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达科
- 作品数:62 被引量:70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社会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南戏研究史料鸟瞰
- <正>宋元南戏研究的起步较晚,今存第一部专论——《南词叙录》是明人所撰。由此可见南戏研究的权舆期与南戏发展的式微期大致相迭交。南戏是民间艺术,当时文人对它的重视也不够,故其作品和有关史实的记录散佚良多。文艺史料由创作、表...
- 刘达科
- 文献传递
- 多民族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材编撰侧议被引量:2
- 2005年
- 中华民族文学是多民族文学构成的共同体,具有多样统一的特点。一般来说,目前流行的高校文科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材绝大多数没有充分注意到中国文学的多民族性这一特点,所述内容基本上是汉族文学及少量的少数民族作家的汉文创作。亟须编撰尽可能真正再现中华多民族文学原生态和民族特点的《中国古代文学史》。正确认识并解决好相关的理论问题是编撰多民族文学史教材的前提。应以多民族文学史观为指导,从民族融合和民族文化融合的切入点审视中国古代文学现象及其流程,对古代少数民族的作家书面文学和民间文学口头创作都给予足够的重视。基础研究和各民族文学专史的编写是综合性的多民族《中国古代文学史》产生的必要条件。
- 刘达科
- 关键词:教材编撰中国古代文学史民族融合
- 《解读河汾诸老》简介
- 2007年
- 一、研究的逻辑起点:金末元初,中国北方曾存在过数个地域性文学群体。它们在易代之际文坛产生过重大作用和影响。河汾诸老是其中之一。正确地揭示、认识这种现象,关系到准确把握当时文学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重绘中国文学历史地图的重要问题。而这一现象是文学史家长期以来所忽略的内容。亟有必要加以重新研究。
- 刘达科
- 关键词:金末元初文学群体文学发展历史地图
- 金朝全真禅法及其文学体现被引量:1
- 2010年
- 金朝全真道对禅宗的修证观念、路线和方法多有吸收、借鉴,形成了自身独具特色的"全真禅法"。"全真禅法"在本道门文士的创作中得以突出的显现。这不仅深化和丰富了全真道的修证理论与实践,而且使全真文学焕发出特异的光彩。
- 刘达科
- 关键词:金朝全真道禅法
- 董文焕《陈金雀传》摭谈——近代戏曲史料钩沉之一被引量:1
- 2001年
- 零散戏曲史料的收集整理是戏剧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优伶史的研究迄今仍是一个薄弱环节。《陈金雀传》记录了陈金雀这位晚清京师演员的概况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的戏曲观和审美观 ,对研究中国近代戏曲活动和文化生活具有重要的价值。
- 刘达科
- 关键词:晚清戏曲观
- 佛禅与金朝文学的艺术表现被引量:1
- 2010年
- 佛禅思想、观念、情感、意识和思维模式对金朝文学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手段的影响集中体现在意境营构、夸诞玄想和求真征实三个方面。金朝文学对意境营构的追求主要反映在诗歌创作上,以撷取"现量境"、无所执著和追求"境生象外"为基本特点。佛典禅籍夸诞玄想、高度形象化的宣教手法对于丰富金朝诗、文、小说、戏曲的艺术表现能力有深刻而显著的意义。立足于"真空"、"假有"的理论基础之上并强调以直觉的方式把握真如、实相的佛家"真实"观对金朝作家主张"亲历"、"亲证"和体验生活、求真征实的创作理念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刘达科
- 关键词:佛教禅宗金朝文学艺术表现
- 辽朝汉族文人心态透视
- 2006年
- 辽朝的汉族文人是辽境内高水平文化的负载者,其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对本朝文学的影响十分显著。对他们的社会心理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辽朝汉族文人的政治态度在前期呈离心趋势,至中期则表现为向心趋势,辽亡前后则以灵活性、变通性为主要特征。民族关系的变动是影响汉族文人心态的最基本的因素。
- 刘达科
- 关键词:辽朝汉族文人心态民族关系
- 女真族文学研究百年掠影被引量:3
- 2002年
- 20世纪的女真族文学研究主要由民间文学研究、文人创作研究和综合研究三大领域组成,无论在文学文献学研究还是在文学阐释学研究方面都取得显著的进展。学人们涉足各个领域,创树颇为可观。后20多年间的研究有突破性的进展,开始向宏观、文化、美学的研究层次迈进。女真文学研究中的许多课题仍有待深化,研究的涵盖面也需进一步拓宽。
- 刘达科
- 关键词:民间文学研究文人创作文学阐释女真族
- 李纯甫与孔门禅被引量:2
- 2012年
- "孔门禅"是唐、宋以来三教融通历史潮流的结晶,是金明昌至蒙古统一中国北方后数十年间引人瞩目的历史文化现象。当时文坛领袖之一李纯甫是"孔门禅"的骨干成员,在其发展史上扮演过关键性的角色,其思想反映了"孔门禅"深化阶段的内涵和特点。李纯甫在佛禅理论的影响下提出的"师心独造"的主张对文学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诗文作品也突出地反映了自己的文学宗尚。"孔门禅"与金末元初的文学活动有密切的联系,二者的互动、互融主要通过李纯甫以及赵秉文、耶律楚材等人的诗文创作和理论得以体现的,这充分体现了李纯甫重要的历史功绩和地位。
- 刘达科
- 关键词:金代禅法文学创作
- 金朝文人佛理禅机诗解读
- 2012年
- 佛教尤其是禅宗的盛行对金朝文人阶层的精神生活产生了十分深刻而显著的影响。当时在佛学禅法方面造诣颇深的儒者、士大夫们创作了很多表达佛理、蕴含禅机的诗作。它们典型地反映了12至13世纪初中国北方文人把握佛禅哲学的水平。董文甫《秋夜》、卢启臣《和赵元发、刘师鲁葛藤韵》和方山野人《灵岩即事》渗透着浓重的佛禅意识,是文人染佛涉禅诗作的代表性篇什。它们虽旨在宣扬宗教理念,但在艺术表现方面也不同程度地体现出一定的审美价值,反映了本时期广义佛教文学的发展水平。对它们进行深入分析,可从特定层面揭示金朝文学与佛禅联姻的内涵。
- 刘达科
- 关键词: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