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超英
- 作品数:46 被引量:227H指数:9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天津市北辰区科技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状态及与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被引量:6
- 2003年
-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COPD)患者的人类巨细胞病毒 ( HCMV)感染状态 ,及其与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 :对 60例 COPD患者及 60例对照组的血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方法检测 HCMV- Ig M、HCMV- Ig G,用聚合酶链反应 ( PCR)方法检测血清中 HCMV-DNA,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 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结果 :COPD患者重度组的 HCMV抗体阳性率、血清 HCMV- DNA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 ,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COPD患者中 HCMV-Ig M阳性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于 HCMV- Ig M阴性者。结论 :绝大多数重症 COPD患者免疫功能低下 ,并伴有 HCMV的感染 ,免疫功能低下与
- 刘超英许力军段秀梅
- 关键词:肺疾病巨细胞病毒感染细胞免疫
- 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在评价老年人支气管哮喘疗效中的价值被引量:21
- 2013年
- 目的探讨检测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检测在评价老年人支气管哮喘疗效中的价值。方法对2011年3~9月因胸闷、喘息、咳嗽就诊于该院门诊,确诊为支气管哮喘并完成随访的42例患者进行研究。患者确诊后嘱其规律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50/250)。分别在规律治疗后的1、3、6个月复诊并行肺功能(FEV1/FVC、FEV1/预计值)及FeNO测定。同时以10名健康志愿老年人为对照组,测定上述指标。结果规律吸入治疗1个月后,复查肺功能及FeNO均较前好转,FEV1/FVC(%)达66.87±2.45,FEV1/预计值(%)达76.51±2.48,FeNO(ppb)达21.59±1.79。规律治疗3个月后,患者上述指标较前改善明显,FEV1/FVC(%)达70.44±2.13,FEV1/预计值(%)达80.10±1.89,FeNO(ppb)达19.87±1.33。其中有8名患者肺功能达到正常,但仍有哮喘症状发作(均比治疗前症状减轻)且FeNO值仍高于正常,嘱其继续吸入治疗,余患继续上述治疗。治疗6个月后所有上述指标达正常,FEV1/FVC(%)达74.86±2.01,FEV1/预计值(%)达84.48±1.24,FeNO(ppb)达17.15±0.59。所有患者肺功能及FeNO均达到正常,且无明显哮喘症状发作。结论 FeNO测定比肺功能检测能更好地映应老年人支气管哮喘的疗效。
- 王艳杰李晓辕靳英丽刘超英彭丽萍
- 关键词:呼出气一氧化氮肺功能支气管哮喘
- 甲型H1N1流感35例临床分析
- 2012年
- 甲型H1N1流感(Swine Influenza)是甲型(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猪或人的一种急性、人畜共患呼吸道传染性疾病。2009年开始,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流行^[1]。2010年8月,世卫组织宣布甲型HlN1流感大流行期已经结束。但近2年临床上仍可见散发病例。为了进一步认识本病,诊断本病,积极治疗及预防本病,
- 李晓辕徐建国刘超英彭丽萍李丹
-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诊断老年人肺结核的价值被引量:14
- 2013年
- WHO估计目前全世界有大约至少20亿人感染结核。同时根据调查,肺结核的发病率、患病率高峰正倾向于老年人群,由于该人群感染肺结核后起病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率低,造成中老年人肺结核的误诊率、病死率高。目前临床上对肺结核的诊断除了痰结核菌涂片、支气管镜下取病理或行肺泡灌洗液行结核菌涂片外,辅助检查多用血沉(ESR)、血结核抗体(TB—CK)、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
- 李晓辕温忠梅荆蕾彭丽萍刘超英
- 关键词: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血沉结核菌素皮肤试验
- 腺病毒介导的基因治疗与放疗联合治疗肿瘤的研究
- 陈立李凡高航刘超英王建伟吕冬梅黄红兰彭丽张海英易世红黄百渠陈远耀
- 为提高肿瘤基因治疗的疗效,减少其副作用,研究其与常规的放疗结合。首次将AdCMVIL-12基因疗法与传统放疗联合治疗小鼠Lewis肺癌,发现联合疗法有互相促进作用。体外实验首次证实电离辐射明显提高了腺病毒对Lewis肺癌...
