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蕾
- 作品数:7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卫生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 老年科一起疑似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的调查
- 目的 分析老年科疑似诺如病毒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和环境卫生学监测的方法,调查2012 年12 月入住某院老年科出现腹泻等胃肠炎症状的患者,分析各种危险因素并...
- 王芳包蕾吴萍谢幸尔龚亚驰
- 关键词:老年科腹泻诺如病毒
- 骨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被引量:12
- 2012年
- 目的调查骨科3年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了解骨科执行抗菌药物干预措施,为进一步规范骨科抗菌药物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10年8月、2011年8月、2012年4月骨科Ⅰ类切口手术232例出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及切口感染率。结果 2010、2011、2012年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分别为100.0%、69.7%、70.6%,品种选择合理率分别为15.5%、65.6%、63.3%,用药时机合理率分别为82.8%、88.7%、93.3%,使用疗程合理率分别为1.7%、8.1%、20.0%,切口感染率分别为1.7%、1.1%、0。结论通过加强对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管理,在减少预防用药的前提下,骨科3年切口感染率呈下降趋势,但在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规范选用抗菌药物、预防用药时间等方面仍未达到卫生部要求,需进一步加强监管和培训力度,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 王芳包蕾曹亚丽
- 关键词:围手术期抗菌药物
- 医院感染防控教育情况分析及提升措施
- 2023年
- 目的:了解医院新进员工对院内感染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分析当前医院感染防控教育与培训存在的问题,探讨提高培训有效性的策略和方法。方法:以问卷调查的方法,对2022年应聘到我院的新员工进行培训前后的调查。结果:培训前新员工的医院感染知识匮乏,培训后院感知识平均知晓率由23.7%提高到77.3%,培训效果显著p < 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岗前培训可以有效提高新员工医院感染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增强院感防控意识,保障患者及医务人员自身安全。
- 李嘉莹包蕾王芳
- 关键词:医院感染
- 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对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的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了解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对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3年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以及同期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s,ESBL)菌株的变化,以2012年为界,分为管理前和管理后,对管理前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以及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比例进行比较。结果:加强管理后,全院总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7,P<0.01);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菌株明显减少(χ2=20.19,P<0.01);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菌株下降不明显(χ2=1.47,P>0.05)。结论: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显著下降,临床分离的产ESBL大肠埃希菌比例显著减少。
- 王芳包蕾赵建华陈霞
- 关键词:抗菌药物管理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
- 肝病患者医院感染395例临床调查
- 2018年
- 目的:总结肝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方法:对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肝病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监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情况并进行汇总。结果:监测的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377例,感染率为3.10%;感染395例次,感染例次率为3.25%。前3位感染部位为腹腔(31.39%)、上呼吸道(18.73%)、下呼吸道(12.40%)。前3位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32.77%)、肺炎克雷伯菌(22.69%)、白假丝酵母菌(15.97%)。结论:提高对肝病患者医院感染特点的认识,建立有效的监控制度,早期预防、诊断和及时合理应用抗生素是减少肝病患者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
- 徐林芳包蕾杨雪飞王芳
- 关键词:肝病医院感染致病菌
- 目标性监测对控制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2
- 2010年
- 目的研究目标性监测对控制重症监护病房(ICU)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意义。方法开展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目标性监测,通过更换抗菌涂层导管、静脉穿刺部位,加强无菌操作和手卫生管理,减少连接三通数目和置管时间等措施,监测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病率,并与未开展目标性监测前的发病率进行比较。结果开展目标性监测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病率由开展前9.89%下降至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目标性监测对控制ICU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病率具有显著效果,因此全面开展目标性监测对控制重点部位感染发病率有积极意义。
- 王芳包蕾韩旭东王美兰
- 关键词:目标性监测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 限制使用三代头孢菌素对肠杆菌科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比例的影响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了解限制三代头孢菌素使用对临床常见分离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奇异变形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比例的影响,为下一步实施更为有效的抗菌药物管理制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2年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针对住院患者采取限制三代头孢菌素使用策略,分别统计2011~2015年青霉素类、一二代头孢菌素、三代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及喹诺酮类、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类,以及氨基糖苷类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统计5年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奇异变形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比例。结果三代头孢菌素使用强度从26.1下降到8.23,喹诺酮类以及氨基糖苷类药物使用强度也有所下降,一二代头孢菌素和碳青霉烯类使用强度上升;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变化不大,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阶段性下降,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变形杆菌持续稳定下降,且与三代头孢菌素用量减少相关。结论限制三代头孢菌素可降低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和变形杆菌的比例,该效应有一定的延时,如果采取更为全面的抗菌药物控制策略,而不仅是限制某一类抗菌药物,则可避免"挤气球效应",造成其他药物的使用量增加。
- 包蕾徐林芳陈霞赵建华王芳
- 关键词:肠杆菌科Β内酰胺酶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