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位伟

作品数:33 被引量:134H指数:7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水利工程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建筑科学
  • 11篇水利工程
  • 8篇天文地球
  • 2篇理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3篇边坡
  • 9篇水电站
  • 7篇电站
  • 7篇水电
  • 5篇数值流形方法
  • 5篇流形方法
  • 4篇渗流
  • 4篇稳定性分析
  • 4篇开挖
  • 4篇滑坡
  • 3篇岩石力学
  • 3篇岩质
  • 3篇岩质边坡
  • 3篇应力
  • 3篇水建筑物
  • 3篇泄水
  • 3篇泄水建筑
  • 3篇泄水建筑物
  • 3篇坝肩
  • 3篇边坡工程

机构

  • 32篇武汉大学
  • 3篇中国电建集团...
  • 2篇广西电力工业...
  • 2篇中国水电工程...
  • 2篇二滩水电开发...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湖北工业大学
  • 1篇南昌大学
  • 1篇三峡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江西理工大学
  • 1篇四川省地震局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中国科学院武...
  • 1篇长江工程职业...
  • 1篇水利部黄河水...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作者

  • 32篇位伟
  • 17篇姜清辉
  • 7篇周创兵
  • 3篇姚池
  • 2篇段绍辉
  • 2篇张房房
  • 2篇路瑞利
  • 2篇池为
  • 2篇漆祖芳
  • 2篇熊峰
  • 1篇胡冉
  • 1篇唐忠敏
  • 1篇王宝善
  • 1篇彭俊
  • 1篇潘少华
  • 1篇王观石
  • 1篇张萍
  • 1篇孙东坡
  • 1篇谢凡
  • 1篇戴仕贵

传媒

  • 5篇水电能源科学
  • 5篇岩石力学与工...
  • 2篇中国农村水利...
  • 2篇岩土工程学报
  • 2篇武汉大学学报...
  • 2篇岩土力学
  • 2篇工程科学与技...
  • 1篇硅酸盐通报
  • 1篇力学学报
  • 1篇人民长江
  • 1篇工程力学
  • 1篇地震工程与工...
  • 1篇水力发电学报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应用基础与工...
  • 1篇中国科学:技...
  • 1篇中国科技经济...

