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军
- 作品数:26 被引量:90H指数:7
- 供职机构:郑州机械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高速列车齿轮箱轴密封结构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列车齿轮箱轴密封结构,旋转轴通过轴承设在箱体上,箱体外设有端盖,位于轴承和端盖间的旋转轴上设有轴密封装置:包括密封套装在旋转轴上的内、外挡油环,内挡油环的外环面处理成超疏油膜层,与箱体、端盖间形成依次...
- 刘杰刘世军曹志刚徐文博郭熛
- 文献传递
- 行星齿轮增速器高速内齿圈模态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建立了行星齿轮增速器高速内齿圈的Solid Works模型,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增速器中高速内齿圈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得出固有频率和振型。由计算结果看出,该模型在传动中会产生共振。通过改进设计,再次分析,找出能避免共振且满足要求的设计,并进行试验验证。
- 梁雁昆刘世军李志胜徐文博周旭升
- 关键词:行星齿轮增速器内齿圈模态分析
- 双圆弧齿轮的精确建模与动态接触分析被引量:11
- 2013年
- 基于SolidWorks操作平台介绍了双圆弧齿轮的三维精确建模的方法,并可以使用VBA语言对其端面齿廓参数化,建立的三维模型导入到Ansys/LS-DYNA中,运用其显式非线性动力分析程序,对其进行动态接触分析,对双圆弧齿轮的设计计算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徐文博刘世军李志胜黄红涛
- 关键词:双圆弧齿轮参数化ANSYSLS-DYNA
- 双圆弧齿轮珩齿试验研究被引量:1
- 2004年
- 论述了双圆弧齿轮珩齿原理 ,给出了满足该原理并能实现珩齿加工的珩齿装置。用正交试验法设计出析因试验 ,成功地珩磨了 9个mn=4 ,z=2 1,β =2 1°2′2 2″试件。试验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 ,珩齿可以大幅减小齿面粗糙度 ,适当提高齿向精度 ;对珩齿工艺影响显著的因素为珩削速度和珩轮粒度。
- 贾建军刘世军狄焕芬王欣
- 关键词:双圆弧齿轮珩齿正交试验珩磨
- ZY-1型硬齿面双圆弧齿轮齿根应力的分析被引量:2
- 2006年
- 介绍了紫瑞CAE2.0软件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前处理。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法向模数、螺旋角和齿数的双圆弧齿轮,利用有限单元法计算出轮齿的齿根应力,研究上述各个因素对ZY-1型硬齿面双圆弧齿轮弯曲强度的影响,得出一些结论。
- 翟红升王长明刘世军李志胜
- 关键词:双圆弧齿轮有限单元法齿根应力硬齿面
- 火箭发射活动平台小体积大扭矩减速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火箭发射活动平台小体积大扭矩减速器,包括输入、输出箱体,输入锥齿轮副,和三级行星齿轮系;输入锥齿轮副的大锥齿轮安装在一级太阳轮轴上,输入锥齿轮轴和一级太阳轮轴通过轴承支撑定位于输入箱体内;一级行星轮系...
- 刘世军丁鹏飞李志胜张洪战刘海波杜宗禄
- 文献传递
- 42CrMo调质及表面淬火渐开线齿轮弯曲疲劳强度试验被引量:8
- 2010年
- 利用高频疲劳试验机,对参数、加载方式、精度等级相同以及材料同为42CrMo软齿面及硬齿面的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做脉动试验,从而得出在指定应力下各试验齿轮的数据及P(存活率)、S(应力)、N(寿命)关系的试验数据。
- 祁倩王永刘世军赵晓
- 关键词:渐开线齿轮弯曲应力调质表面淬火
- 基于有限元的高铁齿轮箱箱体载荷计算与结构分析被引量:12
- 2016年
- 针对高铁齿轮箱出现的裂纹现象,计算了悬挂式齿轮箱体的受力,并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对箱体进行强度分析,确定了其薄弱位置,并提出了改进方案,使用仿真软件验证了改进方案。所进行的研究工作对于高铁齿轮箱的结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依据。
- 刘杰刘世军郭熛郭津津
- 关键词:载荷计算有限元
- 各向同性滚磨光整齿轮接触疲劳强度研究被引量:8
- 2017年
- 经过传统磨削的齿轮齿面,其表面粗糙度在微观上具有典型的各向异性特征,而经过滚磨光整加工的齿面,其微观表面的纹理呈各向同性特征。根据齿轮分形接触强度理论和赫兹理论,讨论了微观形貌对齿轮接触应力计算的影响,并通过齿轮接触疲劳强度对比试验,得出传统磨削齿轮与滚磨光整齿轮的接触应力极限。通过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各向同性光整工艺可以使齿面微观纹理趋于各向同性,有效提高齿轮接触疲劳强度,为相关材料齿轮寿命设计和可靠性设计提供了依据。
- 赵光辉刘世军李继强徐文博刘杰王晓鹏
- 关键词:接触疲劳强度
- 高速列车齿轮箱润滑性能优化与热平衡温度分析被引量:11
- 2017年
- 高速列车齿轮箱频发的润滑事故,理论计算了齿轮箱润滑所需润滑油量,采用流场仿真软件Fluent计算了不同浸油深度在不同转速下的有效润滑油量;优化了齿轮箱内部流道的结构,提高了有效润滑油量,并确定影响齿轮箱有效润滑油量的因素。理论计算了不同浸油深度下,搅油损失随着速度的变化情况,不同浸油深度下齿轮箱热平衡温度随着转速的变化情况。分析表明,齿轮箱流道液阻会使有效润滑油量降低,减小液阻能够提高齿轮箱的有效润滑油量;齿轮箱的有效润滑油量与搅油损失都会随着浸油深度增大而显著增大,随着转速的增大而增大;齿轮箱热平衡温度随着浸油深度增加而升高,随转速增大而升高。
- 刘杰刘世军徐文博王峰郭鹏辉
- 关键词:FLU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