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傅秋爽

作品数:13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文学

主题

  • 5篇元代
  • 5篇杂剧
  • 3篇杂剧作家
  • 3篇作家
  • 3篇文学
  • 3篇剧作
  • 3篇剧作家
  • 3篇城市
  • 2篇耶律楚材
  • 2篇元大都
  • 2篇元杂剧
  • 2篇城市文化
  • 1篇大象
  • 1篇地域文学
  • 1篇心理
  • 1篇心理特征
  • 1篇性心理
  • 1篇元代杂剧
  • 1篇源地
  • 1篇人生哲学

机构

  • 10篇北京市社会科...

作者

  • 10篇傅秋爽

传媒

  • 4篇泰山学院学报
  • 1篇南开学报(哲...
  • 1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民族文学研究
  • 1篇出版参考

年份

  • 3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赶象人》一本有关人生哲学的百科全书
2014年
即使是在充满奇思妙想的少儿类图书中,《赶象人》也显得过于特殊,由于罕见的丰富性和多重性,以至于很难用惯常的题材分类对它进行概括.少儿书,最常见的失误就是低估读者的智力、知识与能力.我们不得不感慨如今的孩子见多识广——他们生活在一个资讯爆炸的时代.论想象,他们是看星球大战长大的一代;论激烈,电子游戏中令人目不暇接的对抗赛也是小菜一碟;论离奇,有什么能比哈利·波特的魔法学校更让人着迷?离奇故事、紧张情节、惊悚场景都已经很难抓住他们.但坚信《赶象人》的丰富内涵以及与青少年心理的和谐共振足以征服绝大多数读者.
傅秋爽
关键词:情节民间文学百科全书个性心理特征大象
城市、商业、市民——大都杂剧繁荣的客观条件被引量:1
2011年
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壮大,是戏剧发展的必备条件,也是大都成为元曲中心的重要原因。大都城市深厚的文化积淀,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的全方位影响,城市开放式的发展格局与理念,造就了大都特殊的市民群体。他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和审美倾向决定了杂剧题材、内容、样式的形成和基本面貌,并对其发展、繁荣产生了极其深刻而全面的影响。本文旨在探寻首都城市文化发展繁荣的部分内在规律。
傅秋爽
关键词:元代市民杂剧
耶律楚材的“归心切”与“不敢行”
一、引语耶律楚材是元朝的开国元勋,也是元代文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对他的研究汗牛充栋,俨然显学。耶律楚材一生主要创作结集于《湛然居士文集》(以下简称《文集》),打开《文集》,结合他的行迹,就会产生一个巨大的疑惑,这些诗歌真...
傅秋爽
文献传递
从经济自由到人格独立与创作鼎新——元代杂剧作家地位以及文学功能的重新确认被引量:1
2013年
元杂剧发展繁荣,与文学和商业的密切结合息息相关。杂剧演出市场的兴盛,是杂剧创作繁荣的显性结果,也是促进其大力发展的强劲动因。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文学、政治、经济三者的关系,改变了文学家与统治集团之间的关系。当杂剧创作成为艺术演出市场链条中最重要环节时,杂剧作家有了在社会生活中安身立命的空间,他们在赢得经济自由的同时,自身也获得了心灵解放与人格独立,这些在他们的作品中得以凸显。杂剧作家和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全新面貌,对作家地位和文学功能都具有革命性意义,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未来文学发展的历史走向。
傅秋爽
关键词:元代杂剧作家经济自由人格独立
耶律楚材诗中的陶渊明情结被引量:4
2015年
