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波

作品数:13 被引量:41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华医学会分子生物学临床应用研究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多糖
  • 3篇直肠
  • 3篇切除
  • 3篇枸杞
  • 3篇枸杞多糖
  • 3篇海绵体
  • 3篇海绵体神经
  • 3篇勃起
  • 3篇勃起功能
  • 3篇勃起功能障碍
  • 2篇低位直肠
  • 2篇低位直肠癌
  • 2篇直肠癌
  • 2篇手术
  • 2篇切除术
  • 2篇内括约肌
  • 2篇括约肌
  • 2篇肠癌
  • 1篇氮杂

机构

  • 9篇武汉大学
  • 4篇湖北医药学院...
  • 3篇湖北医药学院
  • 2篇湖北医药学院...
  • 1篇荆州市中心医...
  • 1篇潜江市中心医...

作者

  • 13篇刘波
  • 6篇李世文
  • 4篇丁协刚
  • 3篇喻学桥
  • 3篇姚启盛
  • 3篇钱群
  • 3篇江从庆
  • 3篇秦炳照
  • 3篇王行环
  • 3篇李秀梅
  • 2篇丁召
  • 1篇刘韦成
  • 1篇尹同治
  • 1篇赵颀涵
  • 1篇赵战魁
  • 1篇叶梅
  • 1篇李昊
  • 1篇谭雅琴
  • 1篇郑新民
  • 1篇陈从波

