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鑫之

作品数:64 被引量:253H指数:9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4篇肝炎
  • 11篇乙型
  • 11篇乙型肝炎
  • 11篇耐药
  • 9篇慢性
  • 8篇内酰胺酶
  • 8篇重型
  • 8篇肝硬化
  • 8篇败血症
  • 8篇病毒
  • 8篇超广谱
  • 7篇硬变
  • 7篇慢性乙型
  • 7篇慢性乙型肝炎
  • 7篇肝硬变
  • 7篇并发
  • 7篇超广谱Β-内...
  • 6篇重型肝炎
  • 6篇干扰素
  • 5篇毒性肝炎

机构

  • 35篇安徽医科大学...
  • 30篇安徽医科大学
  • 5篇浙江大学医学...
  • 4篇安徽省生物医...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皖南医学院弋...
  • 1篇解放军105...
  • 1篇合肥市第二人...
  • 1篇安徽省白湖农...
  • 1篇安徽省桐城市...
  • 1篇安徽省铜陵市...
  • 1篇安徽省合肥市...

作者

  • 64篇余鑫之
  • 21篇李家斌
  • 14篇李旭
  • 11篇徐元宏
  • 10篇江晓平
  • 10篇周仲松
  • 9篇尹华发
  • 9篇邹桂舟
  • 6篇黄家麟
  • 5篇魏少峰
  • 5篇马亦林
  • 4篇刘家琴
  • 4篇叶英
  • 4篇孙秋林
  • 4篇王中新
  • 3篇叶珺
  • 3篇江顺林
  • 3篇俞云松
  • 3篇吴锐
  • 3篇李惠

