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铮铮
- 作品数:95 被引量:313H指数:11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135”重点学科科研基金江苏省“135”重点人才基金江苏省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T淋巴细胞胞内信号转导途径mTOR/S6在难治/复发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本文阐述了难治/复发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骨髓T淋巴细胞内mTOR/S6途径是否被活化,探讨了雷帕霉素(RAPA)和CTLA-4免疫球蛋白(CTLA-4Ig)对难治/复发AA患者T淋巴细胞内mTOR/S6途径的作用,...
- 何广胜傅铮铮韩悦马骁陈苏宁薛胜利赵晔苏王秀丽王荧吴小津张翔吴德沛朱明清孙爱宁金正明仇惠英苗瞄唐晓文
-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抑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 文献传递
- 氟达拉滨联合环孢菌素治疗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例报道一例
- 一例对 ATG 和环孢菌素 A 治疗无效的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患者,我们予以氟达拉滨(30mg/m/d×3d)和环孢菌素 A(3mg/kg/d)联合治疗。患者对此治疗方案耐受且疗效良好。
- 张翔何广胜吴德沛孙爱宁苗瞄王秀丽金正明仇惠英唐晓文傅铮铮韩悦马骁陈苏宁薛胜利赵晔王荧吴小津
- 文献传递
- 地西他滨单药及联合半程和全程CAG方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观察被引量:73
- 2014年
- 目的 比较单药地西他滨方案、地西他滨联合半程CAG方案[G-CSF、阿糖胞苷(Ara-C)、阿克拉霉素]及地西他滨联合全程CAG方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或急性髓系白血病(MDS/AML)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接受单药地西他滨5d方案、23例接受地西他滨联合半程CAG方案、26例接受地西他滨联合全程CAG方案治疗的MDS/AM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比较三组患者的总反应率(ORR)、总生存(OS)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单药地西他滨组、地西他滨联合半程CAG组及地西他滨联合全程CAG组的ORR分别为53.3%、56.5%和69.2%,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截至2014年4月1日,20例存活,45例死亡,14例失访,中位随访时间9(1~62)个月.79例患者5年累积生存率为25.3%,三组2年OS率分别为34.8%、24.8%和29.2%,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地西他滨后的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所致的感染和出血,72例患者发生3~4级血液学不良反应,平均粒细胞缺乏时间14.8 d.59例患者发生感染并发症,其中3~4级感染14例,1~2级感染45例.三组患者在应用地西他滨后,感染发生率、出血发生率、平均粒细胞缺乏时间、平均红细胞输注量、平均血小板输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抗感染及支持治疗后,79例患者均安全度过骨髓抑制期,无一例发生治疗相关死亡.结论 地西他滨单药、联合半程及全程CAG方案治疗MDS/AML均有较好的疗效,其中联合全程CAG方案诱导治疗有效率相对较高.三组患者治疗耐受性均良好.
- 高苏仇惠英金正明唐晓文傅铮铮马骁韩悦陈苏宁孙爱宁吴德沛
- 关键词:地西他滨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 母供子非去T细胞性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被引量:11
- 2006年
- 目的:对18例恶性血液病进行母供子非去T细胞性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探讨其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6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2 3例,AML-M4 1例,AML-M5b 2例),3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伴骨髓纤维化1例),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非霍奇金淋巴瘤(Ⅳ期B组)1例,以母亲为供者进行非去T细胞性单倍体Allo-HSCT。供者动员方案:G-CSF 300μg/12h×5d后采集造血干细胞。输注D34^+细胞(3.58~8.90)×10^5/kg。预处理方案为:MeCCNC 250mg·m^-2·d^-1×1d,Ara-C4g·m^-2·d^-1×2d,Bu4mg·kg^-1·d^-1×3d,CTX1.8g·m^-2·d^-1×2d。ALL患者以全身放疗(TBI)代替Bu。以CsA、MMF、MTX和ALG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预处理。移植后发生急性GVHD16例、慢性GVHD10例,出血性膀胱炎1例。全部患者在移植后10~20d获造血重建。18例患者中12例存活。结论:非去T细胞性单倍体Allo—HSCT是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同时提示在以后的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优先选择母亲供体,对降低GVHD的严重程度、提高移植成功率是有帮助的。
