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4篇电气工程

主题

  • 2篇电池
  • 2篇电池储能
  • 2篇电池储能系统
  • 2篇电网
  • 2篇微电网
  • 2篇储能
  • 2篇储能系统
  • 1篇电压
  • 1篇电压反馈
  • 1篇电压互感
  • 1篇电压互感器
  • 1篇电站
  • 1篇多端直流
  • 1篇英文
  • 1篇预制
  • 1篇运行特性
  • 1篇针脚
  • 1篇直流
  • 1篇直流线路
  • 1篇直流线路保护

机构

  • 3篇中国能源建设...
  • 1篇广东省电力设...
  • 1篇中国能源建设...

作者

  • 5篇伦振坚
  • 2篇鲁丽娟
  • 2篇郭芳
  • 2篇郭金川
  • 1篇施世鸿
  • 1篇游复生
  • 1篇谭茂强
  • 1篇刘继权
  • 1篇谷新梅
  • 1篇周钰
  • 1篇贺艳芝
  • 1篇贾红舟
  • 1篇田国军
  • 1篇张维
  • 1篇张浩

传媒

  • 3篇南方能源建设
  • 1篇电力建设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电池储能系统对微电网运行特性的改善作用研究(英文)被引量:5
2015年
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的波动性、间歇性和不可预测性会对微电网的运行特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包括电压波动、闪变、谐波,频率波动以及柴油发电机输出功率大幅波动、定子电流三相不平衡等。电池储能系统(BESS)由于其快速的有功/无功响应特性,可用于微电网中平滑分布式电源的输出功率,从而改善微电网的运行状况。首先研究了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的随机波动对微电网运行状况的影响,提出了采用P/V控制调节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的输出功率,同时稳定微电网母线电压的控制策略。并针对一种典型的微电网结构,仿真验证了BESS对微电网运行状况的改善作用。
郭金川贺艳芝郭芳伦振坚
关键词:微电网运行特性电池储能系统
智能交流变电站预制光缆针脚定义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智能变电站的二次系统模块化建设技术,就是指采用模块化技术实现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加工、装配式建设,用以提升建设的整体效率和质量。装置之间、屏柜之间、预制舱或小室之间采用标准针脚定义的预制光电缆是二次系统模块化建设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总结近3年模块化建设智能变电站的工程经验,本标准集中定义了智能变电站各间隔的场地智能控制箱至预制舱/二次及通信设备室上送光缆的光缆纤芯数、纤芯定义及排列,以实现后期智能变电站工程中预制电缆的标准化应用。
张维张浩鲁丽娟伦振坚周钰田国军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模块化
防止电压互感器二次电压反馈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止电压互感器二次电压反馈的装置,包括:一个三相电压继电器,一个三相空气开关;所述三相电压继电器各相电压输入端与各相接点1端连接且作为装置输入端;所述三相电压继电器各相接点2端与所述三相空气开关三相输入...
刘继权游复生伦振坚谭茂强谷新梅鲁丽娟
文献传递
微电网中电池储能系统的容量优化配置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储能技术作为微电网中的重要元件,其容量配置的合理性严重影响微电网的运行性能和经济效益。本文主要针对提供短时供电、电力调峰及热备用、分布式电源发电功率平滑等三种用途,提出了根据储能系统在微电网中的主要作用,结合项目对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的要求以及蓄电池运行状况等,灵活配置电池储能系统容量的优化计算方法,为微电网工程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伦振坚胡轲郭金川郭芳
关键词:微电网电池储能
多端直流线路保护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多端直流具有直流互联、多电源供电和多落点受电等优势,成为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方向。控制保护技术作为制约多端直流发展的重要因素受到广泛关注。基于多端直流系统常用的并联接线形式,对双端直流线路保护原理在多端直流线路保护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多端直流线路的拓扑结构特点,利用故障行波波头到达各站的时间差异,能反映出故障点的位置信息,提出一种线路保护的故障支路判别方法。该判别方法,无需线路连接点的各支路电流,有助于故障快速隔离和系统恢复运行。
施世鸿贾红舟伦振坚
关键词:多端直流直流线路保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