传媒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临床消化病杂...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腹部外科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现代泌尿外科...
  • 1篇国际泌尿系统...
  • 1篇现代泌尿生殖...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放大内镜观察胃窦孤立性隆起病变微血管变化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
2015年
[目的]探讨放大内镜观察胃窦孤立性隆起病变微血管变化对早期胃癌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118例常规胃镜观察下胃窦孤立性隆起糜烂病灶的患者,对该病变进行染色放大,观察其微血管改变。[结果]118例中,56例为慢性浅表性胃炎,50例为慢性萎缩性胃炎,12例为早期胃癌。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微血管改变多为Ⅰ型、Ⅱ型;早期胃癌Ⅲ型、Ⅳ型微血管改变的患者显著多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P<0.01)。[结论]微血管改变与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放大内镜可提高早期胃癌的检查率,且有助于判断癌变浸润深度。
李秀梅秦炳照刘波
关键词:早期胃癌放大内镜微血管
5-氮杂-2′-脱氧胞苷对结肠腺癌细胞株Caco-2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2014年
[目的]研究去甲基化5-氮杂-2′-脱氧胞苷(5-Aza-CdR)对人结肠腺癌细胞株Caco-2细胞生长周期及凋亡的影响,探讨其临床治疗的可能性。[方法]分别使用0.4、1.6、6.4、25.6、102.4μmol/L浓度的5-Aza-CdR处理Caco-2细胞;通过MTT检测5-Aza-CdR对Caco-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检测5-Aza-CdR对Caco-2细胞生长周期及凋亡的影响;RT-PCR检测处理前后抑癌基因RASSF1A mRNA表达的改变。[结果]1.6μmol/L浓度的5-Aza-CdR可以明显的抑制Caco-2细胞的增殖,细胞周期中处于G0/G1期的细胞明显的增多,阻滞于G1期,凋亡率增高;5-Aza-CdR的作用与其浓度、时间在一定范围内呈正相关。5-Aza-CdR处理后,无RASSF1A表达的Caco-2细胞可检测出基因RASSF1A的重新表达。[结论]5-Aza-CdR可消除某些抑癌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使其重新表达而抑制Caco-2细胞的生长,并促进其凋亡。
李秀梅秦炳照刘波
关键词:结肠腺癌CACO-2细胞
全结直肠切除及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后性功能、排尿功能及生活质量的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患者行腹腔镜全结直肠切除及回肠储袋肛管吻合(ileal pouch anal anastomosis,IPAA)术后性功能、排尿功能及生活质量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8年9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接受IPAA手术治疗的45例UC和FAP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信息,通过问卷量表评估术后性功能、排尿功能及生活质量,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45例患者中UC 18例,FAP 27例;行一期手术5例,二期手术37例,三期手术3例;开腹手术13例,腹腔镜手术32例。IPAA术后发生性功能障碍7例,男性与女性、UC与FAP、一期、二期、三期手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开腹组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术后发生排尿功能障碍6例,男性与女性、UC与FAP、一期、二期、三期手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开腹组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45例患者术后克利夫兰生活质量评分量表评分为0.696±0.085,男性与女性、UC与FAP、一期、二期、三期手术、开腹组与腹腔镜组的克利夫兰生活质量评分量表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术后生活质量与接受手术时的年龄有关(P=0.001)。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全结直肠切除及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后患者的性功能和排尿功能状况更好。
陈保祥孙孔亮洪云天刘波喻学桥丁召钱群江从庆赵秋黄梅芳叶梅尹同治叶辉
关键词:排尿障碍
兔骨骼肌干细胞向平滑肌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兔骨骼肌干细胞(MDSCs)分离、鉴定及诱导分化为平滑肌细胞的方法。方法:应用酶消化法消化兔骨骼肌组织,应用改良差速贴壁法获得MDSCs,并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鉴定,体外诱导骨骼肌干细胞向平滑肌细胞定向分化,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平滑肌细胞特异标记α-SMA和SM-MHC的表达情况。结果:骨骼肌干细胞具有良好的增殖能力和分化潜能,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和免疫细胞荧光法显示MDSCs呈结蛋白、干细胞抗原-1(Sca-1)和CD34阳性,CD45阴性,诱导后细胞排列形态呈漩涡状,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提示α-SMA和SM-MHC表达增高。结论:骨骼肌干细胞经体外培养及诱导后,呈明显的平滑肌细胞特性,可作为输尿管组织工程新的种子细胞来源。
肖菲赵战魁刘波黄小军李世文
关键词:骨骼肌干细胞平滑肌细胞分化
枸杞多糖对大鼠海绵体神经钳夹损伤的修复作用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 探讨使用枸杞多糖(LBP)修复钳夹损伤的海绵体神经(CN),恢复自主勃起功能的可行性.方法 21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即假手术组、LBP组、损伤对照组,于术后3个月电刺激CN测定海绵体内压(ICP)及平均动脉压(MAP),取CN进行甲苯胺蓝染色检测有髓轴突数目,取阴茎组织进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染色检测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纤维数目.结果 LBP组ICP/MAP比值(0.44 ±0.05)明显高于损伤对照组(0.26 ±0.03,P<0.05),但低于假手术组(0.68 ±0.08,P<0.05).LBP组CN有髓轴突数目(106.8 ±17.9),与假手术组(180.9 ±15.3)和损伤对照组(64.9±l3.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茎背神经NOS阳性神经纤维数目(164.2±12.2),与假手术组(263.3 ±15.0)和损伤对照组(85.6±14.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BP可促进CN钳夹损伤后的神经再生及勃起功能的恢复.
