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乔建新

作品数:36 被引量:213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张家口市科技局科技攻关项目张家口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3篇出血
  • 10篇脑出血
  • 7篇细胞
  • 7篇胶质
  • 6篇预后
  • 6篇胶质瘤
  • 4篇血管
  • 4篇氧化应激
  • 4篇再灌注
  • 4篇缺血
  • 4篇缺血再灌注
  • 4篇脑胶质瘤
  • 4篇高血压
  • 4篇磁共振
  • 3篇蛋白
  • 3篇炎性
  • 3篇蛛网膜
  • 3篇蛛网膜下
  • 3篇网膜
  • 3篇膜下

机构

  • 36篇河北北方学院...
  • 3篇复旦大学
  • 2篇河北北方学院

作者

  • 36篇乔建新
  • 32篇刘熙鹏
  • 19篇曹兵
  • 16篇刘明
  • 15篇石代乐
  • 13篇高继英
  • 11篇刘春江
  • 11篇王鹏飞
  • 9篇张秀峰
  • 6篇王静辉
  • 4篇李永
  • 4篇杨李鹏
  • 3篇丁奇
  • 3篇高永荣
  • 2篇虞剑
  • 2篇许峥嵘
  • 2篇李媛莉
  • 1篇李淳
  • 1篇王慧兰
  • 1篇任雁林

