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金锋

作品数:12 被引量:98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天文地球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5篇地层
  • 5篇东南
  • 5篇盆地
  • 5篇琼东南盆地
  • 5篇层序
  • 4篇层序地层
  • 3篇早中新世
  • 3篇中新世
  • 3篇晚渐新世
  • 3篇南海北部
  • 3篇渐新世
  • 3篇海底扇
  • 3篇高精度层序地...
  • 3篇凹陷
  • 2篇油气
  • 2篇油气成藏
  • 2篇上新统
  • 2篇深水
  • 2篇深水沉积
  • 2篇深水区

机构

  • 12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广州海洋地质...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中国海洋石油...
  • 1篇中国石化胜利...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12篇任金锋
  • 7篇王华
  • 5篇孙鸣
  • 4篇宋广增
  • 3篇赵淑娥
  • 3篇孙鸣
  • 2篇甘华军
  • 2篇廖远涛
  • 2篇刘小龙
  • 1篇吕文超
  • 1篇周雪峰
  • 1篇张伙带
  • 1篇朱本铎
  • 1篇韩冰
  • 1篇徐蒙
  • 1篇任金锋
  • 1篇王跃刚

传媒

  • 3篇中南大学学报...
  • 2篇2015年全...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海上油气
  • 1篇地球科学
  • 1篇2015年“...

