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红叶
- 作品数:7 被引量:36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寒热药性中药对酵母致热大鼠体温调节及温度敏感瞬时感受器电位离子通道(TRPs)蛋白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4年
- 目的:观察比较4种典型寒、热药性中药对酵母致大鼠发热模型体温的干预影响以及温度敏感瞬时感受器电位离子通道(TRPs)蛋白的调节作用。方法:背部皮下注射酵母混悬液建立大鼠发热模型,108只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大黄组、黄连组、吴茱萸组和高良姜组,分别于造模后第4,8,12 h取下丘脑和背根神经节,通过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下丘脑和背根神经节中温度敏感瞬时感受器电位离子通道蛋白TRPV1和TRPM8的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注射酵母后模型组大鼠体温明显上升,8 h达到高峰期(P<0.01);下丘脑和背根神经节中TRPV1水平显著升高,TRPM8水平则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大黄和黄连可显著降低酵母引起的大鼠体温升高,下调下丘脑和背根神经节中TRPV1水平,上调TRPM8水平(P<0.05或P<0.01);吴茱萸和高良姜对发热大鼠的体温和TRPs均无明显影响。结论:寒性中药大黄和黄连能降低酵母致热大鼠的体温,其作用可能与其对下丘脑和背根神经节中TRPV1和TRPM8的有效调节有关;热性中药吴茱萸和高良姜无相关作用。
- 万红叶孔祥英李晓敏朱宏伟苏晓慧林娜
- 关键词:寒热药性酵母解热作用TRPV1TRPM8
- 风湿清对RANKL诱导的RAW264.7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通过观察风湿清(Fengshiqing,FSQ)含药血清对RAW264.7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及细胞分泌骨免疫相关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7(IL-17)的影响,初步探讨FSQ缓解类风湿性关节炎(RA)骨破坏的机制。方法:5%,10%,15%3个不同体积分数的FSQ含药血清与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for nuclear factor-κBligand,RANKL)诱导的RAW264.7共孵育6 d,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观察TRAP阳性多核细胞的形成;FSQ含药血清(5%,10%,15%)与白介素-1β(IL-1β)诱导的RAW264.7细胞共孵育24 h后收集细胞上清液,ELISA方法检测TNF-α和IL-17的含量。结果:RANKL诱导RAW264.7细胞形成TRAP阳性多核细胞,IL-1β诱导TNF-α和IL-17在RAW264.7细胞中异常高表达,5%~15%FSQ含药血清能剂量依赖地降低TRAP阳性细胞数;10%和15%的FSQ含药血清能显著抑制TNF-α(P<0.05)以及IL-17(P<0.01)的表达量。结论:FSQ能抑制破骨前体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降低TNF-α和IL-17在RAW264.7细胞中的异常高表达,这可能是FSQ抑制骨破坏治疗RA的作用机制之一。
- 苏晓慧孔祥英吴文彬万红叶杨悦吴振宇姜泉林娜
- 关键词:破骨细胞分化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7
- 不同寒热药性中药对酵母致热大鼠的体温调节作用研究
- 目的 观察比较四种典型寒、热药性中药对酵母致热大鼠体温的调节作用及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 108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大黄组、黄连组、吴茱萸组和高良姜组各1 8只,背部皮下注射酵母混悬液建立大鼠...
