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少颖

作品数:7 被引量:51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造影
  • 3篇护理
  • 2篇导管
  • 2篇导管消融
  • 2篇导管消融术
  • 2篇动脉
  • 2篇心肌
  • 2篇心肌梗死
  • 2篇血管
  • 2篇血压
  • 2篇射频消融
  • 2篇消融
  • 2篇消融术
  • 2篇高血压
  • 2篇梗死
  • 1篇导管射频
  • 1篇导管射频消融
  • 1篇动脉介入
  • 1篇心肌梗死患者
  • 1篇心衰

机构

  • 7篇天津市第一中...

作者

  • 7篇刘少颖
  • 2篇王丽
  • 2篇张靖
  • 2篇卢成志
  • 1篇赵向东
  • 1篇刘佳
  • 1篇于翔
  • 1篇夏伟
  • 1篇徐建强
  • 1篇菅练
  • 1篇郭素箴
  • 1篇李娜
  • 1篇潘丽
  • 1篇夏大胜
  • 1篇陈欣
  • 1篇潘利

传媒

  • 3篇天津护理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经皮肾动脉射频消融术对犬高血压影响机制的探讨被引量:17
2012年
目的 实验证明交感神经活性增强与高血压的发生有关,我们研究的旨在探讨去神经术对犬高血压的治疗,并评估其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18只杂种犬随机分为干预组(n=10)和对照组(n=8)两组,制作成高血压模型,干预组给予经皮肾交感神经去神经化治疗,实验对照组仅造成高血压模型,不行干预治疗.观察平均血压的变化,分别在术前和术后2、4、6、10周监测血压,同时在术后第2、6、10周监测血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和肌酐等指标,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方差分析,来评价手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结果在干预组,造模后平均血压增高明显,从(131.4±18.0)mm Hg(1 mm Hg =0.133 kPa)升至(150.6±18.8)mm Hg(P=0.001);在去神经治疗后,平均血压在2、4、6和10周后分别降至(130.4±14.1)mm Hg、(136.2-17.1)mm Hg、(128.7±14.7)mm Hg和(126.1±12.7)mm Hg.同时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水平都较术前下降(P<0.05),肌酐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交感神经兴奋在高血压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经皮肾动脉射频消融术能够产生显著和持久的血压下降,并且手术过程没有造成严重肾功能受损.
卢成志刘佳夏大胜赵向东陈欣于翔徐建强张靖潘丽刘少颖王丽
关键词:高血压导管消融术去神经支配
心电图fQRS波对STEMI患者住院期间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作用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分析碎裂QRS(f QRS)波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住院期间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作用。方法 STEMI患者211例,入院后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或溶栓治疗,根据入院时ST段抬高导联是否存在f QRS波分为f QRS组与非f QRS组,观察比较两组住院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f QRS组、非f QRS组心脏射血分数(EF)分别为36%±12%、51%±13%,EF<35%分别为59、17例,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中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分别为53、21例,心电不稳定分别为49、12例,死亡分别为18、4例,两组比较,P均<0.05。心电图存在f QRS波、Grace评分>140分、EF<35%是STEMI患者住院期间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STEMI患者存在f QRS波是其住院期间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
夏伟刘少颖
关键词:碎裂QRS波心肌梗死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不良心血管事件
应用血流储备分数指导冠脉血运重建术的护理配合
2014年
通过对4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测量血流储备分数指导支架治疗策略的护理及配合,提出护理配合要点为熟练掌握动脉生理检测仪的连接及设置,了解腺苷药理性质并及时发现识别高危患者。
刘少颖
关键词:冠脉造影血流储备分数护理
远端缺血预适应对老年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造影剂肾病保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观察远端缺血预适应(RIPC)对造影剂肾病(CIN)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影响及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老年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PCI患者220例,按照Grace评分及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分层随机分为对照组110例,观察组110例。术前和术后水化,记录造影剂用量。检测术前、术后12、48 h及1个月肾功能指标,ELISA法检测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肾损伤分子1(KIM-1)及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结果所有患者共发生CIN 27例(12.3%),观察组与对照组CIN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9%vs 13.6%,χ^2=0.38,P=0.50)。观察组术后12 h NGAL、KIM-1、RB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术后12 h NGAL、KIM-1及RBP差值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48 h RBP变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与非RIPC比较,RIPC患者Mehran风险评分中危RBP、KIM-1变化水平明显降低,低危、中危和高危NGAL变化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RIPC未能降低老年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CIN发生率,但应用更敏感的NGAL、KIM-1、RBP作为观察指标,能显示出RIPC对CIN的保护作用,尤其在损伤早期。
郭素箴菅练程德刚潘莉刘少颖卢成志
关键词:缺血预处理心肌梗死造影剂
心衰患者睡眠质量影响因素的观察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分析影响心衰患者睡眠的因素,用以指导对心衰患者夜间的护理方式。方法:入选2009至2010年于天津第一中心医院心脏科住院的心衰患者80例,通过SF-GDS抑郁评分表和Pittsburgh睡眠质量评分表,对影响心衰患者睡眠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3.8%患者被认为存在抑郁情绪,其中78.8%患者反应睡眠质量差,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睡眠困难与抑郁情绪、住院次数、运动锻炼、服用利尿剂、心功能分级显著相关。结论:慢性心衰患者的睡眠质量较差,且抑郁发生率较高;应用利尿剂、心功能差和抑郁情绪都会影响心衰患者的睡眠质量。
刘少颖
关键词:心衰睡眠抑郁影响因素
应用血管造影注射系统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观察与护理
2013年
既往冠脉介入治疗中,注射造影剂过程需由介入医生负责操作导管,助手负责连接三通并手动调整三通方向、更换造影剂及盐水,操作环柄注射器进行造影及管路的盐水冲洗等工作,程序繁琐且容易出错,为手术安全带来隐患。我科自2011年起应用血管造影注射系统(ACIST CMS 2000)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刘少颖
关键词:介入治疗护理
经导管射频消融肾脏去交感神经法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护理被引量:21
2013年
总结了18例经导管射频消融肾脏去交感神经法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护理。对患者做好充分的心理疏导;密切观察,及时处理患者对肾动脉消融治疗的反应和并发症,做好相应的护理。18例患者术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下降,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王丽李娜张靖潘利刘少颖
关键词:高血压导管消融术交感神经系统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