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春艳

作品数:7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CT
  • 1篇胆管
  • 1篇胆管癌
  • 1篇低剂量
  • 1篇低剂量CT
  • 1篇迭代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多期扫描
  • 1篇心力衰竭
  • 1篇性病
  • 1篇早期肺癌
  • 1篇占位
  • 1篇占位性
  • 1篇占位性病变
  • 1篇融合技术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乳腺疾病
  • 1篇肾上腺
  • 1篇肾上腺肿瘤

机构

  • 7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辽宁省中医药...

作者

  • 7篇刘春艳
  • 2篇郑佳连
  • 1篇洪林巍
  • 1篇薛立平
  • 1篇刘晓蕾
  • 1篇宫丽鸿
  • 1篇张艳
  • 1篇宋亭亭

传媒

  • 2篇医学食疗与健...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探讨X线钼靶在乳腺疾病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2020年
目的:对疑似患有乳腺疾病的患者采用X线钼靶的检查方式,并探讨其在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60例自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入住的疑似患有乳腺疾病需要检查的患者来作为本次实验研究的对象,采用X线钼靶的检查方式,分析其影像表现的应用效果。结果:采用了X线钼靶检查的患者中,共有46人患上了单纯肿块影,共有39人患上了毛刺征,共有28人患上了晕圈征,共有7人患上了乳腺局部结构扭曲,共有28人患上了微小钙化,共有5人患上了悬韧带改变,共有7人患上了腋下淋巴结增大,共有35人患上了分叶征,共有5人换上了大导管征,共有2人患上了塔尖征,共有1人患上了漏斗征。结论:对疑似患有乳腺疾病的患者采用X线钼靶的检查方式来进行检查的研究十分有意义,对诊断过程进行仔细的检查,并分析其出现的各种特征,能够使得病理诊断结果的概率十分高,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刘春艳
关键词:X线钼靶乳腺疾病乳腺癌
基于CA125的机器学习在CT预测浆液性卵巢癌腹腔复发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利用机器学习,在监测晚期卵巢癌患者糖类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CA)125水平的基础上,通过CT预测腹部复发。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接受CT检查的卵巢癌患者78例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65.3±3.8)岁。由两位高年资医师阅读患者CT影像评估是否腹腔复发并检测患者血清CA125水平。构建机器学习支持向量机来预测患者腹腔复发,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相关因素与患者腹腔复发的关系。结果最佳拟合模型为线性模型,其CA125绝对值、绝对变化量、相对变化量、相对变化率分别为0.54、0.55、0.57、0.61;多项式模型CA125绝对值、绝对变化量、相对变化量、相对变化率分别为0.53、0.51、0.55、0.59;径向基核模型CA125绝对值、绝对变化量、相对变化量、相对变化率分别为0.49、0.44、0.51、0.53。多因素回归显示年龄(OR=1.48,95%CI:1.35~1.88)、原发肿瘤大小(OR=1.58,95%CI:1.46~1.79)、肿瘤减灭术程度(OR=1.61,95%CI:1.53~1.82)、CA125相对变化率(OR=1.75,95%CI:1.59~1.90)均与患者腹腔复发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CA125的机器学习能较好预测CT监测的浆液性卵巢癌腹腔复发,相关因素按危险程度由高及低依次为CA125相对变化率、肿瘤减灭术程度、原发肿瘤大小、年龄。
刘春艳郑佳连
关键词:CA125CT浆液性卵巢癌腹腔复发
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在肝内胆管癌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2022年
目的探究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在肝内胆管癌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4例肝内胆管癌患者,均接受CT、MRI检查,并建立CT-MRI融合图像肝脏3D模型,观察三种方式术前评估结果、手术规划方案与实际手术方式情况。结果CT-MRI融合图像对分支血管检出率均为100.00%,MRI扫描中分支血管检出率为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MRI融合图像对肿瘤边界检出率均为100.00%,CT扫描中肿瘤边界检出率为4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MRI融合图像手术规划方案符合率均为100.00%,较CT(57.14%)、MRI(71.4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肝内胆管癌患者临床诊断、治疗中,与CT技术及MRI技术相比,应用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可有效评估患者病灶状态,并且可提升手术规划方案的准确性。
唐亮刘春艳洪林巍
关键词:肝内胆管癌CTMRI
观察低剂量CT迭代重建技术在早期肺癌筛查中的价值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本文主要对早期肺癌患者在进行筛查时采用低剂量的CT扫描的同时采用迭代重建技术的实际运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研究主要以2017年3月份到2019年3月份在我院进行体检的150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均为75例,对照组肺癌患者采用常规胸部CT扫描的方式进行筛查,而对实验组的肺癌患者采用的是低剂量CT扫描,同时图像重建采用的是迭代重建技术,并观察两组患者在扫描后的图像质量和以及辐射剂量和结节检出率等相关指标。结果:在诊断标准下,两组患者的图像肺窗、纵膈窗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本次诊断的需求,对照组的图像合格率为93.33%,实验组图像合格率为94.67%,此外。对照组患者的CT容积剂量指数、剂量长度成绩以及有效辐射剂量明显高于研究组的肺癌患者。结论: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分析可以得到在对早期肺癌患者的筛查过程中,采用CT迭代重建技术能够更有效的发现患者的病情,对于早期肺癌筛查的检出率有了明显的提升,同时更好地降低了患者在筛查过程中受到的辐射剂量。
