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波
- 作品数:6 被引量:62H指数:4
- 供职机构:曲阜师范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浅论道德和法律制衡之下的隐性采访
- 2007年
- 隐性采访作为一个新闻概念有着多重的含义,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理解。对新闻界来说,隐性采访是一种专业采访手法;对受众而言,隐性采访是一种可以获取客观真实信息的途径和有价值新闻的通道;而在法律界人士心目中,关于隐性采访的法律界定尚未出台。由此可见,隐性采访其专业行为和社会行为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它要面临多种利益的抉择。这种抉择,更多的被放到道德和法律的层面进行考量。
- 刘波
- 关键词:法律界定道德制衡社会行为新闻界
- 对话——学生自由的曙光被引量:2
- 2005年
- 自由是学生应有的生存状态,也是学校教育应然的追求目标,但现实中由于外在权威、内在权威和无形权威这三种压抑性权威的存在,学生的自由遭到了粗暴的践踏,但对话由于其直接、交互、相遇等特性为压抑性权威的消解和学生自由的彰显带来了新的曙光。
- 刘波费秀芬
- 关键词:学校教育压抑应然
- 学生成长记录袋:一种崭新的学生评价方式被引量:11
- 2004年
- 学生成长记录袋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浪潮中为我们所越来越重视和使用的一种有效的学生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方式以收集学生的学习作品、成果等为基础,通过学生的自我反思以及教师、家长、小组成员的共同评定的方式达到对学生的有效评价。这是一种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完全符合课改精神、有着极大的优越性和可行性的新型评价方式。
- 刘波
- 关键词:学生成长记录袋学生评价方式自我反思课改习作家长
- 读图时代的受众心理和阅读取向被引量:39
- 2005年
- 我们的时代已进入了读图时代。现代文化正在脱离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视觉为中心,特别是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读图时代的来临,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也标志一种新型传播理念的拓展和形成。当然,这更意味着人类思维范式的一种转换。本文试就读图时代的受众心理和阅读取向发表一家之言。
- 刘波
- 关键词:读图时代受众心理文化形态范式
- 由“喉舌论”引发的几点思考被引量:4
- 2005年
- 在中国,最早提出喉舌论断的人当属梁启超,他最早把报纸性质概括为“耳目喉舌”,在实践中真正把报刊当作政治活动的武器。正是他明确提出了政党报纸的概念。可以说,“喉舌论”最初的提出便早已具有了浓厚的政治色彩,突出强调了新闻传媒的政治宣传功能。在这之后,政党报纸的理论在孙中山那里成为真正的办报指导原则。新中国成立后,
- 刘波
- 关键词:党报新闻传媒办报政党政治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