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雨
- 作品数:6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以人为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产观新论被引量:1
- 2014年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新阶段,赋予了以人为本新的内涵。文章梳理了中国20世纪80年代关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论战,结合新的时代背景,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提出社会主义生产劳动新内涵;依据生产劳动新内涵重新表述与之吻合的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新论,以987—2007年中国政治经济学国民收入账户计算结果及收入分配状况为例,研究以人为本的来源和新内涵。文章认为,应以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生产观,从民生生产观、民本分配观、民权交换观和民计消费观来构建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方向。
- 何爱平刘雨
- 关键词: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市场经济劳动价值论以人为本
- 能源消费、环保投资与能源足迹: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雾霾等气候灾害逐渐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问题,能源消费带来环境问题如何测算,如何解决能源环境问题,这些是当前经济绿色化发展的难点问题。本文以此为背景,探寻消费、环保投资与能源足迹间关系的理论依据,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实证研究认为,优化能源结构,以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率的清洁新能源消费结构代替高能耗、高污染的煤炭能源消费结构,以及制定环保投资的政策措施,有助于缓解能源消费带来的环境问题。
- 刘雨
- 关键词:能源消费环保投资能源足迹灰色关联分析
- 经济危机思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过剩,在信用制度的推动下,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的特征,并最终演变为世界市场危机。西方经济学也对经济危机进行了广泛的分析和研究,形成了包括否认全面经济危机说、消费不足说、投资过度说、有效需求不足说等在内的经济危机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两大理论体系对经济危机研究目的、危机根源、危机的传导机制和影响的研究有很大的差异。应在肯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科学性的同时,借鉴西方经济学的合理成分,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
- 张志敏刘雨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 自然灾害损失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分析
- 经济的绿色发展依赖于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等要素,但自然灾害的发生,可能会使得资源环境条件进一步恶化,打破经济系统的均衡状态。近些年,伴随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自然灾害损失呈现逐步扩大的趋势,研究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已经逐渐成为...
- 刘雨
- 关键词:自然灾害损失经济增长
- 文献传递
- 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实证研究——基于AHP和均方差决策综合法
- 2014年
- 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评价可以使我们明确生态文明的发展阶段,从而为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在已有文献研究和循环经济理论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评价生态文明建设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含生产文明、生活文明和制度文明3个维度和15个具体的基础指标。在此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均方差决策评价法,对陕西省2000-2011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评价,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处于上升状态,这一结果符合陕西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增长的路径选择。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工业废气排放量、万元GDP能源、退耕还林工程造林总面积和人均GDP等5个指标的影响率超过50%。因此,推进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包括环境保护投资、继续退耕护林制度建设、节约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
- 何爱平刘雨
-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循环经济层次分析法
- 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实证研究——基于AHP和均方差决策综合法被引量:2
- 2014年
- 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评价明确了生态文明的发展阶段。通过在已有文献研究和循环经济理论发展的基础上提出评价生态文明建设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含生产文明、生活文明和制度文明3个维度和15个具体的基础指标,在此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均方差决策评价法,对陕西省2000-2011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评价,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处于上升状态,这一结果符合陕西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增长的路径选择。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工业废气排放量、万元GDP能源、退耕还林工程造林总面积和人均GDP等5个指标的影响率超过50%。因此,推进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包括环境保护投资、继续退耕护林制度建设、节约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
- 刘雨
-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循环经济层次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