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龙滨

作品数:5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电气工程

主题

  • 3篇局部放电
  • 3篇放电
  • 2篇电机
  • 2篇自适应
  • 2篇自适应滤波
  • 2篇计算机
  • 2篇计算机模拟
  • 2篇发电
  • 2篇发电机
  • 1篇电弧
  • 1篇动态电弧
  • 1篇短路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匝间
  • 1篇匝间短路
  • 1篇真空
  • 1篇谱图
  • 1篇汽轮
  • 1篇汽轮发电
  • 1篇汽轮发电机

机构

  • 2篇哈尔滨理工大...
  • 2篇国网辽宁省电...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沈阳工业大学
  • 1篇辽宁电力科学...
  • 1篇辽宁东科电力...

作者

  • 5篇于龙滨
  • 1篇张晓虹
  • 1篇曹云东
  • 1篇李静
  • 1篇侯春光
  • 1篇薄凯

传媒

  • 2篇东北电力技术
  • 1篇哈尔滨理工大...
  • 1篇电工技术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0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发电机出口TV匝间短路故障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通过对最近发生的几起发电机出口TV匝间短路故障分析,论述了故障发生的经过,并对故障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产生故障的主要原因是发电机出口TV本身的制造质量问题,并就在生产实际中,如何提前检测出有可能发生故障的发电机出口TV提出了建议。
于龙滨姚颖锋
关键词:匝间短路局部放电感应耐压
交流电弧微观动态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5
2015年
为揭示真空电弧的微观动态形成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利用气体动力学模型研究真空断路器触头间的电弧形成过程。采用的数学模型包括电子和正负离子漂移扩散方程、微观粒子的碰撞方程及电场的泊松方程。建立触头间距为10 mm,触头间电压分别为工频交流12 k V和400 V的真空断路器简化模型,通过仿真得到工频真空电弧形成过程和鞘层形成过程的电子密度、平均电子能量及碰撞能量损失分布等各项微观参数的时变规律,并计算电子迁移率、金属蒸气压力和初始电子密度对真空电弧形成过程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粒子运动速度差异形成的鞘层是电弧形成的基础;高电压、强电场作用促使电子能量产生轴向集中;电子迁移率及金属蒸气压力影响电弧形成过程;而初始电子密度对真空电弧弧前导电通道形成过程的影响可忽略。
李静曹云东侯春光薄凯于龙滨
关键词:真空动态电弧工频鞘层
汽轮发电机安全运行极限图绘制方法被引量:6
2016年
讨论了汽轮发电机安全运行极限图的组成与绘制方法,从功角特性出发,根据不同的约束条件,解释了汽轮发电机在进行迟相试验、进相试验及运行时发电机安全运行极限图的重要作用。
蒋大伟于龙滨
关键词:发电机功角进相
局部放电测量的自适应滤波与实验研究
近年来,随着高压设备的容量和电压等级的提高,其运行期内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而在高压设备所发生的故障当中,绝缘失效要占很大的比重,因此,保障高压设备的安全运行,就要首先保障设备绝缘的良好.因此,需要有一种方便、...
于龙滨
关键词:局部放电自适应滤波计算机模拟谱图
文献传递
自适应滤波在局部放电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4年
为了消除高压设备局部放电检测中广泛存在的周期性干扰现象,依据自适应噪声干扰抵消技术,设计了一种有限冲击响应(FIR)、最小均方(LMS)误差算法的自适应滤波系统,研究了局部放电中存在的各种周期干扰现象.通过计算机模拟滤波证实,在适当选择滤波各参数的基础上,得出该系统实现方便、运算快速,能有效地解决局部放电检测中的周期性干扰问题.
于龙滨张晓虹
关键词:局部放电自适应滤波LMS算法计算机模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