年份

  • 1篇2018
  • 5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沙海槽盆地晚渐新世--早中新世右旋张扭构造及其对大型海底扇的控制
长昌凹陷位于中国南海北部深水陆坡部位,属琼东南盆地中央凹陷带东部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晚渐新世-早中新世(陵水-三亚组)发育浅海相断坳转换盆地构造演化阶段。对琼东南盆地中央凹陷带东部地震层序地层及断裂构造的精细解释表明,该...
任金锋
陆架边缘轨迹和层序叠加样式及其相应的深水沉积物类型:以琼东南盆地陆架边缘斜坡上新统为例
陆架边缘斜坡为浅水和深水沉积之间的桥梁,因此研究陆架边缘斜坡的坡折点迁移轨迹(简称陆架边缘轨迹)及其层序叠加样式对深水沉积物类型指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上新世(5.5~1.8Ma)时期,琼东南盆地发育典型的陆架边缘斜坡...
孙鸣任金锋
关键词:深水沉积
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长昌凹陷晚渐新世-早中新世右旋张扭构造及其对大型海底扇的控制
长昌凹陷位于中国南海北部深水陆坡部位,属琼东南盆地中央凹陷带东部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晚渐新世-早中新世(陵水-三亚组)发育浅海相断坳转换盆地构造演化阶段。对琼东南盆地中央凹陷带东部地震层序地层及断裂构造的精细解释表明,该...
任金锋王华
关键词:琼东南盆地海底扇
文献传递
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长昌凹陷晚渐新世-早中新世右旋张扭构造及其对大型海底扇的控制
长昌凹陷位于中国南海北部深水陆坡部位,属琼东南盆地中央凹陷带东部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晚渐新世-早中新世(陵水-三亚组)发育浅海相断坳转换盆地构造演化阶段。对琼东南盆地中央凹陷带东部地震层序地层及断裂构造的精细解释表明,该...
任金锋王华
关键词:琼东南盆地海底扇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陵水凹陷古近纪同沉积断裂对层序构成样式的控制被引量:12
2014年
综合利用地质与地球物理资料,并根据断层组合样式及活动速率分析,对陵水凹陷古近系开展同沉积断裂对层序构成样式的控制性研究。结果表明:陵水凹陷西部、中部及东部识别出非对称地堑型、对称地堑型、半地堑型3种构造地层格架;由于断层活动性变化,陵水凹陷古近系发育上倾坡脚型断坡带、下倾坡脚型断坡带与弯折带3种构造古地貌背景,并分别控制3种沉积充填样式的发育;不同的沉积充填配置在不同的构造地层格架中组成了对储集体展布具有重要预测作用的层序构成样式,为深水区隐蔽油气藏的勘探提供基础。
宋广增王华孙志鹏刘小龙徐蒙任金锋
关键词:深水区同沉积断层坡折带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古近系层序地层特征及烃源岩分布预测被引量:20
2014年
在充分利用琼东南盆地北部浅水区钻井资料以及二维地震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等理论方法,以陵水凹陷为主要研究区建立了古近系地堑式和半地堑式的层序格架样式,总结出了单阶断裂坡折型、多级断阶坡折型和挠曲坡折型等3种主要层序构成样式,理清了陵水凹陷古近系崖城组高丰度海陆过渡相含煤系烃源岩发育受相对海平面变化、构造及古地形、沉积与沉降速率等因素的控制,并确立了烃源岩的发育模式。在此基础上,采用分频谱成像技术对研究区内发育的含煤系地层进行了识别,认为陵南低凸起与陵水凹陷东南缘相接的缓坡带、松南低凸起与松南凹陷西南缘相接的缓坡带和松南低凸起南侧构造脊的西倾没端等处为高丰度海陆过渡相烃源岩发育区带。
王振峰甘华军王华任金锋刘小龙
关键词: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古近系层序地层烃源岩
基于小波变换的高精度层序地层定量划分研究及其应用被引量:35
2013年
不同级次层序界面的划分及其内部沉积旋回类型的判别是层序地层分析的重要基础.在沉积地层中沉积层序旋回的形成是海(湖)平面周期性变化的结果,并通过沉积物岩性、粒度以及地层厚度等特征表示出来,在地震信号中表现为时频特征的规律变化,在测井曲线中表现为多个不同周期旋回信息的叠合,而层序界面则多响应为地震信号的频率拐点和测井曲线幅值的突变,这为层序地层单元的定量划分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通过理论模型,利用基于连续小波变换的井旁地震道时频分析和基于二进小波变换的测井多尺度分析,进行不同级次层序界面的定量划分及其旋回类型的判别,验证了其有效性.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南堡凹陷W1井东营组一段的层序地层划分,结果表明该方法划分的准层序组和准层序与实际的地质资料相吻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为高精度层序地层的定量划分及其内部特征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手段.
任金锋廖远涛孙鸣赵淑娥刘小龙宋广增
关键词:层序地层小波变换
东营凹陷郑南地区沙四上亚段坡折带对层序、沉积与油气成藏控制被引量:12
2013年
通过分析断层活动性与恢复古地貌,识别出郑南地区沙四上亚段发育典型性与特征性的三级坡折带。Ⅰ级坡折带与Ⅱ级坡折带均为断裂坡折,Ⅲ级坡折带为逆牵引作用形成的挠曲坡折。建立郑南地区三级坡折带对层序发育样式的控制模式,分析出其对沉积体系的发育位置、沉积体的储集物性、纵向沉积相分异、沉积体系展布方向与展布规模等具有控制性。Ⅰ级坡折带上发育沟梁相间分布的特征性微地貌,沟部控制物源输入,梁部形成鼻状构造,对沉积与成藏具有一定意义。由油源条件、储集条件、运移条件、盖层条件、圈闭条件出发,具体分析了坡折带可以控制形成油气富集带,并识别出郑南地区4种油气成藏模式:背斜成藏模式、断层封闭遮挡成藏模式、岩性圈闭成藏模式与砂体上倾尖灭成藏模式。综合分析郑南地区沙四上亚段坡折带对层序、沉积与油气成藏控制,丰富了坡折带理论,并对东营凹陷郑南地区油气藏的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宋广增王华甘华军徐蒙刘睿王跃刚孙鸣任金锋
关键词:坡折带微地貌可容纳空间油气成藏模式
陆架边缘轨迹和层序叠加样式及其相应的深水沉积物类型:以琼东南盆地陆架边缘斜坡上新统为例
陆架边缘斜坡为浅水和深水沉积之间的桥梁,因此研究陆架边缘斜坡的坡折点迁移轨迹(简称陆架边缘轨迹)及其层序叠加样式对深水沉积物类型指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上新世(5.5~1.8Ma)时期,琼东南盆地发育典型的陆架边缘斜坡...
孙鸣任金锋
关键词:深水沉积
文献传递
基于测井数据的高精度层序地层定量划分方法及其应用被引量:11
2013年
针对当前层序定量划分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孔算法的平稳小波变换定量划分方法。利用理论模型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并与常规的离散小波变换方法作对比,分析平稳小波变换的优越性。最后将该方法应用到南堡凹陷1号构造带W1井和W2井东营组一段的准层序组划分。研究结果表明:得到的层序划分结果与沉积背景和钻井结果相吻合,基于平稳小波变换的定量方法适用于层序地层划分工作,并为当前层序地层学研究向更高精度发展提供了定量化手段。
赵淑娥王华刘小龙任金锋周雪峰孙鸣
关键词:层序地层平稳小波变换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