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钢
- 作品数:24 被引量:127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二氧化碳气腹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 探讨二氧化碳气腹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ASA分级为Ⅰ级的215例妇科手术患者接受传统开腹手术(非气腹组, n=100)或二氧化碳气腹下腹腔镜手术(气腹组,n =115).麻醉诱导静注丙泊酚1.5~2mg/kg,芬太尼4μg/kg,琥珀胆碱1.5mg/kg,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用1.5 %~2%的异氟烷维持麻醉.在术前1d、术后1、6、24、48、72h和出院前记录患者血压、心率和认知功能MMSE值的变化和气腹或手术开始后1.5h的动脉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结果 两组的一般临床资料和住院期间的血流动力学没有明显差异.非气腹组与气腹组比较认知功能在术后1、6、24、 48、72h MMSE值明显降低(P<0.01).结论 二氧化碳气腹可明显影响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术后早期认知功能.
- 鲍宁吕黄伟刘钢
- 关键词:二氧化碳气腹认知功能障碍
- 硬膜外利多卡因对异氟醚和地氟醚MAC的影响被引量:7
- 2003年
- 目的 本研究以BIS>50作为指标来确定异氟醚和地氟醚的ED50值(MACBIS50),观察硬膜外利多卡因对异氟醚和地氟醚达到满意麻醉深度时用药量的影响。方法 4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异氟醚组和地氟醚组,每组又随机分全麻复合硬膜外组和单纯全麻组(每组12例)。患者术前阿托品肌肉注射,全麻复合硬膜外组给予1.6%利多卡因10ml。全麻诱导采用咪达唑仑、芬太尼、异丙酚和维库溴铵,诱导插管后吸入异氟醚和地氟醚,待呼气末浓度(ET%)达到预定值并且稳定10 min后,记录相应的BIS值。采用上下波动法分别计算异氟醚和地氟醚MACBIS50,BIS值和呼气末浓度进行直线回归分析。结果MACBIS50全麻复合硬膜外组(异氟醚组0.77%、地氟醚组3.87%)和单纯全麻组(异氟醚组1.16%、地氟醚组5.18%)比较显著降低(P<0.01)。四组BIS和ET%均呈直线相关。结论硬膜外利多卡因可显著降低异氟醚(34%)和地氟醚(53%)维持足够麻醉深度的呼气末浓度,并保持BIS值和呼气末浓度的直线相关性。
- 刘钢陈晓光王俊科吴滨阳刘海梅
-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利多卡因异氟醚地氟醚
- 肾素前体受体依赖性诱导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肥大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研究肾素前体通过非血管紧张素Ⅱ途径诱导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肥大。方法利用3 H同位素标记的胸苷和亮氨酸的结合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肥大。肾素受体siRNA进行受体表达抑制。结果肾素前体处理细胞48h后剂量依赖性诱导细胞内3 H同位素标记的胸苷和亮氨酸含量增高(n=6,P<0.05)。而且,20nmol/L肾素前体处理24h后细胞内3 H同位素标记的亮氨酸显著增高(n=6,P<0.05)。预处理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ARB)坎地沙坦(100nmol/L)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卡托普利(1mmol/L)对20nmol/L肾素前体诱导的细胞增殖和肥大没有作用,然而对于肾素受体siRNA处理后的细胞肾素前体不能引起细胞的增殖和肥大。结论肾素前体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产生的增殖和肥大效应是肾素受体依赖的,而不是通过血管紧张素Ⅱ的产生发挥作用。
- 曹学照冯娅妮刘钢
- 关键词:肾素
- SICU救治严重颈椎与颈髓损伤21例被引量:1
- 2000年
- 刘钢王俊科吕黄伟
- 关键词:颈椎损伤颈髓损伤SICU
- 股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应用于膝关节镜手术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3年
- 【摘要】目的探讨股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膝关节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并比较不同股神经阻滞方法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ASAI~II级择期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全麻组(A组,n=20)、全麻复合超声引导股神经阻滞组(B1组,n=20)、全麻复合非超声引导股神经阻滞组(B2组,n=20)。复合麻醉组全麻诱导前行股神经阻滞。术中采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并根据BIS值及血流动力学调整药物用量。记录术中丙泊酚用量、唤醒时间、拔管时间,记录术后疼痛评分、患者满意度评价及并发症情况。结果B1、B2组术中丙泊酚用量、清醒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术后患者满意度评价明显高于A组(P〈0.05)。B1、B2组间各项观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组并发恶心、呕吐、寒战和呼吸抑制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复合股神经阻滞可明显减少术中全麻药用量,有利于术后快速苏醒,并且可减轻早期术后疼痛。常规股神经阻滞方法提供同样满意的效果。