年份

  • 3篇2025
  • 3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大滑坡灾害全过程调控减灾技术及试验验证与潜在应用被引量:4
2020年
青藏高原其独特的地质背景和复杂的地理环境,滑坡灾害极为发育。由于构造活动强烈、河谷深切、斜坡高陡,内外动力耦合作用下诱发的高位崩滑往往具有极高的位能和超远的位移,对其危害范围内的构筑物和人类活动等造成严重破坏。因此,青藏高原重大滑坡灾害防治应从源头区-运动区-堆积区进行全过程调控和综合治理,因势利导地进行总体设计。本文对重大滑坡灾害源区、运动区的处置措施、减灾机理及其应用范围进行了探讨,根据青藏高原滑坡特点,研发了适应高海拔地区的变管径高扬程虹吸排水技术,抵抗滑体大变形的新型抗滑桩结构,以及抗冲击耗能减震棚洞结构。室内虹吸排水试验和混凝土梁试样的4点弯试验结果表明:1)对于不同扬程的试验,4.0 mm+6.5 mm的虹吸系统排水能力均强于4.0 mm的虹吸排水系统,变管径使得排水能力提升64%~117%;2)随着扬程的升高,6.5 mm虹吸排水系统排水能力下降明显比4.0 mm+6.5 mm快,变管径使得随扬程升高排水能力下降比例减小了28%~42%;3)相较于传统抗滑桩,新型钢绞线抗滑桩不仅提高了抗折强度,而且韧性更好,可承载更大的变形而不发生破坏。以金沙水电站山梁子高位崩塌滑坡灾害治理为例,开展了从滑源区到运动区全过程的综合治理设计和应用实施,为金沙水电工程的安全施工与长期运行提供保障。
姜清辉郑俊位伟李勤军陈胜云吕庆
关键词:青藏高原源区运动区减灾技术
万家口子水电站左坝肩边坡抗滑稳定性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针对北盘江万家口子水电站左坝肩的抗滑稳定影响大坝的整体稳定与安全问题,基于块体理论,在分析工程地质条件基础上,构建了左坝肩边坡地质模型,利用赤平投影法搜索关键块体,采用SLOPE3D软件确定左坝肩边坡块体的几何特征及不同工况下的抗滑稳定性,并提出了加固设计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供同类工程借鉴。
池为商开卫秦宏浩位伟
关键词:块体理论左坝肩边坡稳定性水电站
基于约束函数法的大位移三维非线性接触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基于约束函数法的二维节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推导出大位移三维接触单元的刚度矩阵及非线性方程的迭代步骤,并引入了约束函数将非线性接触模型光滑化,使方程通过Newton法进行迭代求解,以节点接触应力为基本未知量,提高了接触应力的计算精度。
张房房位伟张萍
关键词:非线性大位移
土木工程专业岩石力学课程教学浅析
2016年
岩石力学课程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基础学科,其理论性强、研究内容丰富,涉及多学科知识。本文首先分析了岩石力学课程的特点及现状,指出了目前岩石力学教学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实验教学以及工程实践这四个方面提出了改进方法,研究成果对岩石力学课程的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位伟曾亚武姜清辉
关键词:岩石力学教学方式实验教学工程实践
数值流形方法的几个基本探讨
姜清辉位伟周创兵
锦屏一级水电站边坡变形对拱坝影响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库岸边坡在长期库水涨落循环作用下容易发生变形,进而可能引起大坝的开裂甚至破坏,因此边坡变形对拱坝安全有重要影响。锦屏一级水电站经历了六次库水涨落循环,依据监测资料,对边坡变形进行流变反演计算,并通过正向计算预测了边坡的长期变形情况,研究了在上游正常蓄水位1880 m和死水位1800 m两种水位条件下,及不同边坡变形情况下拱坝的变形和应力分布情况。结果表明,2012年蓄水后至2020年7月,拱坝整体变形较小,右岸1800 m高程以上坝肩拉应力区明显减小,拱坝受力状态有局部改善;2020年7月至边坡长期变形收敛阶段,拱肩槽边坡变形较小,左拱端下游侧横河向变形增量小于1.2 mm,拱坝拉应力量值和分布范围改变不明显。因此,水库蓄水后至边坡长期变形收敛阶段,拱坝应力应变量值处于合理区间,锦屏一级高拱坝应力应变总体处于弹性工作的安全运行状态。
邱茂星位伟
关键词:高拱坝边坡变形应力水库蓄水锦屏一级水电站
大岗山水电站坝肩边坡开挖支护有限元模拟被引量:7
2008年
大岗山水电站坝肩边坡地质条件复杂,断层、岩脉、卸荷裂隙密集带、深部卸荷带及节理裂隙发育。为对该边坡在开挖支护过程中的应力、变形情况进行分析,采用弹黏塑性有限元软件EVP3D,利用弹塑性有限元法进行边坡稳定性的三维有限元计算,揭示边坡可能的失稳部位,对初拟的施工程序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并对边坡的支护方案提出建议。
漆祖芳唐忠敏姜清辉位伟潘少华
关键词:大岗山水电站坝肩边坡开挖有限元
拉哇水电站右岸边坡群开挖三维数值分析与支护方案优化被引量:5
2022年
由于拉哇水电站坝址区右岸涉及的工程边坡连片开挖,形成规模较大的边坡群,开挖边坡高陡、规模大、卸荷强烈,对工程的施工和运行安全构成威胁。为此,建立了右岸边坡群开挖三维数值模型,对拉哇右岸边坡群开挖施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由于构成大块体边界潜在滑面的深卸荷裂隙在开挖坡面出露,恶化了边坡的整体稳定性条件,最大变形发生在泄洪洞进口三面临空边坡,坡面出露的深卸荷裂隙是需要重点加固部位。在此基础上,结合各部位边坡工程地质条件和原设计加固方案,进一步提出了优化的锚索支护方案。加固模拟结果表明,边坡开挖变形得到抑制,坡面拉应力分布和坡体内部塑性区分布得到明显改善,优化加固方案有效确保了开挖边坡群的整体稳定性。
刘东王庆祥位伟姜清辉
关键词:工程边坡稳定性
基于有限变形理论的数值流形方法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原有数值流形方法通过积累每一时步的小变形而得到结构最终的大变形,然而,当结构发生大变形、大转动时往往产生较大计算误差.针对该问题,从动量守恒方程以及应力边界条件的积分弱形式出发,引入流形方法的插值函数,建立了基于有限变形理论的数值流形方法.通过对比改进前后流形方法的计算迭代格式,指出了原有流形方法计算大变形问题时的误差来源.最后,通过大变形悬臂梁和旋转块体算例对有限变形流形方法进行了验证.数值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流形方法能够很好地处理大变形大转动问题,消除了转动所带来的计算误差,其计算结果与解析解及ABAQUS软件求得的数值解相吻合.
位伟姜清辉周创兵
关键词:数值流形方法
岩质边坡楔体稳定分析与临界滑面搜索被引量:14
2013年
在楔体稳定分析中,滑动模式判断正确与否对楔体稳定性评价以及边坡开挖支护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探讨Hoek-Bray方法在判断楔体破坏模式时存在的问题和产生错误的原因,并根据楔体破坏的运动学条件对Hoek-Bray方法进行修正,提出理论上较为完备的楔体稳定性计算方法。考虑到现场测量得到的不连续面的产状通常具有一定的离散性和分布范围,导致构成楔体的某一组或两组结构面并非完全确定。鉴于此,提出楔体稳定性的优化分析方法,采用遗传算法搜索具有最小安全系数的楔体及其临界滑面组成,为工程支护设计提供一个具有保守性优点的低限解答,确保边坡的稳定与安全。
姜清辉刘献华位伟周创兵
关键词:边坡工程岩质边坡破坏模式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