传媒

  • 2篇山东医药
  • 2篇河北北方学院...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2篇武警后勤学院...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河北医药
  • 1篇河北中医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立体定向和功...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西南国防医药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2
  • 13篇2021
  • 7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08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动眼、面、听神经显微血管供应与术后神经功能保留关系的研究
刘熙鹏杨晓洪王静辉刘春江刘明乔建新
采用大体解剖法显露并观测了动眼、面听神经动脉来源;面神经、血管和相邻脑干的组织块石蜡包埋,连续切片,LFB和PAS染色,观察面神经根髓鞘分布,测量面神经的出脑干点及分离点距中枢髓鞘演变为外周髓鞘过渡段及完全演变为外周髓鞘...
关键词:
关键词:听神经微血管神经功能
术前功能磁共振成像联合神经导航在岛叶胶质瘤显微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术前功能磁共振成像联合神经导航在岛叶胶质瘤显微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0年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70例行切除岛叶胶质瘤显微手术的患者资料;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电刺激组和导航组各35例。电刺激组采用术中脑皮层电刺激技术,导航组采用术前功能磁共振成像联合神经导航技术。分别统计二组患者世界卫生组织(WHO)肿瘤级别、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卡氏功能评分(KPS评分)等指标及肿瘤切除程度和术后随访情况。结果二组患者病理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航组肿瘤全切率高于电刺激组(P<0.05);低级别肿瘤切除率二组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高级别肿瘤切除率导航组高于电刺激组(P<0.05)。导航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电刺激组(P<0.05)。术后2周时导航组KPS评分显著优于电刺激组(均P<0.05),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二组临床症状均有所好转,随访1个月~2年,二组肿瘤复发率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功能磁共振成像联合神经导航应用在岛叶胶质瘤显微手术中对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作用与术中采用脑皮层电刺激技术效果相当,且能提高肿瘤全切率,有效减少手术时间。
石代乐高继英王鹏飞李永张玉乔建新张秀峰刘春江刘熙鹏
关键词:神经导航岛叶胶质瘤显微外科手术
加贝酯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研究加贝酯(gabexate mesilate,GM)对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并初探其机制。方法取1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I/R组、尼莫地平(NMP)2mg/(kg·d)组和GM 5、10、20mg/(kg·d)组,每组20只;采用线栓阻断大脑中动脉2h的方法制备脑I/R大鼠模型,造模完成后尾静脉注射给药,1次/天连续7天。通过HE、TUNEL染色法行脑组织病理学检查和细胞凋亡观察;生化分析法测定抗氧化酶(SOD、GSH-Px)活性和MDA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cleaved caspase-3、NF-κB、内质网应激凋亡通路相关蛋白(p-JNK、CHOP)表达。结果与I/R组比较,经GM 10、20mg/(kg·d)或NMP 2mg/(kg·d)治疗7天明显改善脑组织形态结构病变和细胞损伤,改善细胞凋亡状况、降低凋亡指数(AI),提高SOD、GSH-Px活性并降低MDA含量,下调cleaved caspase-3、NF-κB、p-JNK、CHOP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MP 2mg/(kg·d)组比较,GM 20mg/(kg·d)组脑组织病变和细胞凋亡状况改善效果较优、AI降低,SOD活性升高且MDA含量降低,NF-κB、p-JNK、CHOP表达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M具有抑制脑I/R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下调cleaved caspase-3和NF-κB蛋白表达、阻断内质网应激凋亡通路有关。
乔建新刘熙鹏刘明曹兵
关键词:加贝酯脑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内质网应激氧化应激
UCH37基因表达与脑胶质瘤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乔建新段升强陈璐曹兵刘明刘熙鹏
基于针对胶质瘤基础研究和大样本临床分析研究,临床工作者对于胶质瘤的治疗理念也发生了巨大改变:即从早期的手术治疗为主,发展到近年来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即手术结合术后放疗及化疗),然而研究发现,在经历了多学科综合治疗后,胶质瘤...
关键词:
关键词:脑胶质瘤基因表达
胶质瘤组织UCH37表达水平与病人预后的相关性
2021年
目的探讨胶质瘤组织泛素化羧基末端水解酶37(UCH37)表达水平与病人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手术切除的脑胶质瘤组织104例和瘤旁脑组织64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UCH37表达水平,根据免疫组化染色评分分成高表达组、低表达组;采用PCR法检测组织UCH37 mRNA水平。术后随访18个月,记录死亡、生存情况。结果104例中,死亡20例,存活84例;UCH37高表达62例,低表达42例。脑胶质瘤组织UCH37高表达率(59.62%)明显高于瘤旁组织(17.19%;P<0.05),而且脑胶质瘤组织UCH37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瘤旁组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UCH37高表达是脑胶质瘤术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UCH37高表达组中位生存期(9个月)较低表达组(13个月)明显缩短(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UCH37 mRNA评估病人术后死亡的最佳界值为2.725,曲线下面积为0.797(95%置信区间0.695~0.899),敏感度为70.00%,特异度为70.10%。结论脑胶质瘤UCH37呈高表达,表达水平越高,预后越差。肿瘤组织UCH37 mRNA水平检测对病人预后有一定评估价值。
乔建新刘熙鹏段升强刘明曹兵
关键词:脑胶质瘤预后
