途径,栓塞并发症的发生可能与血小板参数的变化相关.
巩建华徐倩袁海秦永芳高丹卢丽刘晶晶崔龙明静高召
关键词:栓塞
白细胞介素-18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损伤的早期预测意义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IL)-18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损伤的早期预测意义。方法利用ELISA法检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尿IL-18浓度,比较正常尿量组、少尿组和急性肾损伤组患者尿IL-18的差异。结果急性肾损伤组和少尿组患者尿IL-18浓度与正常尿量组相比显著升高,急性肾损伤组与少尿组患者相比尿IL-18浓度显著升高。结论尿IL-18有可能成为肾病综合征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早期预测指标。
秦永芳高召徐倩袁海巩建华高丹卢丽刘晶晶崔龙明静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8肾病综合征急性肾损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