刘波丁协刚赵颀涵罗琼李世文王行环
关键词:枸杞多糖勃起功能障碍海绵体神经
枸杞多糖促进大鼠海绵体神经损伤修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前列腺癌根治术及某些盆腔手术操作中损伤海绵体神经(cavernous nerves,CN)是术后产生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的主要原因。CN损伤后,早期的氧化应激反应在CN损伤导致ED的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
刘波谭雅琴丁协刚李世文姚启盛陈从波
关键词:勃起功能障碍海绵体神经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尿路上皮癌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在尿路上皮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FISH检测100例血尿患者尿脱落细胞中第3、7、17号染色体和第9号染色体p16位点异常,以组织病理学确诊尿路上皮癌为金标准,评估FISH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并与尿细胞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FISH检测和尿细胞学检查诊断尿路上皮癌的敏感度分别为82.5%和4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度分别为86.7%和9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尿细胞学比较,FISH诊断尿路上皮癌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相似的特异度。
张卫兵刘波王行环程忠源郑新民李世文
关键词:荧光原位杂交尿路上皮癌尿细胞学
膀胱肿瘤并类白血病反应1例动态观察并文献复习
2017年
目的探讨膀胱肿瘤并类白血病反应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膀胱肿瘤并类白血病反应的认识。方法对2013年太和医院收治的1例膀胱肿瘤并类白血病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复习相关文献,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本例与相关文献报道的5例共6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5例,女1例,年龄(59.0±14.9)岁;临床分期均≥T3N0M0。文献纳入的5例患者均行膀胱根治性全切术,术前外周血白细胞最高水平平均为(70.68±25.49)×109/L,术后2周内3例患者血白细胞降至正常范围;1例明显下降,但未恢复正常;1例术后血白细胞不降反高于术前,该病例病情进展极快,术后1个月死亡。本例患者同时合并主动脉夹层及下肢静脉血栓,不适宜手术,确诊后予保守治疗,2个月后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6例患者术后平均生存时间为(5.00±3.93)个月。结论膀胱肿瘤并类白血病反应较少见,高度恶性,预后不良,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可动态反映肿瘤的进展及控制情况。
刘波丁协刚李世文姚启盛
关键词:膀胱肿瘤类白血病反应白细胞
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手术难度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内括约肌切除术(ISR)治疗低位直肠癌手术难度的影响因素,并初步建立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1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收治的100例行ISR手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信息及影像学资料,根据患者的临床信息建立ISR手术难度的评分标准,将患者分为容易组和困难组,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SR手术难度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验证其效能。结果根据手术难度评分标准,78例患者归为手术容易组,22例患者归为困难组。单因素分析表明,肥胖(χ^(2)=4.549,P<0.05)、肿瘤距肛缘距离[(4.49±0.55)cm比(4.40±0.62)cm,t=3.525,P<0.01]、新辅助放化疗(χ^(2)=4.948,P<0.05)、直肠系膜脂肪面积[(18.10±5.30)cm^(2)比(22.38±6.18)cm^(2),t=-3.220,P<0.01]、坐骨结节间距[(11.48±1.39)cm比(10.17±0.84)cm,t=5.497,P<0.01]、骨盆β角[(43.25±6.48)°比(46.50±5.90)°,t=-2.116,P<0.05]是ISR手术困难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肥胖[比值比(OR)=11.935,P<0.05]、新辅助放化疗(OR=11.464,P<0.05)、直肠系膜脂肪面积(OR=1.189,P<0.05)、坐骨结节间距(OR=0.358,P<0.05)是ISR手术难度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肥胖(体质指数≥28 kg/m^(2))、新辅助放化疗、直肠系膜脂肪面积≥21.90 cm^(2)、坐骨结节间距≤10.29 cm的患者行ISR手术难度较大。
刘波陈保祥洪云天孙孔亮钟鑫坚任相海喻学桥江从庆钱群
关键词:直肠癌手术
枸杞多糖通过氧化应激途径促海绵体神经再生的实验研究
2016年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在枸杞多糖(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s,LBP)促海绵体神经(cavernous nerves,CN)钳夹损伤后再生中的作用。方法 8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平均分成3组,即假手术组、CN损伤对照组、LBP处理组。LBP处理组于术后第1天开始,连续灌胃2周。分别于术后1周、2周、4周、12周每组随机取7只大鼠行血清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测定,术后12周电刺激CN测定海绵体内压,随后取CN进行甲苯胺蓝染色记录神经有髓鞘轴突数目。结果在术后第1、2和第4周,LBP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及损伤对照组;在术后第2周和第4周,LBP处理组MDA含量明显低于假手术组及损伤对照组;术后12周LBP处理组平均海绵体内压、CN横切面有髓鞘轴突数目均明显高于损伤对照组,但均低于假手术组。结论 LBP可通过减轻CN钳夹损伤后的氧化应激来促进CN神经再生及勃起功能的恢复。
丁协刚刘波李世文王行环
关键词:枸杞多糖勃起功能障碍海绵体神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