加贝酯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研究加贝酯(GM)对脑缺血再灌注(IR)大鼠脑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240只成年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组、尼莫地平(NMP)组和5、10、20 mg·kg^(-1)·d^(-1)GM组,每组4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线栓法制备脑IR模型;假手术组大鼠除不在颈外动脉切口和插入线栓外,其余操作同模型组。造模完成后,5、10、20 mg·kg^(-1)·d^(-1)GM组大鼠分别经尾静脉注射5、10、20 g·L-1的GM溶液,NMP组大鼠经尾静脉注射2 g·L-1的NMP溶液,假手术组和IR组大鼠经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各组注射剂量均为1 mL·kg-1,每日1次,连续7 d。末次给药2 h后,采用Zausinger评分法评估各组大鼠神经功能,伊文思蓝渗透法测定各组大鼠血脑屏障(BBB)通透性,干湿比重法测定各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病理学变化和细胞凋亡情况;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大鼠神经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生物化学分析法测定各组大鼠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形态结构及神经细胞超微结构均正常;IR组大鼠脑组织可见神经细胞数量减少、间隙增大、排列无序,胞体皱缩呈空泡状变性、细胞核固缩深染,细胞膜破裂、细胞质溶解,核仁边界不清,线粒体肿胀、嵴断裂溶解,粗面内质网扩张、颗粒脱落等;与IR组比较,各干预组大鼠脑组织形态结构病变、细胞损伤及神经细胞超微结构病变均明显改善。与假手术组比较,IR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BBB通透性和脑组织含水量升高,神经细胞凋亡指数升高,脑组织中SOD、GSH-Px活性降低,MDA水平升高,NF-κB蛋白相对表达量上调(P<
乔建新刘熙鹏刘明曹兵
关键词:加贝酯脑缺血再灌注血脑屏障氧化应激
水飞蓟素通过调控miR-124-3p/WEE1轴影响胶质瘤细胞恶性生长的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探讨水飞蓟素(SM)对胶质瘤细胞恶性生长的影响以及对miR-124-3p/WEE1轴的调控机制。方法将胶质瘤U87细胞分为对照组,SM低、中、高浓度组,SM高浓度+miR-124-3p抑制剂组(SM高+miR-124-3p inhibitor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中miR-124-3p和WEE1 mRNA水平,荧光素酶活性实验验证miR-124-3p和WEE1之间的靶向关系,建立NOD/SCID小鼠颅内移植瘤模型并进行给药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SM处理组的细胞增殖活性、迁移和侵袭细胞数、cyclin D1蛋白表达、WEE1 mRNA表达水平降低,G0/G1周期细胞数、cleaved caspase-8、cleaved caspase-9、cleaved caspase-3及miR-124-3p表达升高(P<0.05);进一步转染miR-124-3p inhibitor后发现,SM对胶质瘤细胞恶性行为的抑制作用被逆转。小鼠体内实验显示,SM处理组肿瘤的质量和体积均低于模型组(P<0.05),且小鼠体质量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SM可通过上调miR-124-3p靶向下调WEE1抑制胶质瘤细胞的恶性生长。
刘明刘熙鹏李淳张秀峰曹兵乔建新王雪
关键词:水飞蓟素胶质瘤
侵袭性垂体腺瘤的核磁共振表现与谷胱甘肽转移酶P1的相关性研究
刘明刘熙鹏曹兵许峥嵘乔建新张秀峰刘春江石代乐
该研究选择2007年至2014年在该院接受MRI诊断及手术治疗的P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GE Signa 1.5T型磁共振扫描仪进行MRI检查,将患者的PA组织标本经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GSTP1表达。分析手术结果及垂...
关键词:
关键词:垂体腺瘤核磁共振诊断谷胱甘肽转移酶
血清eNOS、sIL-2R、NF-κB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颅内感染预测中的价值及与预后关联性被引量:17
2022年
目的探讨血清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可溶性白细胞2受体(sIL-2R)、核转录因子(NF)-κB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颅内感染预测中的价值及与预后关联性。方法选取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颅内感染患者86例为感染组,同期术后未出现颅内感染患者86例为未感染组。对比两组血清eNOS、sIL-2R、NF-κB水平,分析血清各指标表达与常规感染标志物〔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关系及单一与联合检测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出现颅内感染的预测价值,并统计感染组不同预后患者一般资料〔感染相关性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APACHE)Ⅱ评分〕及血清各指标水平,探究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颅内感染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感染组血清eNOS、sIL-2R、NF-κB水平显著高于未感染组(P<0.05);感染组血清eNOS、sIL-2R、NF-κB水平与血清PCT、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血清eNOS、sIL-2R、NF-κB联合预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出现颅内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血清eNOS>血清sIL-2R>血清NF-κB,灵敏性为75.58%,特异度为82.56%;死亡患者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生存患者(P<0.05);死亡患者血清eNOS、sIL-2R、NF-κB水平显著高于生存患者(P<0.05);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血清eNOS、sIL-2R、NF-κB均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颅内感染患者死亡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血清eNOS、sIL-2R、NF-κB的异常高表达是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颅内感染患者死亡的重要影响因素,三者联合有望成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颅内感染的灵敏性预测指标。
石代乐高继英高晓玲刘腾飞王丽雯曹兵乔建新刘春江刘熙鹏
关键词: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核转录因子高血压脑出血颅内感染
精准定位下神经内镜与显微镜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疗效比较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比较精准定位下神经内镜与开颅显微镜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61例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神经内镜手术组30例和开颅显微镜手术组31例。比较2组患者血肿清除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日常生活活动评分(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score,ADL)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神经内镜手术组患者血肿清除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GOS评分、ADL评分均优于开颅显微镜组(P<0.05);神经内镜手术组与开颅显微镜手术组术后再出血、颅内感染、消化道溃疡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颅显微镜手术组肺部感染高于神经内镜手术组(P<0.05)。结论在治疗基底节脑出血时,神经内镜手术组较开颅显微镜手术组能更高效地清除血肿,且术中出血量小,对神经损伤小,临床疗效更佳。
李小菲刘熙鹏张秀峰段梦瑾刘明曹兵乔建新
关键词:基底节脑出血神经内镜显微镜预后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