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小燕

作品数:4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山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视网膜
  • 3篇网膜
  • 1篇对眼
  • 1篇眼内
  • 1篇眼内压
  • 1篇三联手术
  • 1篇视网膜病
  • 1篇视网膜病变
  • 1篇视网膜分枝静...
  • 1篇视网膜脱离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治疗
  • 1篇前房
  • 1篇前房内
  • 1篇综合征
  • 1篇组织学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外
  • 1篇细胞外基质
  • 1篇小梁

机构

  • 4篇中山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丁小燕
  • 3篇李春芳
  • 2篇吕林
  • 1篇冯官光
  • 1篇司义湘
  • 1篇郑湖玲

传媒

  • 2篇国外医学(眼...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眼科学报

年份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Marfan综合征合并视网膜脱离的三联手术
2001年
目的:探讨晶体玻璃体切除联合巩膜扣压环孔手术(三联术)治疗Marfan综合征视网膜脱离的解剖复位率和视功能结果。方法:回顾性研究连续性的11例(14只眼)Marfan综合征视网膜脱离的患者行晶体玻璃体切除联合巩膜扣压环扎手术后的解剖和功能结果。结果:三联术后随访4~46个月,(平均31.2个月),12/14只眼(8.7%)视网膜复位成功,12只眼视力达0.05以上,其中8只眼视力达0.3以上。结论:对于Marfan综合征患者的视网膜脱离,晶体玻璃体切除联合巩膜扣压环扎术是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眼科学报2001;17:130~132。
李春芳丁小燕司义湘
关键词:马凡综合征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
F_6H_8前房内存留对眼内压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02年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硅油清洗剂全氟己基正辛烷 (F6H8)存留于前房对眼内压的影响 ,探讨F6H8的安全性。方法 :新西兰白兔 15只 ,实验组 12只 ,对照组 3只 ,行前房穿刺术 ,注入F6H8(实验组 )或BSS (对照组 ) 0 15ml,术前后定期行裂隙灯检查、眼内压测量 ,并对小梁网组织行组织学检查。结果 :实验组眼压值比对照组升高明显。实验组内术后眼内压呈持续缓慢升高。组织学检查见术后 8周小梁网内皮细胞水肿变性 ,前房角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透射电镜下见小梁网细胞空泡样变性 ,巨噬细胞浸润。结论 :F6H8存留于前房 ,引起眼内压持续缓慢升高 ,8周时出现小梁网内皮细胞组织学结构改变。故临床上应尽量避免硅油清洗剂F6H8进入前房 。
李春芳丁小燕吕林冯官光郑湖玲
关键词:眼内压小梁网组织学
生长因子和细胞外基质在PVR中的作用被引量:13
1999年
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 是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多项研究表明,生长因子广泛地参与了PVR 病理过程的各个环节,是PVR 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细胞外基质(ECM) 对细胞移行、增殖、粘附、分化和基因表达有复杂的调控作用。进一步研究和阐明生长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将有望于找到拮抗生长因子和ECM 的方法,从而预防和治疗PVR。本文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等生长因子和胶原、纤维粘连蛋白等细胞外基质在PVR 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丁小燕
关键词:视网膜病变玻璃体PVR细胞外基质
视网膜分枝静脉阻塞研究新进展被引量:15
2000年
视网膜分枝静脉阻塞 (BRVO)在临床上较常见 ,发病率在眼底疾病中仅次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占第二位。目前对其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分类方法等有不同看法。近年来 ,随着临床基础医学的迅速发展 ,人们对其病因和发病机制有了较深刻的理解 ,对其治疗提出了一些新观点 ,出现了激光视网膜脉络膜静脉吻合术和动静脉交叉鞘膜切开术两种新的治疗方法 ,作者通过复习文献 ,重点介绍了这两种新的治疗方法。
丁小燕李春芳吕林
关键词:视网膜分枝静脉阻塞
共1页<1>
聚类工具0