刘春艳
关键词:低剂量CT早期肺癌
强心通脉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观察强心通脉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0例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强心通脉颗粒,疗程均为4周。观察患者的心衰疗效及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明尼苏达生活质量量表、6 min步行距离。结果强心通脉颗粒能明显改善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及6 min步行距离,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心通脉颗粒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有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刘春艳张艳宋亭亭宫丽鸿薛立平刘晓蕾
关键词:强心通脉颗粒慢性心力衰竭生活质量
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鉴别多种肾上腺肿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SCT)多期扫描对肾上腺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经病理检测证实且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61例肾上腺无功能肿瘤患者,共63个病灶。所有患者均行MSCT检查,分析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节细胞瘤)、无功能腺瘤(腺瘤)、无功能嗜络细胞瘤(嗜铬细胞瘤)和转移瘤病变患者临床病理检测情况,分析比较各类病变患者的MSCT表现及CT的特点。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SCT多期扫描对肾上腺肿瘤的诊断价值。结果:4种类型的肾上腺病变在形态、密度及桃尖征、发病位置及病变性质的总体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8.045,χ^(2)=34.731,χ^(2)=41.684,χ^(2)=16.899,χ^(2)=17.250;P<0.01)。节细胞瘤与腺瘤的形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52,P<0.01);与嗜铬细胞瘤及转移瘤的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19,χ^(2)=9.385;P<0.01);与其他3种肿瘤的桃尖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261,χ^(2)=15.362,χ^(2)=13.742;P<0.01)。节细胞瘤与腺瘤、嗜铬细胞瘤和转移瘤CT值在平扫、动脉期、静脉和延时的扫描方式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8.840,F=880.830,F=517.280,F=187.250;P<0.01)。MSCT多期扫描诊断节细胞瘤、腺瘤、嗜络细胞瘤和转移瘤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2、0.789、0.812和0.715。结论:肾上腺节细胞瘤的MS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对其诊断及鉴别具有重要价值,可为临床诊断肾上腺节细胞瘤及鉴别肿瘤类型提供影像学依据。
刘春艳兰国鹏郑晓东郑佳连
关键词:肾上腺肿瘤
动态核磁共振成像及螺旋CT增强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价值比较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观察动态核磁共振成像(MRI)和螺旋CT增强在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对两种诊断方法的病理结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方法 72例疑似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按照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使用螺旋CT增强进行检查,观察组采用动态MRI进行检查,比较两组的诊断符合率以及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恶心呕吐等)、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计算两组真阳性率、假阳性率、真阴性率、假阴性率,以病理为金标准,以灵敏度和特异度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观察组诊断符合率为96.97%(32/33),略高于对照组的93.75%(30/3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发生率0、VAS评分(0.56±0.17)分低于对照组的11.11%、(1.10±0.31)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真阳性率和假阳性率分别为93.75%和0,真阴性率和假阴性率分别100.00%和6.25%;观察组的真阳性率和假阳性率分别为96.97%和0,真阴性率和假阴性率分别100.00%和3.03%。对照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75%、100.00%,观察组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97%、100.00%。结论螺旋CT增强和动态MRI检测在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中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将两种方法与病理诊断相比,两种方法的诊断符合率均较高。但采用动态MRI检测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检测准确度更高,在实际工作中可根据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检测方案,必要时可采用联合诊断的方式以增加诊断的准确性。
刘春艳
关键词:螺旋CT肝脏占位性病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