- 关键词:
- 关键词:腺病毒基因治疗放疗
- 盐酸埃克替尼、吉非替尼治疗晚期肺腺癌的疗效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对比盐酸埃克替尼、吉非替尼治疗晚期肺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该院2012-2015年48例确诊为晚期肺腺癌患者,根据个人意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盐酸埃克替尼(凯美纳)靶向药物,125 mg,口服,3次/d,对照组为吉非替尼250 mg,1次/d,每4 w例行肺部CT观察肿瘤病灶,直到病变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31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1例(3.2%),部分缓解(PR)17例(54.8%),疾病稳定(SD)12例(38.7%),疾病进展(PD)1例(3.2%),客观有效率(ORR)为58%,疾病控制率(DCR)为96.7%。对照组17例患者中CR 1例(5.9%),PR 8例(47.1%),SD 7例(41.1%),PD 1例(5.9%),ORR为53%,DCR为94.1%,使用盐酸埃克替尼腺癌患者ORR、PCR及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PFS)与使用吉非替尼腺癌患者相似(P〉0.05)。两组皮疹及腹泻毒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盐酸埃克替尼治疗晚期肺腺癌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可耐受。
- 高丽娜魏晓慧高云刘超英
- 关键词:晚期肺腺癌埃克替尼吉非替尼
- 电离辐射与腺病毒介导的IL-12基因联合治疗Lewis肺癌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研究AdCMVIL-12基因与电离辐射联合治疗Lewis肺癌的疗效及其副作用。方法:应用腺病毒为载体,采取瘤内注射的方法将IL-12基因导入Lewis肺癌细胞中,结合肿瘤的局部放疗,并同时设计了不同的治疗方案,观察联合治疗是否能增加疗效。结果:联合治疗组明显好于单独AdCMVIL-12组及单独照射组。结论:电离辐射与AdCMVIL-12基因联合治疗Lewis肺癌能提高疗效,两种疗法之间有协同增效的作用。
- 刘超英许力军陈立高航张海英丁会陈远耀
- 关键词:LEWIS肺癌电离辐射基因治疗
- 改良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对周围型肺癌诊断价值的探讨
- 目的探讨改良支气管肺泡灌洗术(BLAF)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比较两种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对128例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病人的检查率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改良后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术获得的细胞学检查阳性率(53....
- 刘伟彭丽萍刘超英
- 文献传递
- 支气管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19年
- 支气管超声(EBUS)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TBNA)自引入临床至今已有十年余,这项微创技术的使用从根本上影响了胸部疾病的诊断手段,尤其是在肺癌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认可。起初,普通支气管镜用于诊断支气管内病变,后常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cTBNA)发明被用于诊断部分支气管腔外病变,但成功率较低,且盲法操作易损伤血管,EBUS-TBNA应运而生。EBUS不仅允许操作者观察支气管黏膜和其周围组织,近年来还发展了淋巴结弹性成像技术.
- 张凯峰高丽娜张宇佳王丽隋雨张海鹏刘超英
- 关键词:经支气管针吸活检胸部疾病
-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CTLA-4抑制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研究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CTLA)-4抑制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老年NSCLC患者,按照临床方案进行分组,单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患者为对照组(n=30),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CTLA-4抑制剂患者为研究组(n=30)。观察两组一定疗程治疗后临床疗效、细胞免疫指标、肿瘤标志物指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用药前,两组免疫指标、肿瘤标志物指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两组上述指标水平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更明显(均P<0.05);研究组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使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和CTLA-4抑制剂,对于NSCLC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总体疗效优异,具有较高安全性。
- 边静李敏哲张咪高金莹张凯峰张宇佳王孟娟刘超英
- 关键词: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非小细胞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