- 张立娜汲振荣曹学照刘钢
- 关键词:膝关节镜手术股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神经阻滞方法术后患者满意度评价
- 全胸腹主动脉置换术的麻醉处理被引量:1
- 2015年
- 全胸腹主动脉瘤的病死率高,麻醉管理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本文报告1例全胸腹主动脉置换术的麻醉管理,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术后转归良好,随访无麻醉并发症。
- 张东郭艳辉刘钢汪祉霖崔湧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深低温停循环麻醉
- 异丙酚与芬太尼联合用于机械通气患者镇静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00年
- 目的 :观察异丙酚与芬太尼联合持续静脉输注用于 ICU镇静的作用。方法 :对 30例腹部手术后机械通气病人给予异丙酚与芬太尼联合 (10 0∶ 0 .1)持续静脉输注。结果 :总镇静时间为 (2 3.3± 11.7) h,其中满意镇静时间占 (90 .1± 8.3) % ,异丙酚总平均静注速度为 (6 .5± 3.1) μg· kg- 1· m in- 1 ,满意镇静期间的平均静注速度为(5 .5± 2 .7) μg· kg- 1· m in- 1 ,镇静期间心率平稳 ,血压略降但维持稳定。停止镇静后病人完全清醒时间为 0~ 2 0min,脱离呼吸机时间为 (19.5± 16 .9) m in,拔气管导管时间为 (6 6 .3± 2 3.3) min,拔气管导管后 30 min血气正常。结论 :芬太尼与异丙酚联合用于 ICU病人镇静效果满意 ,并可以明显减少异丙酚用量。
- 刘钢王俊科吕黄伟
- 关键词:异丙酚芬太尼机械通气
- 丁卡因表面麻醉对全麻甲状腺手术患者拔管期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评价丁卡因表面麻醉对全麻甲状腺手术患者气管拔管期间的影响。方法择期拟行全麻下甲状腺肿物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待患者入睡后、气管插管前,试验组窥喉予0.5%丁卡因喷于咽喉和气管内,共2 mL,对照组予等量氯化钠注射液。两组均面罩吸氧后气管插管,术中静脉麻醉维持。记录两组拔管前,拔管即刻,拔管后1、2、3 min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收缩压乘积(RPP),观察对比术后清醒时的耐管效果,及术后出血量等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拔管前后SBP、MAP、RPP无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拔管后SBP、MAP、RPP均升高(P<0.05),且高于试验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耐管效果评优率分别为80%和5%,试验组耐管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术后出血量分别为(25.0±8.6)和(36.9±15.0)mL,试验组术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气管内丁卡因表面麻醉能够增强全麻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清醒时的耐管效果,并能预防拔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降低术后出血量。
- 王茜刘钢陈晓光
- 关键词:丁卡因气管拔管期甲状腺手术
-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在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3
- 2018年
- 老年患者作为腹腔镜手术肺功能损害的高发人群,术中不当的机械通气和二氧化碳气腹等均是造成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因此为了优化术中管理,改善预后,人们提出了很多肺保护性通气策略(LPVS),如小潮气量、呼气末正压、肺复张策略、压力控制通气、反比通气等。起初这些通气策略被应用于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但LPVS可以减少老年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因此,LPVS越来越多地被麻醉医师应用到全身麻醉腹腔镜手术中。
- 石超刘钢
- 关键词:肺通气腹腔镜肺功能
- ERK1/2和蝴路介导肾素前体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肾素前体(prorenin)诱导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是否通过ERKl/2和Akt通路。方法利用[3H]同位素标记的胸苷的结合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蛋白印记分析检测肾素前体诱导的平滑肌细胞ERK和Akt的活化。结果肾素前体剂量依赖性诱导ERK和Akt磷酸化,在20min达到高峰。20nmol/L肾素前体处理细胞48h后细胞内[3H]同位素标记的胸苷含量增多(P〈0.05),这种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可以被预处理ERK激酶抑制剂PD98059(100μmol/L)SFIPl3K激酶抑制剂wortmannin(100nmol/L)阻断。结论实验结果表明。肾素前体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产生的增殖是通过ERKl/2和Akt通路发挥作用。
- 曹学照艾春雨刘钢马虹
- 关键词:ERKL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