- 周玲何广胜吴德沛孙爱宁金正明仇惠英唐晓文傅铮铮苗瞄马骁韩悦王秀丽陈苏宁王荧薛胜利赵晔吴小津
-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单倍体恶性血液病
- EGFP作为报道基因在研究WT1基因调控元件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7年
- 本研究调查EGFP基因作为报道基因在研究WT1基因调控功能中应用的可行性。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分别将WT1基因启动子和增强子的功能片段构建到质粒pEGFP-1载体中,转化感受态E.coli菌细胞,筛选了阳性转化菌落,通过限制性酶切鉴定重组质粒插入片段正确的菌落,抽提重组质粒DNA;同时将重组质粒转染K562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检测重组质粒的功能。结果表明: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分别构建了含有WT1基因启动子的载体(pEWP)和含有WT1基因启动子和增强子的载体(pEWPE、pEWPA和pEWPD)。转染48小时后,pEWP、pEWPE、pEWPA和pEWPD的K562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能够显示荧光,而转染了空载体pEGFP-1的K562细胞未出现荧光。结论:EGFP基因作为报道基因可以用于WT1基因调控功能的研究,为进一步开展基因治疗创造了条件。
- 胡绍燕陈子兴赵晔傅铮铮何军岑建农谷敏
- 关键词:EGFPWT1基因增强子K562细胞
- 醋酸卡泊芬净在恶性血液病患者经验性抗真菌治疗的应用
- 目的:评价醋酸卡泊芬净经验性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治疗方法:采用开放性临床研究,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12例,包括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5例, 多发性骨髓瘤(MM)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陈苏宁吴德沛孙爱宁金正明仇惠英苗瞄唐晓文傅铮铮马骁韩悦何广胜赵晔刘跃均王秀丽王荧薛胜利吴小津
- 文献传递
- 减低剂量地西他滨治疗输血依赖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单系病态造血8例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减低剂量地西他滨治疗输血依赖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单系病态造血(MDS—RCU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评价江苏省血液病研究所2009年11月至2012年5月使用减低剂量地西他滨[20mg/(m^2-d),连续3d]治疗的8例MDS—RCUD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1例(12.5%)获完全缓解,2例脱离成分血输注,3例达血液学改善,总反应率达75.0%。在4例可行细胞遗传学评估的患者中,1例获部分细胞遗传学缓解。Ⅳ级血液学毒性发生率50.0%,HI—IV级感染发生率37.5%,无Ⅲ~Ⅳ级出血、严重恶心呕吐(Ⅲ~Ⅳ级)和肝功能损伤(Ⅲ~Ⅳ级)。中位随访时间386.6d(108~655d),随访期间无患者死亡。结论减低剂量地西他滨可以改善MDS—RCUD患者的输血依赖,严重血液学毒性和早期病死率的发生率低。
- 龚亚文何广胜吴德沛孙爱宁仇惠英苗瞄王秀丽吴倩金正明唐晓文韩悦傅铮铮阮长耿
-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地西他滨减低剂量
- 非清髓除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1例及文献复习
- 目的:报道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nonmyeloblative allogene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NST)成功治疗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SPTL)1例并进行相关文献复...
- 周玲何广胜吴德沛苗瞄马骁吴小津孙爱宁金正明仇惠英唐晓文傅铮铮韩悦王秀丽陈苏宁王荧薛胜利赵晔
- 文献传递
- 伊曲康唑在恶性血液病系统性真菌感染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05年
- 对50例恶性血液病合并系统性真菌感染的患者使用斯皮仁诺,剂量为200~400mg/d,用药天数为14d。结果:用斯皮仁诺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0.0%,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为4.0%),患者免疫力低下、化疗、粒细胞减少及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抗生素的使用是其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认为对恶性血液病患者系统性真菌感染要早期诊断并尽快足疗程应用斯皮仁诺,可取得较好疗效。
- 周海侠孙爱宁吴德沛陈苏宁仇惠英唐晓文傅铮铮
- 关键词:系统性真菌感染伊曲康唑恶性血液病
- 过度增强且易于出错的NHEJ功能对于髓系白血病的染色体基因组不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
- <正>目的设计并建立一个用于临床标本的体外NHEJ检测体系,以正常骨髓或外周血作对照, 研究髓系白血病细胞非同源末端连接修复DNA双链断裂的能力和DNA断端连接的精确性以及过度活跃的修复能力是否依赖NHEJ相关的主要蛋白...
- 傅铮铮陈子兴王之敏岑建农何军邱桥成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