- 万红叶孔祥英杨悦李晓敏林娜
- 健脾活骨方不同提取部位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观察健脾活骨方不同提取部位对体外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及成骨、成脂分化的影响,对其健脾作用的有效部位进行初步筛选。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筛选培养法分离BMSCs,给予健脾活骨方不同提取部位(水、氯仿、正丁醇和乙酸乙酯萃取部位)作用一定时间后,MTS法检测细胞增殖,碱性磷酸酶(ALP)染色检测ALP活性,茜素红(ARS)染色检测钙结节的形成,油红O染色检测脂肪细胞的形成。结果健脾活骨方不同提取部位均能不同程度促进BMSCs的增殖,其强度依次为水、氯仿、正丁醇和乙酸乙酯部位;ALP染色结果显示,促进ALP表达的强度依次为水、乙酸乙酯、氯仿和正丁醇部位;ARS染色结果显示,促进钙结节的形成作用强度依次为水、氯仿、正丁醇和乙酸乙酯部位;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抑制脂肪细胞形成的作用强度依次为乙酸乙酯、水、氯仿和正丁醇部位。结论健脾活骨方不同提取部位对BMSCs增殖和分化的影响不同,水部位促进增殖和成骨分化作用最强,乙酸乙酯抑制脂肪细胞形成作用最佳。
- 李晓敏孔祥英张村万红叶朱嘉陈卫衡林娜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增殖
- 连翘酯苷A对酵母致热小鼠体温及TRPA1的影响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通过观察连翘酯苷A(forsythiaside A,FA)对酵母致热小鼠体温的影响以及体温调节中枢及外周温度敏感瞬时感受器电位离子通道(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TRP)A1表达影响,明确FA的解热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6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平均分为以下6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FA不同剂量组(2,4,8 mg·kg^-1)和阳性药阿司匹林组(90mg·kg^-1)。除正常组外,其他5组小鼠以背部皮下注射酵母混悬液法建立发热模型,并于造模前以及造模后17~22 h检测小鼠体温情况;造模后22 h处死小鼠,取下丘脑和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通过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TRPA1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注射酵母后模型组小鼠体温明显上升,17 h达到高峰期(P〈0.01),下丘脑和背根神经节中TRPA1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FA剂量4,8 mg·kg^-1可显著降低酵母引起的小鼠体温升高,上调下丘脑体温调节主要神经核团下丘脑室旁核(PVN)和视上核(SO),以及外周DRG中TRPA1水平(P〈0.05,P〈0.01)。结论:FA能降低酵母致热小鼠的体温,其作用可能与其对下丘脑和DRG中TRPA1的有效调节有关。
- 苏红昌万红叶刘翠玲孔祥英林娜
- 关键词:连翘酯苷A酵母
- 地乌三萜皂苷W_1对破骨细胞分化和骨吸收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地乌三萜皂苷类成分W1对体外破骨细胞分化及骨吸收功能的影响。方法3个不同浓度(0.0625,0.125,0.25μg/ml)的W1与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 kB ligand,RANKL)诱导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 264.7共孵育7天,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观察TRAP阳性多核细胞的形成,甲苯胺蓝染色及扫描电镜观察骨吸收陷窝的形成,图像分析计算骨吸收陷窝面积百分比;同3个浓度的W1与RANKL诱导的RAW264.7细胞共孵育24小时后收集细胞上清液,放射免疫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含量;甲基噻唑基四唑(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检测W1对RAW264.7细胞毒性影响。结果 RANKL组诱导RAW 264.7细胞形成多量TRAP阳性多核细胞,形成明显的骨吸收陷窝,并诱导TNF-α在RAW264.7细胞上清中异常高表达;与RANKL组相比,3个浓度的W1均能显著减少TRAP阳性细胞数(P<0.01),显著减少骨吸收陷窝面积(P<0.01,P<0.001,P<0.001),明显降低TNF-α的表达量(P<0.05,P<0.01,P<0.01),且未观察到对RAW264.7的细胞毒性。结论 W1对由RANKL诱导的体外破骨细胞分化和骨吸收功能有一定的负调节作用。
- 杨悦孔祥英万红叶苏晓慧林娜
-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骨吸收
- 不同寒热药性中药对酵母致热大鼠的体温调节作用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观察比较四种典型寒、热药性中药对酵母致热大鼠体温的调节作用及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108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大黄组、黄连组、吴茱萸组和高良姜组各18只,背部皮下注射酵母混悬液建立大鼠发热模型。各组大鼠分别于造模前1h、造模后3.5h灌胃给药,正常组、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灌胃;其余各组给予相应药物水煎液灌胃。分别于造模后4h、8h和12h取血和下丘脑,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和下丘脑匀浆液中前列腺素E2(PGE,)、环磷酸腺苷(cAMP)和精氨酸加压素(AVP)的含量。结果注射酵母后4h,模型组大鼠体温开始升高,8h达高峰,大黄、黄连可显著降低发热大鼠体温(P〈0.01或0.05);注射酵母后8h,模型组大鼠下丘脑的PGE,和cAMP含量[分别为(31.55±9.88)pg/mg、(0.17±0.03)pmol/mg]增高,血浆中AVP水平(0.14±0.02)pmol/ml降低,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黄和黄连可降低酵母致热大鼠下丘脑PGE,[分别为(113.65±18.60)pg/mg、(127.72±15.75)pg/mg]、cAMP[分别为(0.69±0.08)pmol/mg、(0.74±0.10)pmol/mg]含量,增加发热大鼠血浆中AVP含量[分别为(1.08±0.12)pmol/ml、(0.91±0.01)pmol/m1],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吴茱萸和高良姜对发热大鼠的体温和相关因子均无明显影响。结论寒性中药大黄、黄连能降低酵母致热大鼠的体温,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下丘脑中PGE,、cAMP、血浆中AVP因子的含量有关;热性中药吴茱萸、高良姜无相关作用。
- 万红叶孔祥英杨悦李晓敏林娜
- 关键词:寒热药性酵母解热作用环磷酸腺苷精氨酸加压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