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莉

作品数:6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篇客家话
  • 1篇译词
  • 1篇音译
  • 1篇音译词
  • 1篇语言接触
  • 1篇语音
  • 1篇语音特征
  • 1篇粤语
  • 1篇亲缘
  • 1篇亲缘关系
  • 1篇转用
  • 1篇系词
  • 1篇借用
  • 1篇考论
  • 1篇汉语
  • 1篇汉语方言
  • 1篇方言
  • 1篇NE
  • 1篇词源

机构

  • 6篇广西大学

作者

  • 6篇刘莉
  • 2篇覃东生
  • 1篇梅军

传媒

  • 2篇贺州学院学报
  • 1篇语文研究
  • 1篇方言
  • 1篇语言研究集刊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丧”字音义演变考论被引量:3
2013年
文章利用现代语言学的理论与方法,梳理出了"丧"字音义的发展源流,认为"丧"字先后经历了词义构词和变调构词两个阶段,其词义与语音的分化不同步。"丧"字原始词与中古如字音不对应,是语言发展规律的例外。这些都表明"丧"字的变调构词是汉语的自然语言现象,而非经师人为之作。
刘莉
东南亚汉语方言"芭"词源考
文章对东南亚汉语方言"芭"的音义进行了全面考察,指出该词是借自南岛语和侗台语中"石头"一词的音译词.文章还深入分析了"芭"成为汉语外来单音语素的过程,证明《全球华语词典》把"芭"看作是"山芭"的简称的看法应当修正.
刘莉
关键词:汉语方言音译词
广西博白客家话的小称变调和小称后缀
2022年
博白客家话的小称颇为丰富,小称手段主要有变调和后缀两种。根据变调和小称后缀的关系,小称变调可分为纯粹变调和小称“儿”缀变调。小称后缀除了“儿”缀外,还有“子”缀。纯粹变调具有高降的特征,且构词能力强,表达的语义功能最为丰富。
刘莉庞敏
从语音特征看广西北流与四川华阳两地“凉水井”客家话的亲缘关系
2019年
据族谱资料,广西北流与四川华阳两地凉水井客家人都主要来自广东长乐县(今五华县)。经考察,两地客家话都与广东五华县客家话语音的显著特点保持一致,如中古浊声母去声字今读为上声,中古果摄一等、假蟹摄二等、山宕摄一等的合口牙音字今多读为开口呼等。方言语音特征的证据显示,北流与华阳两地“凉水井”客家话具有十分接近的亲缘关系。
刘莉梁森炎梅军
关键词:语音特征客家话亲缘关系
博白客家话小称变调的来源
2024年
博白客家话有较为丰富的小称变调现象。小称变调可分为纯粹变调和小称“儿”尾变调两大类型,后者又有变阴平调和变独立调两个小类。纯粹变调是客家话小称“子”尾与前字合音后的代偿形式,是客家话自身发展的结果。小称“儿”尾来自粤语,变阴平调类是客家话对粤语“儿”尾及其音变模式的直接借用;变独立调类,则是粤语的底层成分“儿”尾受客家话纯粹变调模式类推的结果。
刘莉覃东生庞敏
关键词:语言接触借用
广西勾漏片粤语“Neg+系词+得”式否定判断句
2024年
广西勾漏片粤语的“Neg+系词+得”式否定判断句,在形式上可分为三大类四小类。通过使用频率、合音形式与功能变化情况的比较,可知各类型的演变速度依次为:Ⅰ.“Neg+系词+得”未合音型→Ⅱ_(A).[Neg+系词]可单用型→Ⅱ_(B).[Neg+系词]不单用型→Ⅲ.[Neg+系词+得]合音型。表否定判断的“Neg+系词+得”源自表存在义的“Neg+系词+得有”。
覃东生刘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