传媒

  • 13篇安徽医科大学...
  • 5篇安徽医药
  • 4篇安徽医学
  • 4篇中华传染病杂...
  • 4篇实用肝脏病杂...
  • 3篇中国微生态学...
  • 3篇中国抗感染化...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华内科杂志
  • 2篇中国实用内科...
  • 2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传染病信息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医学研究通讯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生物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5
  • 4篇2004
  • 4篇2003
  • 4篇2002
  • 3篇2001
  • 5篇2000
  • 6篇1999
  • 4篇1998
  • 2篇1997
  • 9篇1996
  • 6篇1995
  • 2篇1993
  • 1篇1991
  • 1篇1989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干扰素抗体与国产重组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关系被引量:2
1999年
目的 观察应用国产基因重组干扰素α2b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后干扰素抗体的产生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病例组予以国产重组干扰素α2b 治疗,随访治疗前后不同时间干扰素抗体产生及患者转归情况;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结合抗体(BA) ,抗病毒中和法检测中和抗体(NA) 。结果 对照组(正常供血者)均未检出BA 和NA;而120 例患者接受干扰素治疗后,9 例血中检出BA(8 % ),5 例血中检出NA(4% )。治疗结束时,9 例BA 阳性患者中3 例HBV DNA 阴转(33 % ),111 例BA 阴性患者中56 例HBV DNA 阴转(50% )(P> 0-05) ;5 例NA 阳性患者中HBV DNA 均未阴转(0),115 例NA 阴性患者中58 例HBV DNA 阴转(50% )( P>0-05) 。结论 结果未显示干扰素抗体是影响重组干扰素α2b 疗效的主要因素。
李家斌姚阳李旭余鑫之杨玲宋礼华
关键词:乙型肝炎干扰素抗体重组干扰素药物疗法
23例病毒性肝炎后的血液系统疾病
1989年
我科1976年元月至1987年3月收治的病毒性肝炎(肝炎)1495例中,有23例以后相继出现血液系统改变,占1.5%,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1 病毒性肝炎情况所有病例的肝炎诊断分型全部符合1984年(南宁)全国病毒性肝炎专题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其中:亚急性重型肝炎4例,急性黄疸型肝炎8例,急性无黄疸型肝炎6例,慢性活动型肝炎5例。男14例,女9例,年龄2~69岁。
余鑫之王惠兰江顺林蔡学杰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血液系统疾病
全文增补中
2083株细菌的药敏状况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诱导酶的调查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了解本地区临床分离的细菌的药敏状况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MICROSCANWALKAWAY 4 0对住院或门诊患者送检培养呈阳性的标本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检出G-杆菌和G+ 球菌共 2 0 83株包括 34个菌属 12 1个菌种。G-杆菌对第三代头孢霉素敏感率已降到 3 0 %~ 76 1% ,但对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 /舒巴坦较敏感 ;在产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 (ESBLs)G-杆菌中 ,肺炎克雷伯菌高达 35 0 % ,大肠埃希菌达 2 3 0 %。产诱导酶 (IB)的G-杆菌中 ,铜绿假单胞菌高达 6 0 9% ,阴沟肠杆菌达 2 4 0 %。结论 本地区分离的G-杆菌对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是产生ESBLs和IB。由产此类酶的G-杆菌引起的感染首选亚胺培南单用或第三代头孢菌素复合制剂联合阿米卡星或氟喹诺酮类 ,万古霉素联合利福平是MRSA或MRSE引起感染的首选药物。
周仲松余鑫之徐元宏王中新李家斌叶英
关键词:Β内酰胺酶类微生物敏感性试验药物耐受性
血清载脂蛋白A-Ⅰ、B_(100)检测对重症肝病患者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1993年
采用火箭免疫电泳法检测急、慢性肝炎、肝硬化、重症肝炎共70例和健康献血员23例血清载脂蛋白(Apo)A-Ⅰ、B_(100)含量。结果发现:(1)各肝病组血清Apo A-Ⅰ、B_(100)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26±0.12g·L^(-1)和0.82±0.13g·L^(-1))。(P<0.001,P<0.01和P<0.05)。(2)Apo A-Ⅰ、B_(100)含量随病情加重而逐渐降低,重症肝炎组血清Apo A-Ⅰ、B_(100)均显著低于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和代偿期肝硬化组(P<0.01和P<0.05)。晚期肝硬化组血清Apo A-Ⅰ也显著低于慢性肝炎和代偿期肝硬化组(P<0.05)。(3)重症肝炎和晚期肝硬化组血清Apo A-Ⅰ、B_(100)含量与凝血酶原活动度(PA)呈显著正相关(P<0.0005和P<0.05)。提示血清Apo A-Ⅰ、B_(100)含量可作为一项肝脏合成功能、损伤程度和估计预后的较好指标。
邹桂舟刘家琴赵先颖余鑫之江顺林刘万利
关键词:载脂蛋白肝硬变肝炎
胆道感染的致病菌变迁和耐药趋势被引量:5
2002年
目的 :研究胆道感染的致病菌分布、变迁和耐药趋势。方法 :对本院 1990年 1月— 1999年 12月住院的 733例胆道感染病人胆汁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回顾性分析了培养阳性的 795株需氧菌及其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胆道感染的病原菌中 ,大肠埃希菌为主的革兰阴性菌占 83.9% ,葡萄球菌、肠球菌为主的革兰阳性菌占 15 .0 % ;厌氧菌占 32 .5 % ,复数菌感染占 10 .2 %。大肠埃希菌 315株 ,占首位 ,葡萄球菌属 5 9株 ,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呈上升趋势 ,且种类多样。克雷伯菌属、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聚团肠杆菌、肠球菌等渐见增多 ,大肠埃希菌、产气肠杆菌比例下降。大肠埃希菌等革兰阴性菌 30 %以上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耐药 ,5 0 %以上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耐药。出现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结论 :胆道感染菌种在增加 ,菌群在变迁 ,对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耐药率增加。
叶英余鑫之徐元宏耿小平
关键词:胆道感染致病菌耐药趋势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脓胸
1995年
我院1975年1月至1994年12月收住2609例肝硬化病例中胸水细菌培养阳性的自发性细菌性脓胸32例。其特征有:①发热30例;②胸水WBC>500×106/L31例;③以大肠杆菌为主的G-菌占75%,以金葡菌为主的G+菌占25%;④18.75%病例有相同病原的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败血症,⑤有12例(37.5%)治愈出院,6例自动出院,14例(43.75%)死于肝硬化的并发症。
余鑫之滕桂兰
关键词:并发症肝硬变
合肥市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类型分布被引量:6
2003年
李家斌李旭苏菲江晓平余鑫之马亦林
关键词: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检出率PCR扩增头抱菌素
重型肝炎和肝硬化合并败血症10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2
1996年
重型肝炎和肝硬化合并败血症100例临床分析余鑫之,魏少峰,邹桂舟,徐元宏,江晓平,孙秋林败血症是重型肝炎和肝硬化的少见致死性合并症。我院传染科1975年1月至1994年12月观察到1787例住院重型肝炎和肝炎后肝硬化中,有血(骨髓)培养阳性的败血症1...
余鑫之魏少峰邹桂舟徐元宏江晓平孙秋林
关键词:肝炎肝硬变败血症并发症
安达芬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评价及相关因素分析
余鑫之李家斌吴锐
95年-97年安医大一附院、省立医院等七家医院对国产基因工程干扰素α-2b(安达芬)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其相关因素进行了多中心对比性研究,结果完成140例 住院的慢乙肝,其中对比性试验组32对(A、B组,两组在病型、...
关键词:
关键词:抗病毒药乙型肝炎干扰素Α-2B药效试验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280例的类型与病原菌分布被引量:9
2002年
目的 :了解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流行病学趋势。方法 :对我院 1983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间明确诊断脑膜炎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有 2 80例脑膜炎 ,其中细菌性脑膜炎 2 4 6例、真菌性脑膜炎 2 2例、结核性脑膜炎12例。在 2 2 2例原发性细菌脑膜炎中球菌占绝大多数 (6 9.4 % ) ,主要致病菌是 :脑膜炎奈瑟菌占 33.7%、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4 .0 %、肺炎链球菌占 7.4 % ,这 3种致病菌发病例数呈下降趋势。在医院感染 2 4例细菌性脑膜炎中以革兰阴性杆菌占大多数 (6 3.0 % ) ,肺炎克雷伯菌 (2 2 .2 % )占首位 ,且医院感染发病例数呈上升趋势。结论 :原发性脑膜炎和医院感染脑膜炎的病原菌存在明显差异。医院感染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和真菌性脑膜炎发病呈上升趋势。
周仲松余鑫之李家斌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原菌脑膜炎流行病学医院感染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