耶律楚材,元朝开国元勋、千古流芳的一代名相。这样一个在历史舞台上活跃异常,充分施展了宏图大略的伟大政治家,在文化精神上,却远接中国隐逸之宗陶渊明。他将这位近千年前视仕途为畏途的诗人引为"知己",创作了大量与陶渊明田园诗文化精神相契合的诗文。这个有趣的文化现象背后潜藏的是文化认同,反映出儒释道三者在不同社会历史和政治环境中的融通与变异。
傅秋爽
关键词:元代耶律楚材陶渊明诗歌
散曲肇源于燕京及对国家文化中心地位之意义
2013年
不少学者以为散曲出两宋都城,时在宋金。我以为散曲肇源于燕京,时在金元。因为:首先,从散曲对音乐的依赖程度可以推断,其产生一定与燕京(今北京)及周边地区北方少数民族音乐的兴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次,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散曲也带有鲜明的以大都(今北京)语言为基本标准和典型代表的北方方言特征。第三,散曲的特点,决定其必然产生发展于商贸繁荣市井发达之地,燕京作为辽、金、元三代都城,发展这种"市井俗曲"的文化生态环境得天独厚。第四,以散曲与杂剧的密切关联度亦可佐证其肇源地就在燕京的推断。同时,北散曲的繁荣发展,久远保留和广泛的传播,都依赖元大都国家首都的地位和影响。
傅秋爽
关键词:元代散曲
元大都城市文化与杂剧作家气质被引量:1
2012年
元大都在当时不仅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举世瞩目的世界城市,也是元曲鼎盛时期全国杂剧中心。这里活跃着一大批最优秀的杂剧作家,他们绝大多数是本籍人士,在人生追求、艺术禀赋和文化素养等方面,都表现出与传统诗文作家迥然相异的特征。独特的城市生活和特殊的文化环境,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适宜成长和发展的环境。大都城市文化与杂剧作家以及创作三者之间的内在关联由此得以凸显。
傅秋爽
关键词:元大都城市文化杂剧作家地域文学
叶嘉莹诗词创作初探
2015年
伴随叶嘉莹一生的诗词创作,不以数量取胜。就时间跨度、空间跨度、身份跨度而言,却是古今中外之罕见。且具有强烈的实践品格。这些作品,不仅是其生命印痕的书写,更是人生苦难的救赎。本文结合作者生平,全面系统地梳理其创作轨迹、内容、特点,阐明创作对创作本体通过宣泄情感、纯粹精神、提升境界等系列过程的特殊提纯净化后所起到的反哺作用。
傅秋爽
元大都城市文化对杂剧作家价值取向和职业抉择的影响——元杂剧发达之因再探讨被引量:1
2013年
元代大都(今北京)集中了大批最为优秀的杂剧作家,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本籍人士,这是北京地域文学史上极为罕见的特例。关于元代杂剧的勃兴,以往学者多从民族压迫、科举废弛、士人地位低下等方面寻找原因,似乎不得"枢要"而居,才是杂剧作家不得已从事创作的动因。但通过对关汉卿为首的作家群体的分析,却发现这完全是基于小农经济的官本位思想主导下的历史性误读。一是因为特殊的地缘关系,使大都文人对政治丑恶、官场倾扎有更多了解,他们不是为官"不得",而是"不屑"为官。大都宽松的文化政策、浓郁的商业氛围和多元的城市生活,不仅为他们的成长和创作提供了适宜的条件和环境,而且从根本上对他们理性选择以杂剧创作为职业产生了深刻影响。
傅秋爽
关键词:元代杂剧作家城市文化
人才茂盛——元代大都杂剧繁荣的必备条件被引量:1
2012年
文化人才的兴盛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前提和必备条件。元代大都作为全国杂剧中心,杂剧的发展与繁荣离不开以关汉卿为领军人物的大批剧作家的成长、聚集,离不开珠帘秀为代表的大批表演家们艺术的积累、传承、创新。大都为这些文学艺术人才的发展提高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和氛围,他们相互砥砺,切磋技艺,启发思想,彼此促进,共同开创了大都杂剧艺术的鼎盛时代,也使得北京一举成为多民族统一国家名副其实的文化中心。
傅秋爽
关键词:元杂剧传承创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