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涛 作品数:16 被引量:68 H指数:4 供职机构: 玉溪市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新型共刺激分子B7-H4表达抑制对人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新型共刺激分子B7-H4表达抑制对人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从人肝癌细胞系Hep3B,SMMC-7721,Huh-7,PLC/PRF/5,Hep G2,HCCLM3中筛选高表达B7-H4的细胞。培养高表达B7-H4的人肝癌细胞,将所培养的细胞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shRNA-1组、shRNA-2组。shRNA-1组、shRNA-2组分别转染对应的B7-H4慢病毒抑制基因序列,对照组加转染试剂但不予干扰序列。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B7-H4表达量,挑选出shRNA-2组HCCLM3肝癌细胞进行下一步实验。分别于转染1、2、3、4、5 d,CCK-8法检测肝癌细胞增殖情况;转染后72 h,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癌细胞凋亡率。结果 6个细胞株中,HCCLM3的B7-H4相对表达量最高,为高表达B7-H4细胞株。shRNA-1组、shRNA-2组B7-H4被抑制,且shRNA-2组抑制更明显。与对照组同时间比较,除转染1 d细胞增殖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shRNA-2组HCCLM3细胞增殖活性降低(P均<0.05);细胞凋亡率升高(P均<0.05)。结论抑制B7-H4表达可明显抑制人肝癌细胞的增殖活性,并促使其凋亡。 何涛 胡洪 谢楠 钱程 李春满 唐波 付必莽 李文关键词:肝癌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急性大肠癌并肠梗阻的治疗方法及临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急性大肠癌并肠梗阻的治疗方法及临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急性大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50例。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外科手术治疗。比较两组复发转移情况、5年生存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①对照组复发转移率为24.00%,显著高于观察组的12.00%(P<0.05);②对照组3年生存率与5年生存率分别为70.00%、58.00%,均显著小于观察组的84.00%、80.00%(P<0.05);③两组均会出现伤口感染、腹腔感染、吻合口漏及脑梗塞等不良并发症,对照组不良并发症发生率为16.00%,观察组为14.00%,两组不良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手术治疗急性大肠癌并肠梗阻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王峻 何涛 张勇 胡洪 王彦生关键词:肠梗阻 外科治疗 安全性 LC术后胆总管扩张的原因及处理 2014年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胆总管扩张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2月至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48例LC术后胆总管扩张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8例实施LC术的患者,都出现了程度不一的胆总管扩张。患者胆总管扩张的原因有生理性代偿性扩张(35.4%)、合并肝内外胆管结石(16.7%)、急性胆管炎(12.5%)等。结论应该仔细分析LC术后胆总管扩张的原因,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王峻 何涛 张勇 胡洪 靳波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总管扩张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及术后抗感染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探讨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及术后抗感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6月收治的58例行手术治疗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分为研究组(28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在术后给予高敏感性抗生素和常规抗感染药物,比较2组各项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6%)低于对照组(3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方案的科学性和术后抗感染治疗的规范性,有助于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卜崇晔 何涛 何庆关键词: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手术治疗 并发症 抗感染治疗 胆肠吻合未置放T管治疗胆道结石19例体会 被引量:1 2003年 罗林海 何涛 付江华关键词:胆道结石 胆管肠吻合术 引流 Von Hippel-Lindau综合征二例误诊分析 被引量:1 2016年 Von Hippel-Lindau综合征是一种涉及多器官的遗传性肿瘤综合征,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双侧视网膜血管母细胞瘤,可同时累及肾脏、胰腺、肾上腺和附睾等器官,表现为多器官并发肿瘤及囊肿。该病临床罕见,发病率约为2.5‰,是一种家族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为位于3p25-26染色体肿瘤抑制基因突变所致。 胡洪 何涛 宋宝平关键词:遗传性肿瘤 小脑血管母细胞瘤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48例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8 2014年 目的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早期(病程≤72 h)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玉溪市人民医院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248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且实施LC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74%vs.9.84%,P=0.262);早期手术组患者的中转开腹率低于延期手术组(1.64%vs.11.11%,P=0.002);早期手术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上均优于延期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早期行LC具有住院时间短、中转开腹率低等优点,是安全、可行的. 张勇 何涛 王彦生关键词:胆囊结石 胆囊切除术 急性胆囊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整改效果 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某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及整改效果。方法查阅2012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普通外科47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病历资料,2012年病例划分为整改前组,2013年病例划分为整改后组。评价其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并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由整改前的94.47%(239/253)下降至整改后的2.25%(5/2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054,P<0.001);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合理率从66.80%(169/253)提高至98.20%(21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507,P<0.001);平均抗菌药物费用明显下降。结论医院通过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整改活动,有效降低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及费用,提高了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 金杰波 李菊芳 张勇 何涛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预防用药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残株炎及残石的技术改进 被引量:3 2001年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管残株结石或继发胆总管结石,虽然是胆道外科中的老问题,然而它却是胆囊切除术后复发性症状需再次手术的原因之一,特别是腹腔镜胆囊切除(LC)广泛开展以来,胆囊管残端过长,残株结石或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的发生率似乎在增加.因此,如何减少或避免LC术后残石发生,仍是当前胆道外科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李礼 张勇 何涛 付江华 李兴东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纤维胆道镜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观察 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对照组行开腹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王峻 何涛 张勇 胡洪 靳波关键词:腹腔镜 胆囊结石 胆道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